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08年奧運會將在中國舉辦,這將對我國的經濟、文化、環境和社會等方面產生一系列影響,奧運經濟將為我國體育經濟的發展造就巨大的商機。本文分析了奧運經濟對我國體育經濟發展的影響,并提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 奧運經濟 體育經濟
一、奧運經濟
所謂奧運經濟,就是為滿足舉辦奧運會的相關需要或利用奧運會創造的商機而進行的一系列經濟活動對主辦國或舉辦城市產業直接或間接的巨大的誘發效益的總稱。從廣義的角度講,奧運經濟就是在奧林匹克精神指導下,以城市發展戰略和遠景規劃為基礎,圍繞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設施和配套工程建設與營運、奧運無形資產經營、奧運廣告活動(包括企業產品和服務推銷、企業知名度推銷、奧運設施與活動的冠名等)等,以奧運為支撐點引發的一切產業經濟現象和效益的總稱。
“奧林匹克”從來與“金錢”密不可分:早在1896年的雅典首屆奧運會時,組委會就因經費困難而接受了希臘慈善家阿維羅夫捐資修建體育場館,“柯達”也經常為在相關體育賽事的紀念品上作廣告而提供贊助。1900年的巴黎、1904年的圣路易、1908年的倫敦連續二屆奧運會的開支都來自同時召開的世界博覽會的收益。1981年薩拉熱窩奧運會組委會簽署了國內外447個商業性合同。從1984年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起,奧運會不僅僅再是體育盛會,它所創造的經濟效益也越來越被人們廣泛關注。“奧運經濟”這個詞匯逐漸成為體育經濟學界經常提到的一個名詞。
二、奧運經濟對我國體育經濟的促進作用
一般而言,體育經濟是指從生產和經營的角度出發,把大眾的體育生活和與此相關的經濟行為,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作為一項特殊的產業來發展。發達國家體育經濟的發展歷程已經表明,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體育經濟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隨著改革開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體育產業也在逐漸壯大發展,已被視為我國的朝陽產業,存在極大的潛力,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這意味著我國體育經濟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國申奧成功更是為體育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將對我國體育經濟各方面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1.奧運經濟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影響
體育產業是指為社會提供體育產品的同一類經濟活動的集合及同類經濟部門的總和。體育產業包括所有與體育相關的經濟活動,如體育物質產品(體育服裝、體育器材、體育建筑、體育食品飲料等)和體育信息產品(體育廣告宣傳、電視廣播、報刊、體育彩票、體育信息的傳送等),以及體育勞務(體育競賽、健身娛樂、場地出租等)。
(1)促進中國體育產業的國際化。隨著經濟的全球化,體育產業特別是體育商業服務的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國外著名的體育用品公司、體育管理咨詢公司和體育俱樂部紛紛進入中國市場。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利用舉辦奧運會之機,一方面學習國外的技術、經驗;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培養我國體育產業的強勢企業,力爭進入國際市場,和外國人一爭高低。有助于中國企業包括體育企業借奧運會快步走向國際,走向世界。
(2)有助于體育產業規范化管理和制度完善。奧運會,將對政府做什么、支持什么的效果進行檢驗。這對我們調放結合發展體育產業有很大好處。比如是否要重點支持競技體育,放開其他體育辦的產業;是否應從產業政策上鼓勵民間私營企業投資體育產業,特別是一些便于市場化運營的項目。如體育健身娛樂場所;是否應對從事為主體產業服務和為提高大眾身體素質服務的項目和單位,國內企業要在奧運經濟中找到商機,就要與外商企業進行競爭,制度健全與科學,是進行競爭的基礎。因此,奧運會將促進企業建立適應市場競爭的運行機制。這可能會使一些有條件的福利型、事業型單位加快向經營型、企業型轉變,加快體育產業中國有企業的公司制改革,構筑符合現代體育產業發展要求的企業組織結構。
(3)促進我國體育產業政策的完善。奧運經濟的發展,加速了我國體育產業政策的配套發展。目前,我國體育產業還存在產權關系不明、資產管理不順、市場發育不全、管理不善的諸多問題。我國體育的產業化水平還很落后,與我國體育在國際上的地位極不相稱。為了加快體育產業的發展,政府要引導體育產業發展,擴大體育經費來源,在其稅收政策上向體育產業傾斜。政府部門除了制訂對體育產業的宏觀經濟政策外,還應保障體育產業規范化經營,促進體育產業與國際接軌。加快完善體育產業政策,對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持。近幾年來,體育行政部門在建立體育產業政策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目前我國體育產業中的許多方面仍因缺乏長期穩定的政策扶持,使發展受到限制和制約,這對體育產業的長遠發展極為不利。
(4)為體育產業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為企業營銷提供了非常大的商機。舉辦奧運會的影響可以分為直接受益的產業和間接受益的產業,前者主要包括建筑業、交通業、旅游業、新聞出版業、交通業、電信業、餐飲業、房地產業等,后者涉及的面更廣一些。但綜合起來看,舉辦奧運會主要還是對新興產業特別是包括體育在內的服務業的影響最大。企業可利用奧運會樹立形象、提高產品質量、擴大銷售渠道,加快企業發展。奧運會是企業品牌推銷的最佳時機。有助于促進我國內企業加快形成體育產業龍頭企業的進程。奧運會將有助于我國體育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發展體育企業。有助于我國企業的科技進步。在科技奧運下,加快提高企業科技進步,體育產業和其他產業一樣面對的競爭是一種科技競爭。體育產業要想進步和發展,必須借助高科技。有助于將體育產業與社區建設結合。
(5)有助于全民健身運動和中國傳統體育項目的發展。在北京舉辦奧運會,將有助于促進全民健身活動。奧運會帶來了對體育的興趣,對健身的重視,對各種有助于身心健康的鍛煉方式的推廣。這不僅有利于提高人民群眾的身體素質,而且也是培養體育消費群體,從經濟角度講,是提高體育場館利用率,培育體育市場的主體,對經濟發展有重大意義。有助于因地制宜發展本地傳統體育和新運動項目開拓。
2.奧運經濟對體育旅游業的促進
奧運會是全世界人民關注的事業,每屆奧運會的主辦國都會吸引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北京也不例外,2005年,北京已確定2006年~2020年間,將把旅游業打造成北京支柱產業。在奧運期間,將會有數以萬計的運動員、教練員,以及大量的觀光游客云集中國,中國地大物博,文化古跡非常多,通過奧運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到中國來參觀旅游,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中國的優美風光。在未來幾年中,旅游局將采用光纖寬帶技術,建立中心數據庫,通過互聯網為全國各地的旅游點進行旅游咨詢,想到北京或到國內其他大城市旅游,只需在街頭點擊鼠標,就能將北京與國內其他旅游點的信息盡在掌握之中,從而促進國內各大旅游城市的酒店餐飲業得到空前的發展。
3.奧運經濟提升體育經濟的科技含量
21世紀信息傳播的全球化,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互聯網的極快發展,讓人難以想像幾年后深入社會的廣度和深度。2004年以IP網為基礎的數據及多媒體業務將占有70%以上的市場份額。屆時將通過電視和寬帶互聯網直播奧運會,讓全世界每個角落的人們都可看到奧運會在網上直播。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有力地促進世界科技間的互動,為了實現北京“科技奧運”、“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的三大目標。它的運動場館和奧運村的建設、通信、城市交通及綠色環保都離不開高科技技術的支持,如環保技術、建筑節能技術、節水技術、數字通訊技術、網絡寬帶技術等等,這給體育高新產業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勢必將促進體育高科技產業的巨大發展。面向全世界進行高新技術的引進與合作,促進人才的匯聚與使用,高新成果的轉化與創新,高新技術產業的重組與合并,推動我國的體育高科技產業高速發展,并且帶來無限的商機,為以后我國體育經濟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
4.奧運對我國體育服務業的促進作用
體育產業本身是本體,圍繞體育產業,還有很多服務業,體育服務業也需要有很大的發展。這次申辦成功,對我國體育領域沖擊最大的是服務業,圍繞舉辦奧運會,包括律師、咨詢、媒體、金融、旅游、交通、IT行業等等,各種各樣的服務業的介入,給舉辦國提供數以萬計的就業就會。
5.奧運文化對體育文化的促進作用
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中國難得的一次歷史機遇,文化的交流也將更為頻繁和開放,自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后,北京加快了對外文化交流的頻率和規模,對外文化交流數量自2001年以來年均增長40%左右,2008奧運讓世界史好地了解中國,讓中國史好地走向世界,把奧林匹克“更快、更強、更高”的精神,切切實實地滲透到中國的體育文化中。
奧運會作為目前規模最大的全球性體育盛事,受世界矚目,中國應該抓住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機遇,迎接入世挑戰,實現中國體育產業質的飛躍。可以預言,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國體育經濟必將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玲華:北京2008:“奧林匹克——體育經濟”呼喚金融創新[J].中國外匯管理,2002,(08)
[2]曲宗湖:《體育教學模式問答》.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3]劉福安,李筍南.北京奧運文化消費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J].體育科學,2006,26(3):15~20
[4]符亞明.奧運經濟對北京市產業發展直接影響研究[J].中國軟件,2003.(7):37~38
[5]《建國50年經濟發展回顧》,中國統計信息網,(www.stats.gov.cn/news/year50/year50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