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我國商業銀行法人治理結構的日益完善,將價值最大化作為銀行經營管理的最終目標己經成為股東、銀行管理者和經營者的共識,那么如何衡量銀行的價值創造能力以及如何建立以價值創造為核心的激勵約束機制成為目前廣泛討論的問題。目前國際上廣泛應用的一種新指標—經濟增加值即EVA為商業銀行的價值創造帶來了新的評價方法,為實現商業銀行價值最大化目標提供了可借鑒的思想和方法。
[關鍵詞] EVA 銀行價值 EVA激勵
企業治理結構的主要矛盾是產權執行的效率,核心是實現股東意志和管理者行為統一平臺上的價值最大化, 如何相對準確地評價企業及其管理者績效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隨著我國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推進, 以經濟增加值為核心指標的考評體系逐步在我國部分企業運用。作為中國金融機構的核心,即商業銀行如何利用經濟增加值進行業績評價,最終進行價值創造是至關重要的。
一、EVA概念與實質
EVA(Economic Value Added)即經濟增加值是由美國學者Stewart提出,并由著名咨詢公司Stewart co.在美國注冊的經濟增加值(EVA)及其管理模式,在實踐中取得了成功,得到了較高的評價。在短短的20年的時間里,EVA思想以其獨特的見地和科學的方法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接受,諸如西門子、索尼、可口可樂、ATT等。美國著名的《財富》雜志高級編輯AL.Ahbra曾經著書說:“經濟增加值”是現代管理公司的“一場真正的革命”,是“當今最炙手可熱的財務理念”。“經濟增加值”不僅是一個高質量的業績指標,它還是一個全面財務管理的架構,也是一種經理人薪酬的獎勵機制,它可以影響一個公司從董事會到基層上上下下的所有決策,可以改變企業文化,改善組織內部每一個人的工作環境,可以幫助管理人為股東、客戶和自己帶來更多的財富。可見,經濟增加值已被越來越多的公司所接受,逐步成為業績評價指標的主角。Stewart co.為全球各公司提供EVA價值評價體系及薪酬機制設計的咨詢和管理服務,并定期公布EVA財富榜。2001年12月Stewart co.中國分公司在上海成立,這是EVA理念首次登陸中國。目前,EVA已經將其思想激發到了全世界,EVA已經逐漸成為了“創造股東價值”的代名詞。
經濟增加值的基本定義可以表述為:EVA等于稅后凈經營收益減去投入資本的成本。與以往的業績評價指標不同,EVA把企業所有資本成本考慮在內。用公式表示即:
EVA= [OROA-COC]*AOA
其中:
OROA=Operating Return on Assets(運營資產回報率)
COC=Cost of Capital(資本成本)
AOA=Average Operating Assets(平均運營資產)
或者EVA可以表述為:
EVA=NOPAT-[Cost of Financing]
其中:
NOPAT=Net Operating Profit After Tax(稅后經營凈利潤)
我們可以看出公式中所指的資本成本包括債務資本成本和權益資本成本,其中權益資本成本可以看作股東認可的投資回報率,是股東投資公司的機會成本;債務資本成本按照中長期貸款利率計算。
由于傳統的業績評價指標是根據一般會計原則(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GAAP)計算的,在會計謹慎性原則下,扭曲了公司真實的利潤水平。因此,對傳統凈營業收入的調整可以消除會計謹慎性原則對業績的影響,減少會計計量誤差,同時減少管理層進行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的機會,避免因一般會計準則所造成的潛在的會計信息失真。經濟增加值的計算就是以傳統的會計報表為基礎,再加上約當權益準備(Equity Equivalent Reserves)項目調整,因此對稅后經營凈利潤的調整主要包括:研發和市場開拓費用、商譽攤銷、遞延所得稅、折舊、各種準備等。與傳統的會計利潤指標相比,EVA指標能更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使企業的發展避免短期化,鼓勵企業經營者能給企業帶來長遠利益。
二、EVA與銀行價值之間的關系
根據EVA的基本公式:
EVA=NOPAT-TC*r
銀行各年的EVA現值:
利用等比數列計算公式可以進一步推導:
在銀行持續經營假設前提下,N趨向無窮大,趨向于0,
由此可得,
這里,V-TC又稱MVA,因此:
或者
繼續分析下去,就可以發現DCF方法分析框架所遵循的決策標準實質上就是項目投資決策分析中的NPV最大化原則。當我們把股東投資于銀行視同一個投資期趨近無窮大的投資項目時,銀行價值最大化目標就是銀行所有投資的子項目累計NPV最大化目標,也就是MVA最大化目標。至此,我們從DCF價值評估模型入手,考慮資本成本和時間價值因素,以NOPAT為過渡指標,可以將某一時點的銀行價值V、市場增加值MVA以及單個項目的NPV與一段時期內的EVA建立起內在的邏輯關系。其中:EVA是銀行價值實現的內在動力,MVA是銀行價值的外在市場表現,NPV是銀行價值實現的微觀決策標準,三者內外統一,殊途同歸,最終可以得出銀行價值等于各年EVA的現值加上資本投入總額的結論。
可見,銀行價值最大化與EVA直接相關,二者是銀行總體經營目標與年度經營目標、存量指標與流量指標、終極目標與中間目標、結果與動因的關系。建立以EVA為核心的經營績效考評體系有助于將所有者和經營者的利益統一起來,促進銀行價值最大化目標的實現。
三、EVA在商業銀行價值創造中的兩大應用
1.EVA在商業銀行日常管理中的應用
(1)強化對資金成本的管理。銀行不同于一般的企業, 銀行的產品主要是貨幣, 整個銀行經營的過程就是通過吸收和發放資金運作以及提供高附加值的知識服務來獲取收益的過程。因而, 任何一項銀行業務的開展都與資金成本密不可分。但傳統的業績評價體系無法很好地反映資金成本對收益的影響程度,而通過EVA體系的實施則能為銀行業務的開展提供全面的依據,因為EVA考慮了所有的成本更有利于銀行管理以EVA為價值創造的目標。(2)提高規模效率。中國的商業銀行業界存在一種“規模無效率”現象,限制了銀行獲利能力和市場業績,從而導致了管理的無效率。EVA業績評價體系可以根據常年的“面板”數據來測算處于不同地域環境、運作不同業務品種的銀行以及實施不同職能的銀行部門的實際風險系數。因而為重組無效率的部門、整合不贏利的業務,提高規模效率提供了可靠依據。(3)提升業績。EVA幫助不同的商業銀行找到更為貼近自身經營環境、目標群體、業務范圍的業績評價方式。無論何種傳統的評價方式,它們關注的重心都在于利潤,并不能很好反映各個銀行所面臨的特殊環境。而這種特殊的經營環境由于各銀行經營業務種類、網點數量、地域分布、ATM以及POS機設置、客戶定位等客觀的存在,會產生特殊的風險。用同樣的、不摻入風險因素的利潤評價方式對不同銀行進行業績分析,雖在一定程度上便于不同銀行間的業績比較,但是無法對銀行實際經營狀況進行更為全面的評價。而EVA評價方法則能夠為不同的銀行制定相應的評價系數和更具個性的評價方法。EVA 體系不僅可以運用于銀行本身,也可以運用到銀行對借貸企業的業績、資質的評價。總之,EVA體系的實施將為銀行控制和規避風險,減少不良貸款。
2.EVA激勵計劃-EVA紅利銀行
EVA紅利計劃提出了一個特殊的概念——EVA紅利銀行,它是一種專門為管理者建立的積累紅利數額的戶頭的總稱。這種獎金計劃按照EVA增加值的一個固定比例來計算。管理人員增加值中的一部分回報給管理人員,同時其他員工按照這種思路,管理人員只有向股東提交了必要的回報后才可以得到獎勵,而且獎勵上不封頂下不保底。
根據目前所普遍運用的EVA紅利計劃,獎金可以由下列公式求出:
獎金=目標獎金+Y%(ΔEVA-EI)
式中”ΔEVA——實際EVA增量
EI——預期EVA增量
Y%——固定百分比
由上式可見,獎金總額等于目標獎金加上超額EVA增量(即實際EVA增量與預期EVA增量之差)與一個固定百分比(Y%)的乘積的總和。如果經營者所創造的增量EVA不能超過預期EVA,那么經營者只能獲得目標獎金,而沒有額外收益。
按照這種激勵機制的要求,公司每期將超額EVA增量的一定比例作為紅利激勵管理者,但這種紅利必須再按一定比例存入銀行,其余紅利發放給管理者,存入銀行的紅利以后發放。當以后某年度的EVA為正時,管理者相應的紅利銀行賬面余額會增加。EVA為負時,本期不但不能獲取紅利而且會按規定的比例減少紅利銀行的余額,即抵減以前所賺取的紅利。這種激勵機制最大的優點是可以抵制管理者的短期行為。管理者只有保持持續的經營管理才能,才能獲得不斷增長的紅利數額,“一著不慎”都會給管理者紅利銀行中的紅利造成影響,付出代價。而且紅利銀行賬戶將隨著管理者職位調動而調動,如果管理者中途離開企業(正常退休除外),其在紅利銀行賬戶中的余額將被核銷。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公司的意外人才流失。
與傳統的激勵計劃相比,EVA紅利銀行最大的特點在于它更加強調的是增量而非絕對值,而且超額完成或沒有完成業績目標則獎金按比例增減,即“上不封頂,下不保底”。如圖1,傳統的獎金制度的激勵區域位于臨界值和獎金上限所對應的業績水平U之間,而對于業績處于L之下或U之上的經理人員起不到良好的激勵作用。獎金設立上限對業績處于U水平之上的經理人員不給予額外的激勵,就缺乏促使他們持續提高業績的動力。對業績水平設置臨界值如果那些顯著改善了業績但仍達不到L水平的經理得不到獎勵,就不能有效激發他們努力工作改進業績的動機;而對那些業績很差的經理也不給予懲罰,經理人員不必承擔自己行為所帶來的風險,這種激勵機制就起不到約束作用。而且,當業績有可能低于L點或高于U點,經理們會通過盈余管理來操縱利潤在各個期間的分布。相比之下,EVA紅利計劃的激勵則有一定的長期性和不間斷性。如圖2,現金紅利會隨著增量EVA的變化而增加或減少,激勵貫徹始終。
四、結束語
商業銀行經營好壞、價值創造的多少不能僅僅利用傳統的業績評價指標來衡量,EVA的引入使得商業銀行的價值創造評價更加科學化,同時EVA給商業銀行所帶來的巨大作用是傳統業績指標所不能達到的。但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無論是管理體制、經營環境、管理者素質還是信息體系,與EVA管理要求的運作環境都存在著很大差距。因此,我國商業銀行要不斷深化改革,積極創造條件,使EVA管理能夠得到全面、系統地推行,這必將給我國商業銀行帶來更大的收益。
參考文獻:
[1]McConnell, John J., and Chris Muscarella, Corporate Capital Expenditure Decisions and Market Value of the Firm.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5:399~422
[2]Stewart Bennett G.EVA:Fact and Fantasy.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1994:363~652
[3]Stewart Bennett G. How to structure Incentive plans that work. Evaluation, 2002, 4
[4] Justin Pettit, EVAStrategy, Valuation, April Issue, 2000:65~74
[5]劉 剛:經濟增加值及其應用[J].上海投資,1994,6:44~45
[6]張 純:公司業績價值驅動器與關鍵業績指數——基于經濟增加值的員工激勵機制探討[J].財經研究,2003,8:76~80
[7]喬 華 張雙全:公司價值與經濟附加值的相關性: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研究[J].世界經濟,2001,1:42~4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