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分析提出了承德發展農業生態觀光旅游的必要性、優勢與對策。
[關鍵詞] 農業生態 觀光旅游 優勢 對策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居住在繁華都市的人們渴望在緊張的工作之余擺脫喧鬧擁擠的城市人群,走出狹小桎梏的街巷空間和困擾壓抑身心的鋼筋水泥框架,走進開放廣闊的原野和鄉間,回歸大自然,盡情領略田園風景和鄉風民俗,飽賞自然人的普通生活,釋放勞累的心情,放松疲憊的身體,享受多彩多姿的生活。這種日趨強烈的渴望與需求,促進了農業生態觀光旅游的產生與發展,同時也加快促進了農業高新科技示范園區的建設步伐。承德作為世界著名的旅游名城,重視并加快發展農業生態觀光旅游,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廣闊的前景。
一、承德發展農業生態觀光旅游的優勢分析
承德因其獨特的自然景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濃重的民族民俗風情,豐富的農業及生物資源,優美清新的自然環境,為發展農業生態觀光旅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
1.獨特的旅游品牌優勢
承德市具有獨特的旅游資源,突出表現為皇家特色和生態特色。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及皇家寺廟群——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1994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被確定為國家5A級景區。全市正式開放的旅游景點50余處,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4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處,世界文化遺產2處,已初步形成了以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為中心,以京北黃金旅游線和京東朝陽旅游線為紐帶,連接木蘭圍場、京北第一草原、金山嶺、遼河源森林公園、霧靈山、蟠龍湖六大景區的京北黃金旅游帶,成為京津的后花園和休閑度假勝地。2006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數達702.4萬人次,總收入38.8億元。近年來,承德把旅游作為旺市產業來培育,突出“皇家、生態和佛文化”三大特色,打造“皇家園林、皇家寺廟群、森林草原”三個國際知名品牌。發展農業生態觀光旅游,同時與近幾年興起的森林旅游、草原旅游等緊密結合,不僅可以增加旅游新品,還可以延長承德旅游鏈條,達到整合旅游資源,打造旅游精品,加快旅游大產業發展的目標。
2.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
承德有山有水有樹有草有石有沙,環境清新,水質純美,動植物資源豐富,自然景觀獨特,是進行森林浴、日光浴、田園浴的最佳選擇。在京津冀都市圈乃至更大范圍內,承德的礦產資源、生態資源和冷涼氣候資源尤其具有競爭優勢。與城市、平原迥然不同的山野鄉間風格正是吸引城鎮居民和平原人的最佳優勢。建立農業生態旅游觀光園區,游人步行或騎馬徜徉其中,真正給人以回歸自然的享受。同時豐富新鮮安全的農產品資源與野生動植物資源,可供游人采摘、品嘗與購買,可有計劃地開發成觀光果園、觀光菜園、觀光苗圃、射獵區等,努力挖掘就能形成農業觀光特色景點。
3.悠久的歷史文化優勢
承德地處長城以北燕山腹地,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承德不僅人類開發較早,而且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歷史文化沿革內容豐厚,是多民族聚居生息區域。承德曾是清朝第二個政治文化中心,這里的名山、秀水、園林、寺廟、城鎮、村落,都蘊藏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內涵,以及濃重的民族民俗風情,深入挖掘都能折射出魅力無窮的傳說和文化,為農業生態觀光旅游提供豐富而絕妙的素材。
4.優越的區位交通優勢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東北部,面向京津唐發達城市,背靠遼蒙廣大腹地,是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成員和京津冀遼蒙五省(市、區)交界地區的重要城市。承德市地域遼闊,歷史悠久,既是聞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環京津一線和環渤海二線開放城市,地理和交通條件十分優越,可充分利用水源、地緣、生態、環保等優勢密切合作關系,站在生態體系建設的高度,將農業生態觀光旅游園區建設納入環京津生態圈建設,吸引大批城鎮追求時尚的高消費人群前來觀光旅游和多方投資合作,資源共享,共同開發具有濃郁山區特色的農業生態旅游項目。
二、農業生態觀光旅游的發展現狀及意義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許多不同類型各具特色的農業生態觀光旅游園區,如北京錦繡大地農業觀光園區、河北北戴河集發農業觀光園、深圳世界農業博覽園等等。這些園區內,為了突出高新農業的特點,著重栽植名優稀特果樹樹種和品種,珍貴稀有蔬菜和新潮時尚花木,養殖珍禽異獸等,并配合新興設施設備以及采用無土栽培、工廠化育苗等先進栽培技術,以增添其示范引導價值。同時為了提高園區的整體效果,在綠化設計、道路規劃、建筑風格方面也獨具特色,并配置了一些園林小品和吃、住、休閑娛樂等服務設施,因此整個園區除進行生產示范以外,還具備了可供人們參觀游覽和休閑娛樂的功能。目前農業生態觀光園區已經發展成集生態農業、高效精品農業、生態旅游與園林綠化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新型產業,被譽為21世紀的新型生態園林形式。
農業生態觀光旅游是旅游業發展的一種創新形式,實現了農業、生態、園林、民俗等與旅游的有機結合,顯現了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開辟了新的旅游景區,滿足了人們對旅游新的追求。現代城鎮居民大多選擇外出旅游放松身心,緩解壓力,但各大主要旅游景區往往人滿為患,尤其是節假日,門票及相關消費往往使人望而卻步。選擇農業生態觀光旅游,既能親近和欣賞自然的田園風光及人文景觀,又能參與其中置身農園,親手采摘購買花果菜,親身垂釣騎馬射獵魚兔等鮮活農產品,親口品嘗廉價物美新鮮安全的農家風味,還能走進農家住進農家,感受淳樸親切民俗風情。農業生態觀光旅游園區與城市環境和其他名勝景區形成了鮮明反差,正滿足了當今城鎮居民的旅游消費時尚,故此形成了一個新的旅游熱點。
三、承德農業生態觀光旅游的發展方向與對策
1.提高認識,把握良機
承德市在“十一五”發展規劃中提出了要建設“旅游文化名城”的目標,因此,要從政策、規劃、環境建設及土地流轉等方面進行支持協調,改善和規范投資環境,狠抓項目落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政策扶持的同時,鼓勵引導集體、個人多元化投資農業園區建設。要堅持以人為本,以科技為本,重視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提高園區科技管理水平,促進園區持續健康發展。
2.突出農業科技應用前景
農業生態觀光旅游園區的規劃設計,應充分體現農業科技的應用前景,展示出高新技術物化后帶來高效益的巨大潛力,這是每一個農業觀光園區的特色和閃光點,是吸引游人的主要景點內容,要盡可能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觀賞性及藝術性。如設施農業,即能充分利用現代化設施進行果樹、蔬菜、花卉、盒景等反季節規模化生產和無土栽培及工廠化育苗,生產精高農產品和種苗,提高效益,又能延長觀賞期,變旅游淡季為旺季,增加旅游收入。
3.合理布局,突出城鄉融合與景園融合
+農業生態旅游觀光園區的規劃布局應納入城市的總體規劃和景點規劃布局,緊扣城鄉融合關系,力爭做到田園中有城市,城市中有田園,同時按高起點、高標準、高層次、高科技、高品位的目標,對現有園區進一步改造、擴建或建設新的農業觀光園區,并與其他旅游有機融合。承德市區周圍應緊緊圍繞避暑山莊、外八廟、魁星樓、罄錘峰、森林公園、雙塔山森林公園等著名景區進行合理布局,并向南部郊區擴展,突出重點建設2~3個各具特色的農業觀光園區。外縣區應緊圍縣城和著名景點,如灤平金山嶺長城、百草洼森林公園、豐寧白云古洞、平泉遼河源森林公園、興隆霧靈山自然保護區等,建設不同類型的農業生態觀光旅游項目,滿足人們吃、住、玩、購等需求,吸收城市整潔衛生、文明的生活方式,突出山鄉特色和風韻,增加參與性、趣味性和娛樂性。
4.突出多樣性,堅持多產業一體化
承德應突出山區農業生產特色,珍禽異獸特色養殖,山鄉農村生活、山區奇峰異石地貌等自然景觀和山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挖掘滿、蒙等少數民族民俗習慣,農具(推車、鐮刀、鋤頭、犁等)和農村用品(紡車、油燈、織皮機、碾子等)發展過程展示,參與果、菜、花等采摘農活,植物、昆蟲等標本制作,筐、籃、籠等手工藝品制作,農畜產品擂臺賽展示會以及騎馬、射獵、婚慶、舞蹈等活動,創造溫馨、和諧、親切、富有情趣的環境氛圍,使游人真正置身其中,流連忘返。同時開發有特色的農業及其它旅游產品,滿足游客購物和紀念需求,使游客真正乘興而來滿載而歸。
5.增添人文景觀,突出造園效果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喬、灌、草、藤等觀賞植物造景,水系嬉戲景區,農屋、亭臺樓閣等建筑、道路等,合理配置布局,做到步移景異,是農業觀光園區的調味品,能喚醒和提高游人的審美意識和水平,提高園區品味。而旅游設施、項目和優質配套的服務是農業園區的核心,更應加強規劃和管理。
6.打造品牌,搞好宣傳推介
農業生態觀光旅游是新興的旅游項目,應在加強建設完善功能的同時,塑造形象,打造品牌,擴大影響,吸引游客。同時搞好優質服務,規范標準,加強行業管理和合作交流,使之不斷完善,健康持續發展,促進承德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