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談了網絡財務管理系統及其構成,網絡財務管理軟件和網絡財務管理系統的安全問題。
[關鍵詞] 網絡 財務系統 安全
一、網絡財務管理系統及其構成
網絡財務管理系統是財務管理和網絡技術的結合,是以網絡技術為基礎全面實現各項財務管理功能的計算機系統。具體說就是,通過先進的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對外安全、高效、便捷地實現電子貨幣支付、電子轉賬結算和與之相關的財務業務電子化,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及時互動;對內有效地實施網絡財務監控和管理。
1.系統的硬件。網絡財務管理系統的硬件主要包括:計算機硬件和網絡通信設備和辦公設備
(1)計算機硬件。由于信息處理的需要,小型機和大型機是構成網絡財務管理系統的重要物質基礎。計算機硬件包括:①數據采集輸入設備,指能夠將數據輸入到計算機中的設備,如鍵盤、鼠標、掃描儀等。②數據處理設備,指按一定要求對數據進行計算、分類、匯總、檢索等處理的設備,即計算機主機。③數據存儲設備,指用于保存數據的設備,如磁盤、光盤等。④數據輸出設備,指從存儲設備中取出數據并按要求以一定方式和格式輸出的設備,如顯示器、打印機等。
(2)網絡通信設備。網絡通信設備是將數臺計算機聯結成一個網絡所需的硬件設備,主要組成有:①通信控制處理機,它負責數據的轉接及提供用戶入網接口。在局域網中,集線器是常用的通信控制處理機,而在廣域網中使用較多的則是路由器。②通信線路,它為通信控制處理機之間、通信控制處理機與主計算機之間提供通信信道。如雙絞線、同軸電纜和光纖等。③其他通信設備,如網絡適配器和調制解調器等。
2.系統的軟件。網絡財務管理系統的正常運作除了需要有硬件作為物質基礎,還需要有一套與硬件設備相配套的軟件作為支持,因為軟件是系統的核心,分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兩類。
(1)系統軟件。指用于管理、監控和維護計算機資源的軟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統軟件,用來管理和控制計算機資源的,如WINDOWSNT,UNIX等。通信軟件,它是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延伸,使計算機系統能控制不同的通信設備。數據庫管理軟件,用來建立、使用和維護數據庫,并可以按照用戶需求生成各種報表。
(2)應用軟件。指為解決用戶實際需要而設計的軟件。具體到網絡財務管理系統,在本文中我們主要討論兩類應用軟件:①通用網絡財務軟件,指可以適用于不同行業或組織的應用軟件,一般是商品化的,可以在市場上購買到。②專用網絡財務軟件,指針對專門需求而設計的應用軟件,一般由行業內的企業組織開發。
二、網絡財務管理軟件
上述各個重要要素構成網絡財務管理系統,但是核心是網絡財務管理軟件。企業要想通過網絡財務管理系統的實施成功實現網絡財務管理的功能,必須在充分了解網絡財務管理軟件的基礎上,根據自身情況和需要慎重選擇。
1.集中式的財務管理。通過傳統財務管理軟件,集團企業和大中型企業是很難實現集中式管理的,而網絡財務管理軟件可以通過兩種應用模式實現:
(1)集中式方案。這種方式適合于分公司財務比較簡單的企業,將網絡財務軟件安裝在企業總部的服務器上,企業各分支機構將數據集中到總服務器上,再由總部統一進行數據管理,各分支機構則通過網絡操作網絡財務管理軟件進行財務作業。
(2)分布式方案。這種方式適合于分公司財務比較復雜的企業,將網絡財務軟件安裝在企業各分支機構的服務器上,各分支機構可以在各自的服務器上獨立處理業務,每隔一段時間根據企業總部的管理需要對數據進行整合,通過網絡傳到總部服務器上。以上兩種應用模式,都能突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將分散在各個部門的信息高效快速地收集起來,實現信息的實時的、動態的高度集中,供相關部門使用。進而對集中的信息進行處理后形成財務信息反饋到相關的職能部門,使各部門各盡其責,從而通過控制信息流來調控資金流和物流,實現對各分支機構的實時監控和集中管理。
2.財務與業務協同。財務與業務協同是網絡財務管理的核心思想,那么相應的它也是網絡財務管理軟件的核心功能,使業務數據的變動可以通過網絡傳遞立刻反映為財務信息。財務與業務的協同包含三個層次:
(1)企業內部的協同。運用網絡財務軟件,業務數據的發生與財務記錄可以是同步的,如當購銷業務發生時,數據能自動傳遞到相關系統,財務部門和各相關部門等都能迅速獲取所需信息,自動生成購銷臺賬和庫存臺賬等。
(2)企業與供應鏈的協同,也就是供應商、運輸商、倉庫、客戶和企業之間的協同。供應鏈上的每一結點在發生供產銷、控制、預測等業務活動過程中每時每刻都會產生各種信息,企業必須及時將其中的財務信息輸入財務管理系統中進行處理并將產生的結果反饋給業務系統,保證財務業務的協同處理并集成各種管理信息。只有供應鏈的物流、資金流和資金流同步生成,信息的瞬間傳遞和充分共享,才能整個供應鏈更加緊密和默契。
(3)企業與社會各部門的協同,也就是企業、銀行、證券公司、海關等之間的協同。與銀行之間實現網上支付和網上結算,并可以隨時掌握企業與銀行間的資金信息;與證券公司之間實現在線證券投資等活動;與海關之間實現網上報關、報稅等。
三、網絡財務管理系統的安全問題
網絡財務管理系統是建立在網絡平臺上的,而網絡的全球性、開放性、共享性,使得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接入Internet獲取信息或從事商務活動,極大地改變了企業以往封閉狀態下的運行環境,加大了財務的風險性。因此,如果沒有安全的網絡基礎設施和網絡安全技術,構建的網絡財務管理系統就是空中樓閣。我們必須了解網絡財務管理系統存在的風險,并建立有效的風險防范機制,消除網絡環境所帶來的安全風險問題。
1.信息資源的風險。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信息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地位變得尤為重要,是企業的重要生產要素和資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決定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成敗。網絡環境下,財務信息的傳遞借助網絡完成,磁介質代替了傳統的紙介質,財務數據流動中的簽字蓋章等傳統確認手段不復存在,從而使信息資源的安全性受到質疑,具體表現在:
(1)財務信息在傳遞過程中是否被篡改或泄露。由于搭截偵聽、口令試探和竊取、身份假冒等都會在技術上引起信息的安全問題。作為信息接受方,有理由懷疑收到的從不同地域傳來的數據在傳遞過程中是否已被黑客或競爭對手非法截取和惡意篡改;而數據發送方也會有類似的擔心,即發送的信息能否安全傳遞并被接受方正確識別和下載。另一方面,在企業內部,如果信息系統使用權限劃分不當,內部控制不嚴,也容易造成信息被篡改和竊取。
(2)本地財務信息是否被破壞。隨著網絡財務管理系統的應用,企業的信息將更多的保存在計算機及其存儲設備上,一方面,操作人員的不當操作或故意破壞,計算機病毒的發作都可能造成計算機硬件系統故障,進而可能造成系統的崩潰和數據的全部丟失;另一方面,在企業內部,如果信息系統使用權限劃分不當,內部控制不嚴,也容易造成信息被篡改和竊取。
2.建立管理制度防范風險
(1)建立崗位責任制。指實行用戶權限分級授權管理,明確用戶的崗位職責和權限。結合密碼管理措施,使各個用戶進入系統時必須輸入自己的賬號和口令,進入系統之后也只能使用其權責范圍內的功能。同時,在劃分崗位權責時,必須將不相容的職務分離,如數據輸入人員不得具有審核的權限等。建立崗位責任制是防范風險的關鍵,絕不能留下漏洞使人有機可乘。
(2)建立檔案管理制度。首先,系統投入使用之后,原系統的所有程序文件、軟、硬件技術資料應作為檔案進行保管,由專人負責,嚴格限制無權用戶和有權用戶的規定外接觸。檔案的調用也必須經過批準,并做好詳細的登記備查。其次,系統產生的所有數據和文件都必須定期備份,并統一制定備份數據的存放地點、保留時間、損壞文件重建等措施。再次,對于企業的機密信息和重要文件都應當加密或妥善保管和備份。
(3)建立系統防護制度。操作人員必須嚴格的按照操作規程使用財務管理系統,各自使用和管理職責范圍內的硬件設備,不得越權使用、也禁止非操作人員使用。通過系統的功能對所有操作活動予以記錄,并定期由系統管理人員進行監察和檢驗,及時發現違規操作。此外,操作人員應自覺按照規定運用防火墻、防病毒軟件等保護系統的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林樂珍:網絡財務管理風險對策[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08/10:23-26
[2]劉金平金莉:運用現代網絡技術,提升農經管理水平[J].農村經營管理,2008/05:32-35
[3]張振敏:試論現代醫院財務管理創新[J].中國衛生經濟,2008/05: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