[摘要] 為了促進我國農業企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農業企業要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便利。本文著重分析了我國農業類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強調了現階段資本市場既可能而且有能力支持農業的發展。
[關鍵詞] 農業企業 資本市場 上市公司
在近二十年的時間里,我國股票市場從無到有,現已發展到滬深兩市有約1500多只股票,解決了許多上市公司的融資問題。農業上市公司代表我國現階段先進農業生產力的企業組織,本文對我國農業類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進行分析,強調了現階段資本市場既可能而且有能力支持農業的發展。
一、資本市場的推動作用
資本市場是指長期投資的資金市場,在這個市場上流通的商品不是一般的生產資料或消費品,而是股權和債權。資本市場具有幾個基本功能:(1)籌集并融通資金的功能,這是資本市場最原始、最基本的功能。資本市場是聯系和溝通資金供給者和資金需求者的紐帶,是籌集資金的重要渠道;(2)決定資本的占有條件。在資本市場上,資本所有者與資金需求者之間不存在任何超經濟的聯系,資金供求的規模、價格都是通過競爭形成的,并且這種資金融通活動在技術上將企業可分割的財產細分,而且可將附于其上的各種權利分離出來單獨進行交易;(3)風險定價的功能。證券的標準化、信息的公開化,存在發達的二級市場使資金的價格可通過競價較為準確地形成;4.有效配置經濟資源。資本市場高度的流動性使經濟資源能依據效率原則靈活地在全社會得到合理配置。
資金投入是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的現代農業不可缺少的要素,資本市場可以有效地解決農業資金問題,它為農業行業企業提供了有效的直接融資渠道。資本市場可以推動農業行業企業的公司改造,為了使農業企業轉變為上市公司,農業企業必須按照《公司法》的要求,進行規范的公司制改造;它同時促進農業上市公司產權結構和內部治理結構的重新構造。資本市場強化了企業經營的外部約束,資本市場有效的資本流動機制,增加了企業被兼并、收購的可能性。在這種嚴格的市場約束下,企業經營者必然會努力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資本市場有助于農業結構的調整,盤活農業存量資產。通過在資本市場上出售、轉讓、托管、收購、兼并等方式盤活國有農業存量資產,合理引導資源的流向,逐步優化農業區域布局,調整產品和品種結構,實行農業企業化經營,增強農業的行業競爭力。總之,資本市場的發展與農村經濟的增長相輔相成,利用資本市場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是一條可供選擇的有效途徑。
二、評估經營業績的指標
一般來說,可以從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資產管理能力、成長性、股本擴張能力等方面反映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1)盈利能力。通過設立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指標來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主營業務是上市公司的核心業務,是上市公司重點發展方向和利潤的主要來源,主營業務凈利潤越大,則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就越強;凈資產收益率越大,上市公司凈資產的獲利能力就越強;每股收益則反映了普通股的盈利水平,也是投資者關心的指標。(2)償債能力。用資產負債率指標來反映上市公司的長期償債能力,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兩個指標反映上市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3)資產管理能力。設立總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等指標來反映上市公司在資產方面的管理能力。資產管理能力反映上市公司在資產方面的管理效率,經營業績良好的上市公司可以預期有較好的資產管理能力。(4)成長性。通過總資產增長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和凈利潤增長率等指標來反映上市公司的成長性,經營業績良好的公司無疑應表現出較高的成長性。(5)股本擴張能力指標。用每股凈資產、每股公積金和每股未分配利潤等指標來反應上市公司的股本擴張能力。經營業績良好的上市公司在股本擴張后,其業績至少要能夠同倍增長才能使自己有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
三、經營業績分析
目前我國滬深兩市中農業類上市公司總數48家,主要分布在種植業、林業、畜牧養殖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等四個方面。根據農業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及發展特點,具體分析如下:
我國農林行業近年來發展良好,農林板塊上市公司業績穩步提升,這是支撐農業股股價的基石。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7年上半年,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16783.7億元,同比增長4.1%。2007年前三季度,農業板塊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共計467.8億元,同比增長43.8%。
2007年以來,國際市場主要農產品價格普遍出現大幅攀升,牛奶價格飆升至歷史新高,玉米和大豆的價格維持在歷史高位附近,小麥和咖啡的價格躍升至10年高點。與此同時,我國主要農產品價格也出現大幅上漲,2007年上半年全國農產品生產價格同比上漲8.8%。其中豬肉、油脂的價格在2007年持續飆升;再看主要的糧食作物,2006年玉米價格上漲70%~80%,2007年小麥和大豆上漲70%~80%,基礎農產品的價格上漲帶動其他農產品和相應的食品價格全面上漲。糧食及各類農產品價格持續走高,將會進一步提升農業類上市公司業績。以玉米、棉花等農產品生產以及相關的種子、畜牧等優勢上市公司,業績都有不俗表現,從而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點。與農業關聯度很高的行業如化肥、食品加工、飼料生產等行業也都有望從農業發展中直接受益。
農業種植行業將長期受益于國家對農業的扶持政策,特別是優勢種植企業和大型糧食和農產品生產基地內的企業受益會更加明顯。典型的有北大荒(600598)、登海種業(002041)等。比如,北大荒2006年每股收益0.33元,每股凈資產2.35元,資產負債率為58.9%;2007年前三個季度每股收益0.25元,每股凈資產2.32元,資產負債率為54.9%,業績穩步增長。
養殖業中的生豬養殖、奶牛養殖和遠洋漁業也將長期受益,投資機會值得關注。如新五豐(600975)、獐子島(002069)、好當家(600467)等。其中,新五豐 2006年每股收益0.25元,每股凈資產4.64元,資產負債率為8.8%;2007年前三個季度每股收益0.15元,每股凈資產4.64元,資產負債率為7.0%。獐子島2006年每股收益1.48元,每股凈資產9.43元,資產負債率為13.7%;2007年前三個季度每股收益1.06元,每股凈資產9.82元,資產負債率為13.2%,業績表現十分突出。
食用油方面,兩市涉及食用油的公司主要有新賽股份(600540)、金健米業(600127)等。新賽股份 2006年每股收益0.09元,每股凈資產3.17元,資產負債率為45.4%;2007年每股收益0.11元,每股凈資產3.21元,資產負債率為60.9%,表現平穩。
與此同時,技術壁壘和綠色壁壘對農業類上市公司的影響不容忽視。隨著我國加入WTO,傳統的關稅壁壘被逐步削減,技術壁壘和綠色壁壘正日益成為國際貿易發展的新障礙。由于歐盟、日本和俄羅斯等國家以各種借口限制我國魚和貝類水產品、雞肉等畜產品出口,這對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的上市公司,如ST大江(600695)及中水漁業(000798)等公司的經營業績造成負面影響,2007年每股收益只有幾分錢。
另外,和農業關聯度很高的行業,例如化肥、食品加工、飼料生產等行業也都有望從農業大發展中直接受益,表現出良好的業績情況。從事草甘膦相關產品生產的新安股份(600596)、華星化工(002018)、江山股份(600389)的價格走勢比較突出,業績表現優良。
然而,由于農業板塊的子行業眾多,相關上市公司基本面也是良莠不齊,更重要的是不同農業產品價格的表現也呈現不同步的特征,這樣的背景下農業類板塊個股業績的分化在所難免。值得關注的是,在成本推動以及需求強勁增長的共同作用下,農產品價格上漲將是一個長期的趨勢。顯然,糧食及各類農產品價格的持續走高,將提升農業類上市公司業績,農業板塊的長期發展趨勢值得期待。
發展現代農業,改善我國農業落后的現狀,要求資本市場的支持。在現階段,資本市場既可能而且有能力支持農業的發展,資本市場對我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農業生產的結構性調整以及應對國際市場對我國農業沖擊的意義十分重大,國家應在宏觀政策上予以體現對農業的必要扶持和重視。與此同時,農業上市公司要按市場方式自我調整,首先要對股權結構調整,通過股權分散化,瓦解“一股獨大”格局下政府對上市公司的控制體系,從組織構架上擺脫政府的行政干預,成為由股東治理的獨立經濟組織;出讓比例過大的國有股權,引進戰略投資者,其中要積極引入外國資本參與上市公司的經營和管理。第二,發展戰略調整。農業類上市公司應通過行業結構調整,淘汰缺少比較優勢的業務,重新定位主營業務,提高資金營運的能力以及經營業績水平,增強農業企業的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