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權作為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戰略資源,凸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知識產權制度對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也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加強我國知識產權制度建設大力提高知識產權創造、管理、保護、運用能力,是增強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規范市場秩序和建立誠信的迫切需要,是增強我國企業市場競爭力、提高國家核心競爭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擴大對外開放、實現互利共贏的迫切需要。歐洲是現代意義上的知識產權制度的發源地,其高度發達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值得我們借鑒。
[關鍵詞] 歐洲 知識產權制度 完善
在2007年第7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前夕,歐洲議會通過了一項新的法律,統一歐盟各國對侵犯知識產權罪的處罰標準。新法律規定:有意識、有組織地仿冒音樂、電影、藥品等專利商品作為刑事犯罪處理,處罰的上限不得低于30萬歐元罰款和4年監禁。美國法律也規定,盜版音樂、電影和軟件者,最高可處以100萬美元罰款和10年監禁。發達國家之所以對侵犯知識產權確立了嚴厲的判罰標準,起源于其對知識產權的高度重視。
筆者于2005年~2006年在瑞典斯德歌爾摩大學歐盟知識產權法專業研修學習了歐盟國家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在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的時候,歐洲國家發達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值得借鑒。
一、歐洲的知識產權制度
歐洲是現代意義上的知識產權制度的發源地。早在1623年,英國就頒布了壟斷法令,這是世界上第一部專利法;1709年,英國又頒布了安娜法令,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版權法;1857年法國頒布了商標法,這是世界上第一部商標法;1992年,法國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知識產權法典;知識產權的國際保護制度也起源于歐洲。直至20世紀歐盟法律一體化,歐洲的知識產權制度,不論是內容,還是形式,一直走在世界各國的前頭。雖然它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尤其是在一體化過程中,但是其高度發達的知識產權制度確是我們在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制度的過程中必須學習的,筆者感觸最深的:
一是由于知識產權制度實施較早,民眾的知識產權意識較強。侵權與假冒事件相對較少。
二是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得益于其發達的經濟發展水平,既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是馬克思揭示給人類亙古不變的政治經濟學原理。
三是完備的法律制度,從國內法到共同體法都是如此。
四是各國對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極高。
五是完善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歐洲的企業,非常重視對知識產權的管理,并在長期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形成了先進完備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制度。
二、我國的知識產權制度
中國的知識產權制度,經過不到30年的時間,從無到有,已經形成了一個適合我國國情并與國際規則和慣例接軌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爸袊回炓载撠熑蔚膽B度積極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在知識產權保護的立法、執法,以及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履行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義務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進展?!睋Y料記載,近年來,我國的商標申請量、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的申請量等都居世界第一。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權作為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戰略資源,凸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知識產權制度對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也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胡錦濤總書記就曾指出:“加強我國知識產權制度建設大力提高知識產權創造、管理、保護、運用能力,是增強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規范市場秩序和建立誠信的迫切需要,是增強我國企業市場競爭力、提高國家核心競爭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擴大對外開放、實現互利共贏的迫切需要。”
但是,我們用30年的時間完成了發達國家一百多年的歷程,這種植根于發達國家土壤的制度在我國的發展情況不容樂觀。作為發展中國家,決定了我國現行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必須與我們的國情相適應。所以,從西方發達國家泊來的知識產權制度,只適合于它誕生的地方,雖然給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是,卻可能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阻礙。這是我國知識產權制度存在諸多問題的重要原因。
1.法律法規不完善。盡管我們已經建立起了相對完善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體系,但是,畢竟我們的法律是在借鑒發達國家經驗的基礎上而形成的,而且,在制定法律法規的過程中,又面臨著來自發達國家高水平保護知識產權的重重壓力。在我們自己的經濟逐步發展壯大起來以后,卻發現這一制度與我們的要求有著很大的差距,不僅發達國家對我們的法律法規不滿意,就連我們自己也發現,法律的彈性太大、法律的盲區太多,很多時候讓人無所適從。
2.企業缺乏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多數企業沒有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即使有,也是流于形式。所以,由于技術人員的流動造成知識產權的流失現象十分嚴重。
3.知識產權意識淡薄,不熟悉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法規。多數企業沒有認識到知識產權制度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甚至認為沒有知識產權企業一樣能發展的很好。所以很多企業不但沒有自主的知識產權,就連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侵犯了別人的知識產權或者自身利益被別人侵犯也渾然不知。至于國家在知識產權方面到底都有哪些法律法規,企業權益被侵犯應該采取什么補救措施,更是知之甚少。
4.知識產權保護面臨很多挑戰。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知識產權已成為提高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為此,世界各國都高度重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在逐漸加大。而且,知識產權的國際保護規則多由發達國家制定,作為發展中國家,無論我們如何努力,始終趕不上發達國家制定的標準,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他們對我們的指責也是越來越多。2007年“美國貿易談判辦公室完全無視中國的努力,將中國知識產權問題、出版物市場準入問題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一個成員對另外一個成員同時提起兩個訴訟案,這在WTO中屬首次”。
三、完善我國知識產權制度的幾點建議
1.加強知識產權立法工作。作為理論研究工作者,我們只有呼吁的權利。真正要把知識產權立法工作落到實處,并非易事。而且,立法的難度也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到底什么樣的保護水平才適合我國,需要國家相關部門的決策。在此,筆者只能說,高水平的知識產權保護并不適合我們,知識產權自始至終就是一種利益平衡機制,既要保護競爭,又要限制壟斷,個中利害甚是微妙。
2.盡快與國際接軌。只有與國家規則和慣例接軌,才能在國際貿易中不受制于人。
3.加大宣傳,提高全民和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使全社會形成保護和尊重知識產權的氛圍。對企業而言,一方面,企業在加強自主創新的同時,要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據統計,“我國每年國家級的重大科研成果大概有3萬多項,而申請專利的不到三分之一。每年幾萬件的科研成果,通過國際研討會、期刊發表論文流失到國外,被外國廠商搶注專利,大賺其錢,而我們反倒受制于人”。另一方面,企業也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盡量避免侵權,減少糾紛的發生,以全力開展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4.完善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國外的企業,非常重視對知識產權的管理,并在長期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形成了先進完備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知識產權制度發展到今天,已經超越了法律的界限而越來越具有政治的色彩。正如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委員會的研究報告指出的:“我們就知道知識產權的規則是政治經濟的產物。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受知識產權保護產品的貧窮進口國,只能從相對較弱的水平進行談判。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關系中,存在著根本的不對稱性,這種不對稱性最終是由相對經濟實力來決定的”。但無論如何,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仍是重中之重。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很難趕上發達國家制定的標準,但是為了在國際經濟舞臺上不受制與人,我們必須承認差距并不斷的完善我們的制度。而且我們必須知道,發達國家相對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有其成長與逐步完善的過程,其中有很多經驗很值得我們借鑒,相信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參考文獻:
[1]“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y”,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及利亞在1999年的提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2000年召開的第三十五屆成員大會上通過決議,決定從2001年起,將每年的4月26日定為“世界知識產權日”。4月26日是《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生效的日期。設立世界知識產權日旨在全世界范圍內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營造鼓勵知識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環境。
[2]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的2005年《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新進展》白皮書
[3]2007年4月24日上午9時,2007“中國保護知識產權高層論壇”在北京開幕,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出席論壇并做主旨演講
[4]楊忻李淼主編:《知識產權理論與實踐》[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第62頁
[5]楊忻李淼主編:《知識產權理論與實踐》[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年出版,7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