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團隊精神的實質是成員為了團隊的利益和目標而互相協作、盡心盡力的意愿和共同的價值文化。它能極大地提高組織整體的業務表現。在商務活動中,企業內部、企業集團內部和獨立企業之間存在的團隊精神能使其具備更明顯的競爭優勢,交易成本也能因此降低。民主的領導方式、成員與團隊的共同利益、科學適度的激勵機制和合理可行的發展目標都能有效地培養商務活動中的團隊精神。
[關鍵詞] 商務活動 團隊精神
在商務活動中,人力資源是個重要元素,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動力之一。如何有效地配置人力資源最大程度地發揮人力資源優勢,成為企業關注的課題。21世紀理性商務時代的到來,使個人英雄無法再在商務活動的舞臺上獨唱主角,依靠個人力量叱咤風云、勁舞弄潮的日子一去不返。團隊精神把商務活動中利益的多元性和追求商業成就的目的的共同性有機地聯系了起來,也充分體現了人的社會屬性中能動的一面。團隊精神,這個名詞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探討鉆研。
一、1+1>2:解讀團隊精神的基本概念
團隊精神是指團隊的成員為了團隊的利益和目標而互相協作、盡心盡力的意愿和作風,是一種共同的價值文化。團隊精神是高績效團隊中的靈魂,是成功團隊的特質,團隊與一般性集團鮮明的差別就在于團隊業績。團隊業績首先來自于團隊成員個人的成果,其次來自于集體成果,一句話,團隊精神就是要讓個體成員的共同貢獻得到實實在在的集體成果。
在一些團隊中工作的人們會覺得心情比較舒暢,干勁也很足,協作性很強,能夠創造驕人的業績;在另外的團隊中人們覺得勾心斗角的情形較多,心情壓抑,團隊在內憂外患中生產力直線下降,業績慘淡。有團隊精神的團隊,個人智商可能是100,但加在一起的團隊智商可能會達到150甚至更高;而渙散的團隊,即使個人智商達到120,但團隊組合到一起的智商只有60到70。出現這種情形的關鍵要素就是團隊中的文化成分,也就是所說的團隊精神是否在發揮作用。團隊精神的作用就是使團隊的工作業績超過成員個人的業績,讓團隊業績由各部分組成而又大于各部分之和。
二、一般概念的具體化:商務活動中的團隊精神
1.商務活動中團隊精神的表現形式
(1)企業內部的團隊精神
員工的敬業和企業領導的鼓勵使得企業各個部分的競爭力能形成一種合力。人際溝通的低成本和人際合作的高成效是企業內部團隊精神的主要體現。員工的努力工作已經超出了謀生的簡單動機,企業的發展前景和員工的個人利益已經融為一體,企業的管理制度已經內化為員工自覺的行為準則。而相互扯皮,辦事拖拉,明爭暗斗的情形很少在富有團隊精神的企業里出現。事實表明,富有團隊精神的企業的內部人際關系都是相對簡單的。
富有團隊精神的企業的決策者清醒地意識到,要提高整體的業務表現,就要讓每個成員充分意識到和諧的團隊力量遠大于簡單的個人相加;同時也應該創造一個讓每個成員都充分發揮自己的氛圍和空間,讓每個成員更好地實現自身的價值實現。我們可以看一個生動的例子:一次,聯想運動隊和惠普運動隊做攀巖比賽。惠普隊強調的是齊心協力,注意安全,共同完成任務。聯想隊在一旁,沒有做太多的士氣鼓動,而是一直在合計著什么。比賽開始了,惠普隊在全過程中幾處碰到險情,盡管大家齊心協力,排除險情,完成了任務,但因時間拉長最后輸給了聯想隊。那么聯想隊在比賽前合計著什么呢?原來他們把隊員個人的優勢和劣勢進行了精心的組合:第一個是動作機靈的小個子隊員,第二個是大個子隊員,女士和身體龐大的隊員在中間,殿后的當然是有實力的攀爬隊員。可見,企業內部的團隊精神在實際工作中更多地體現為成員的才能互補。
(2)企業集團內部的團隊精神
由諸多行業相關的企業所組成的企業集團有明顯的利益共同性。其結構關聯性和相對的封閉性使成員企業之間的交易成本明顯低于集團外的交易成本。在市場競爭中,有團隊精神的企業集團更能有效發揮其群體和規模優勢。例如:名列世界500強的聯華神通集團步步為營,在以制造為經,物流為緯的棋盤上,通過星羅棋布的產業定位和集團內部各企業之間的通力合作,使得聯華神通迅速發展壯大,在美國《商業周刊》所公布的“全球資訊產業百強”排名中,聯強以黑馬之姿拿下第四名,超越了微軟、諾基亞、甲骨文等知名大廠。在聯強內部,一方面每家公司獨立營運,自主管理,專注于自己最拿手的領域,各自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各個關系企業互通資訊,分享知識,比如必要時,各家關系企業可以聯合采購合作經營以降低成本,這樣看似不相干的關系企業構建了一條完備的產業鏈。在商務活動中,具備團隊精神的企業集團,其競爭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3)獨立的企業之間的團隊精神
獨立的企業之間雖然有各自多樣化的利益追求,相互之間存在競爭,但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推進,社會分工的具體化,企業之間不可避免會形成互相合作的關系。經過不斷的相互選擇,長期的合作和深入的了解,并有了穩固的良好合作基礎的企業雖然各自獨立,但在事實上形成了一種特別的信任和結合關系。此類企業之間的商務活動帶有很強的關聯性。在業務拓展過程中,高度的信任和一定限度的妥協與寬容往往能有效地促進業務的增加。盡管在微觀上企業的利潤也許不能達到最大化,但擁有良好的合作伙伴,企業未來的發展預期是樂觀的。
2.商務活動中團隊精神的特殊作用
拳頭傷人之所以要比手指傷人或者巴掌傷人疼得多,因為當拳頭緊時,整只手上的全部力量都凝聚在拳心,它更強大!如果一支軍隊能夠百戰不殆,它最大的特征就應該是人和。在商務活動中一支優秀的經濟團體同樣如此,強大的凝聚力,成為他們成就夢想創造輝煌的制勝法寶。同時,在商務活動中團隊精神可以營造這樣一種氛圍:能夠不斷地釋放團隊成員潛在的才能和技巧;能夠讓員工深感被尊重和重視;鼓勵坦誠交流,避免惡性競爭;用崗位找到最佳的協作方式;為了一個統一的目標,大家自覺地認同必須擔負的責任和愿意為此而共同奉獻。
3.具有團隊精神的企業(集團)的共同特征
(1)企業內部(企業之間)溝通渠道比較暢通,經營、生產、技術信息交換頻繁,團隊成員認為溝通是商務活動的必要組成部分,不會存在諸如信息封鎖、技術壁壘等障礙。
(2)在商務活動中,企業參與意識比較強。團隊成員之間的關系和諧,不存在相互壓抑、遏制的現象。
(3)團隊成員有強烈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并為成為團隊的一分子而驕傲,個人跳槽、企業退出集團的情況較少。
(4)團隊成員間彼此關心,互相尊重,具有較濃的人情味。
(5)團隊成員有比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愿意承擔商務活動中的任務,并且能夠盡心盡力完成。
(6)團隊為成員的成長與發展和自我價值的實現提供了便利的條件。領導者、團隊周圍的商務環境、其他成員都愿意為自身和他人的發展付出。
4.影響商務活動中團隊精神的主要因素
(1)外部因素
企業(集團)的外部商業環境直接影響其團隊內部的凝聚力。在外部壓力較小時,團隊成員可能對團隊充滿信心并樂意為團隊作貢獻;同時,成員之間也可能存在矛盾和分歧。在團隊遭受外部威脅或市場壓力明顯增大時,成員可能會暫時放棄前嫌,一致對外,如果成員對所在團隊失去了信心,就可能會放棄努力,各謀出路,團隊就會人心渙散。比如某超市在過去沒有競爭對手時經營得還不錯,員工樂意為企業做奉獻,但有一天家樂福在它旁邊開了個數萬平方米的大型連鎖超市。這時員工就會覺得來了一個強大的敵人,如果感覺到無法與之抗衡,他們就會放棄努力,甚至打算跳槽。
(2)內部因素
①團隊領導的類型。領導是進行商務活動的導向和核心,領導類型和方式直接影響商務活動的團隊精神。在民主的領導方式下,團隊成員愿意表達自己的意見,參與經營決策,市場信息來源也因此相對豐富。在專制的領導方式下,成員參與經營決策的機會比較少,其滿意度也相對較低,甚至會產生較多私下攻擊性的言論,領導孤軍奮戰,不利于商務活動的開展。在放任的領導方式下,成員像一盤散沙,談不上集體主義,所謂“團隊精神”也無從談起。
②團隊的目標。如果團隊目標和成員目標一致,有吸引力和號召力,成員就愿意合作完成任務,團隊意識也相應增強。反之若成員目標和團隊目標不一致,比如個人想多掙錢,而團隊想獲得榮譽,并沒有把業績與成員薪酬關聯起來,或者企業集團只顧發掘企業的現有價值,卻不考慮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殺雞取卵”,這時,默契就會減少,團隊精神也很難維持。
③團隊的激勵機制。對成員的激勵能在團隊內部形成一種競爭力,在充滿競爭的商務活動中進一步促進企業(集團)的戰斗力。對集體的激勵能使成員意識到自身利益和榮譽和集體的業績是分不開的。
④團隊在以往商務活動中的業績。如果企業(集團)一貫業績不錯,成員就有理由相信現在和未來都能像過去一樣,成為一支英雄的團隊。在這樣的企業(集團)里有榮譽感,會激發成員繼續做得更好。所以,成功的企業(集團)比不成功的企業更能吸引新成員的加入,也更能激發老成員的團隊精神。
5.企業團隊精神的培養
(1)注重發掘和利用影響團隊精神的可控因素
在影響團隊精神的諸多因素中,外部因素一般是不以團隊自身的意志為轉移的,是不可控的,而內部因素多半是可以改變的。注重選擇并發揮可控因素的積極作用能有效地培養團隊精神。采取民主型的領導方式,科學定位企業發展目標,充分考慮成員自身的發展,把成員當作目的而不是工具來對待,采用兼顧個體和集體的激勵機制等方法,都能營造默契、積極、互相信任的良性的團隊文化。
(2)獨立企業之間團隊精神的培養
很多人以為團隊精神需要團隊的單純性,因而只有在一個企業內部才有團隊精神存在的可能。在企業之間,利益是有分歧的,甚至是沖突的,只有競爭與互相利用,無團隊精神可言。其實,企業是不可能不依靠任何外部力量而獨立存在并發展的。謀求眼前利益的企業將“同行一天天爛下去”視為最大的好消息,而謀求長遠發展利益的企業會尊重商業伙伴的多元性,會試圖與不同的企業建立戰略性的同盟。正所謂“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寬廣的胸襟和遠大的理想是培養企業之間團隊精神的理論基礎。
(3)需要特別指出的兩個問題
①注意防止團隊精神的極端情形。團隊精神要求一切以團隊的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強調的是團隊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個人利益服從團隊利益。團隊精神本是無可厚非,但最怕的就是物極必反。團隊精神是讓每個人認為自己是團隊中的一份子,但并不等同于大鍋飯,并不意味著團隊里每個人都可得到同等對待。團隊精神是要求團隊成員都能很好地發揮自我去做好一件事情,而不是要求團隊成員都犧牲自我去完成同一件事。
②注意防止激勵機制的消極作用。激勵機制能激發團隊精神,但也有負面影響。對個人的激勵雖然能在團隊內部形成競爭力,但大家個人歸個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團隊內部的凝聚力;同樣,對集體的激勵也容易導致“大鍋飯”,可能令做出較大貢獻的成員失望。所以既要考慮集體的成績,也要肯定成員的業績。
參考文獻:
[1]孫立平著:社會學導論[M].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2004年2月
[2]張敦福著:現代社會學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
[3]C·賴特·米爾斯著:社會學的想像力[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7月
[4]李宗紅著:團隊精神;打造斯巴達方陣[M].紡織工業出版社,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