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與“權利”雖為一字之差,但含義卻大不相同。權力意為強制力,權利意為資格。就公權力而言,權力不是人人擁有,但只要權利不被法律剝奪,權利人人享有。
權力與責任必須統一。擁有權力者,具有行使“權力”的權利,但也必須承擔維護“權力”的責任,承擔行使“權力”而產生的后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要賠償。
擁有權力者,只有為謀取公共利益行使“權力”的權利,而沒有為謀取私利行使“權力”的權利。否則,“公權力”將失去“公”的特征,公權淪為私用,即為腐敗。
以權力制約權力,是監督權力的一種有效方式。權力必須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與時同時,人民群眾是監督權力正確行使的重要力量。權力人民賦予,人民自有對權力監督的權利;權利人人享有,人人享有監督權力的權利,這既是人民群眾主體地位的體現,也是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體現,同時還是人民民主的體現。只有監督權力的權利得到充分保障,以權利監督權力,“權力”的行使才能得到有效制約。
尊重人民群眾擁有的權利,畏懼人民群眾手中的權利,有利于權力的正確行使。
權利與義務必須統一。權利與義務往往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對權力的監督既是公民享有的權利,也是公民應盡的義務。曾經參觀加拿大多倫多市政大廳,這個建筑物的設計立意是城市的眼睛。目的是要時時提醒在這幢建筑物里工作的每一個公務員意識到市民監督的存在。公民監督權力意識的增強有助于預防腐敗工作的推進,監督權利行使的越充分,預防腐敗的效果就越明顯。
人民群眾最大限度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也是防止公權濫用的有效途徑。曾經讀到媒體的一個報道,某市稅務局以沃爾瑪某連瑣店違規為名要課以重罰,有人提醒說只要花2萬元就可以私下擺平。但該店負責人堅持起訴到法庭,他說:“我們寧愿在陽光下損失2萬元,也決不在黑暗中送出2萬元”。追求公平正義的權利意識,有助于權力行使過程中休現公平,彰顯正義。
只有維護權力正確行使的權利,而沒有催生“權力”異化的權利,人人必須珍惜權利,人人都不能踐踏權利。
知情,是維護權利的基礎和前提。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既是擁有權力者的義務與責任,也是維護不擁有權力者權利的需要。把權力置于陽光之下,讓人們知道擁有權力者權力行使的依據、行使的過程、產生的效果,人們才能對權力的行使是否規范給出判斷。
“權力”與“權利”兩者統一于憲政之中。沒有制度,就談不上權力規范運行:沒有制度,就談不上權利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