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沈陽市企業體育場館如何在經營管理上提高其使用效率和效益,使其商業化發展,是目前企業體育場館管理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問題。對沈陽市企業體育場館商業化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促進其商業化發展的策略,為企業體育場館經營提供參考。
[關鍵詞] 企業 體育場館 商業化發展
沈陽是東北老工業區,大企業眾多,計劃經濟時期各企業修建的不同規模的體育場館基本保留至今,如果能夠將企業的體育場館、設施、人力資源進行規范的商業化改造,在經營管理上提高企業體育場館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走商業化發展道路,充分利用企業資源為大眾健身、各級競賽提供有償服務,企業體育場館就會在經營管理中爭取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因此,研究沈陽市企業體育場館商業化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一、沈陽市企業體育場館商業化現狀
通過走訪沈陽市五區二十余家大型企業,對企業體育場館的管理者發放問卷和訪談,了解企業體育場館商業化呈如下現狀:
1.多數場館設施陳舊,資金短缺
很多企業的場館設施仍是建館初期的,沒有及時的更新和進行必要的維護,場館管理資金主要來源依靠企業投資,給企業財政經費增加了巨大的壓力,所以場館建設資金匱乏。
2.體育場館商業化的意識薄弱
長期以來,受計劃經濟的影響,人們把企業的體育產業看作是社會的一種消費,并不追求經濟效益,人們對體育場館商業化的需求受到福利的限制,所以更多的企業管理者,從觀念上沒有利用企業的場館去經營的想法,他們很少會樹立對體育場館商業化、市場化的意識。
3.體育場館利用率低
沈陽市很多企業體育場館管理體制與經營模式是單一、滯后、缺乏活力的,有的場館多年只舉辦幾個賽事,甚至個別體育場成為舊物廢品儲存處,導致體育場館利用率不高,造成資源大量閑置浪費。
二、企業體育場館商業化發展的對策研究
1.采用先進的經營理念
經營理念是經營過程中的指導思想與經營哲學,企業場館在走向市場,開展經營活動時,要樹立服務于顧客利益的整體經營觀念。這樣才能獲得好的經營效益。具體為:(1)以人為本,滿足消費者需求。(2)降低消費者消費成本。(3)注意服務后的反饋,促使消費者更進一步的消費意識。(4)把握市場信息,做好經營環境的分析、市場的調研和營銷的宣傳工作。
2.健全完善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的各項法規和制度
(1)國家政府出臺的相關法規,如《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障法》。(2)沈陽市政府制定的地方行政法規,如《沈陽市體育場館經營活動管理》。(3)場館的財產物質管理,如設施維護與保養,設施的建造和購置。(4)責任制度,如經濟責任制,經濟合同制,經濟核算制等。(5)完善安全制度和保險機制,保證安全的有效監督與控制,防止各類安全事故特別是重大惡性事故的發生。
3.開發多元素的經營內容
場館經營內容和消費者聯系最為緊密,也是場館經營管理工作的最直接體現。
(1)舉辦體育賽事:對于大型的企業體育場館來說,舉辦賽事是其商業化發展的關鍵,是推廣體育場館品牌形象和宣傳企業形象的重要機會,也是收入的主要來源。(2)開展體育培訓:開展培訓業務是企業場館經營的一個重要部分。(3)為大眾提供有償的健身休閑娛樂服務: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及全民健身綱要的實施,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健身的行列,健身休閑娛樂成為人們追求的生活方式,也為企業體育場館商業化發展提供了商機。經營者注意的是要選好開放時間和價格定位,改善經營環境,提高經營能力和服務水平。(4)體育場館廣告:廣告的招商也是場館收入來源之一,尤其在大型賽事期間。選擇目標的企業產品應與體育有一定的關系,或企業的領導人對體育感興趣,或自身與目標企業有契合點。(5)開展綜合性服務,提高場館的使用率:①可以開發、經營,體育經營活動的各種配套項目,如洗浴、按摩推拿、餐飲商場等。②由體育場地設施衍生出來的服務,如停車場,酒店賓館等。③利用場館優勢開展其他服務,如演唱會,展覽會等。
4.企業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的模式
根據企業的特點,采取適合自己的經營模式:(1)直接經營模式:由場館經營者直接進行日常經營管理活動,優點是便于協調,其缺點是缺乏資金和缺乏經營管理知識。解決辦法是籌集資金和對經營管理者進行專門的培訓。(2)承包制模式:通過合同把經營設施以租賃或承包的形式出讓經營權而取得收入的經營形式。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整體承包或分割承包,優點是減輕企業負擔。(3)股份制模式:一方出場館,另一方出資金和管理能力共同組建責任公司來合作經營。(4)俱樂部模式:俱樂部模式則是企業體育場館乃至體育商業化的一種高級階段的運作模式。大型企業體育場館依托企業的影響完全可以進行俱樂部模式的經營運作。在國外,許多知名企業都建立了社會和企業相結合的高水平運動隊。某些運動項目領域內甚至是某些運動項目的聯賽中幾乎都是企業俱樂部。這種俱樂部模式的運作,一方面可以將體育場館設施真正作為商業資本運營,使其真正發揮原有利潤價值,令企業獲得經濟利益,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企業的聲譽和全民運動水平。沈陽飛機集團、東電集團、沈鐵集團體育場館的俱樂部模式運作比較成功企業體育場館的商業化是提高企業自我生存和發展能力的良好途徑,是實現企業體育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緊密結合的良好途徑,是充分挖掘企業體育資源和無形資產的良好途徑。通過采用先進的經營理念,完善的管理制度,多元經營展開,科學的經營體制,使企業體育場館商業經營更加適應社會發展,更好地為社會和企業服務。
參考文獻:
[1]鐘天朗:體育經營管理-理論與實務[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2]楊遠波等:體育場館經營導論[M].西南財大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