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鄉鎮企業在江西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來員工的嚴重流失導致江西鄉鎮企業發展舉步維艱,不少企業因為員工流失的問題導致倒閉,本文通過政府和企業兩方面進行員工流失因素分析,旨在找出控制員工流失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 鄉鎮企業 員工流失 對策研究
江西省是中部地區六省(山西、安徽、河南、江西、湖南、湖北)之一,同相鄰的浙江、福建和廣東省相比,經濟發展很落后,但是由于周邊省市經濟發展得比較好,江西省90%的外出務工人員都集中在這三個省,經歷了近20年的打工生涯的江西人不少帶著在外務工獲得的經驗、技術,以及人脈,依托江西的地理優勢,回鄉創業,江西省政府也大力支持鄉鎮企業的發展,提倡“全民創業”。
一、江西鄉鎮企業員工流失的現狀分析
江西省鄉鎮企業的數量從1998年的143.5萬個增加到2006年的151.7萬個,而從業人數從1998年的822.7萬人降低到2006年的815.5萬人,2007年暑假筆者走訪了江西、浙江、福建和廣東省的部分鄉鎮企業,四個省的鄉鎮企業面臨的共同的問題是人力資源的的流失,其中以江西省的最為重要,不少鄉鎮企業由于員工的匱乏導致生存困難。浙江,福建和廣東的經濟比較發達,相應的人才市場、勞務市場等中介服務市場比較完善,流失的員工在短時期內比較容易補充。江西省的鄉鎮企業需要的員工大部分是家族成員,或者是通過企業家自身的人脈聯系到的員工,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這些員工是遠遠不夠的,不少企業家花費高成本從云南、貴州等省市聘請員工,但是這些花好價招聘過來的員工在半年之后往往會相繼離職。一家企業在半年內從云南招來的70名員工流失了67名。就在筆者的走訪過程中,企業主一致反映的問題不是資金不是技術,而是人員。特別是在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企業,員工的嚴重流失導致的后果更為嚴重。鄉鎮企業陷入了“招人難”、“留人更難”的圈子。
本文主要分析江西鄉鎮企業員工流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研究控制員工流失的對策。同時因為政府在江西省鄉鎮企業發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本文在分析江西鄉鎮企業員工流失原因及對策研究中分別從政府和企業自身兩方面進行分析。
二、江西鄉鎮企業員工流失的原因分析
1.政府行為導致員工流失的原因
(1)對企業缺乏有效監督。江西省的不少政府更多的是偏向企業主的利益,對于鄉鎮企業主未及時執行相關勞動法律法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造成企業工作環境惡劣,勞保防護用品不齊全。員工即使受到企業的不公正待遇也難以及時得到改善。
(2)對鄉鎮企業主管理觀念缺乏正確的引導。鄉鎮企業主因為知識水平,以及資金方面的原因,在發展中難免有點短視,缺乏長期發展的打算,缺乏正確科學的管理理念;對員工缺乏人文的關懷和正確的用人理念。政府對企業主缺乏相應的管理知識的培訓。
(3)對本土員工缺乏相應的培訓。本土員工是鄉鎮企業員工的主要來源,但是由于留在本土的員工都是年齡較大,文化、技術水平較低的員工,這樣的員工只有經過培訓之后才能上崗。單個企業往往支付不起高額的培訓費用,政府集體進行培訓的措施比較少。
2.企業自身導致員工流失的原因
(1)薪資福利低。薪資福利是員工最看重的,由于國家一些保障勞動者利益的規章制度企業主執行不到位,導致員工薪資福利低。企業內部的罰款措施很多,不少員工的工資一半被企業主以各種形式扣除,拖欠工資的情況時有發生。
(2)工作環境惡劣、工作強度大。江西鄉鎮企業大都是通過銀行貸款和個人出資建立,所以資金投入有限,企業作業環境簡陋、勞保防護用品不全,員工發生工傷的幾率很高。由于江西鄉鎮企業都是勞動力密集型企業,機械化水平低,員工作業主要靠體力,每天工作時間經常在12小時以上,節假日也基本上沒有休息,工作強度非常大。
(3)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江西鄉鎮企業人才激勵手段單一,只強調物質激勵,忽視精神激勵。在物質激勵上,也只有薪資部分,且薪資水平往往也偏低,對外缺乏競爭力;對內,家族內外人員薪資水平相差懸殊,分配不公,難以實現內部公平性;結果員工業績得不到體現和獎勵,必然導致員工流失。
(4)員工缺乏被尊重感、歸屬感。由于江西鄉鎮企業主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和江西鄉鎮企業的員工大部分是家族成員,導致他們不能擺正在企業中正確位置,不能公平對待員工和家族員工,使員工不能融入企業,總是感覺自己是外人。
企業主一直把員工當外人看,不少員工想多了解一點對企業發展有用的信息的時候,往往會收到企業主的猜疑,辦事積極性受到打擊。
(5)缺乏培訓和晉升機會少。大多鄉鎮企業對員工培訓重視不足,沒有了培訓員工也就失去了學習新知識和提升自己的機會,不少年輕的員工離職率高都是因為在這個企業學不到新的知識和技術。由于江西省的鄉鎮企業需要的員工大部分是家族成員或者是通過家族成員介紹的朋友,對于外來員工很難有提升的機會,很多企業都是任人唯親。外來工作人員的能力強的經常受到排擠,使得外來工作人員職業發展上沒有前景。
三、控制江西鄉鎮企業員工流失的對策
1.政府改善員工流失的對策
(1)政府應加大對保障勞動者權益的規章制度執行狀況的監督、新的《勞動合同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勞動合同法》的頒布給員工利益帶來了一個更全更完整的法律保障,但是很多企業主根本不能按照合同法的規定來保障員工的利益。地方政府在這方面應該加大監督,對沒有執行新的《勞動合同法》企業主進行處理。
(2)政府應對鄉鎮企業主進行培訓提高其管理水平。由于江西鄉鎮企業的員工大部分是家族成員,鄉鎮企業主在用人上往往存在錯誤的認識,政府對鄉鎮企業領導者進行培訓,能提高他的管理水平,改變鄉鎮企業領導者的用人觀念,讓其明白不是任人唯親,而是任人唯賢。對員工多點關心,而不是用懲罰制度來威脅員工。
(3)政府應對鄉鎮企業的員工進行培訓提高他的技術水平。江西鄉鎮企業規模小、資金有限同時,各地的鄉鎮企業的發展一般呈現出企業群落的趨勢。比如說在江西省金溪縣的鄉鎮企業主要有兩大塊,一是種桑養蠶;一是水晶加工。單個企業一般難以承受對員工培訓費用的支出,政府則有更多的資源可以用,費用平攤到每個企業就比較低,可以使資源得到充分使用。
2.江西鄉鎮企業自身控制員工流失的對策
(1)提高員工的薪資福利待遇。嚴格執行新的《勞動合同法》,切實提高員工的薪資福利待遇,企業為員工及時辦理各項社會保障福利,如社會醫療保險、社會失業保險及社會養老保險等等,使員工對企業產生好感和信賴。同時因為物價上漲的幅度大,企業應該的工資水平也應該考慮到物價的原因。
(2)改善工作環境、降低勞動強度。企業應該以人為本,克服困難加大投入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和購置完備的勞保用品,提高企業的機械化水平,減輕員工的工作強度和工作時間。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工作環境及時改善。
(3)改變管理者的用人觀念。任人唯親也是導致員工流失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江西鄉鎮企業的員工大部分是家族成員,管理者的用人觀念如果不正確,往往直接影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心里感覺不平衡。改變管理者的用人觀念,樹立正確的用人觀念,管理者能做到公正公平,使有能力的員工晉升到更好的職位,待遇也相應提高,這樣能提高員工的工作的積極性,使員工更容易融入企業,與企業一起成長。
(4)完善激勵制度。鄉鎮企業的要留在員工,完善激勵制度是很有必要的,不能只有物質激勵,沒有精神激勵,也不能只有精神激勵,沒有物質激勵,而應該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同時使用。首先,在提供薪酬和福利等物質激勵時,要調查市場薪酬,了解市場薪酬水平,據此制定出有外部競爭力的薪酬體系;同時,將員工的薪酬與業績掛鉤,通過建立公正有效的績效評價體系,實現薪酬和績效的公平分配。其次,鄉鎮企業在重視物質激勵的基礎上,更要加強精神激勵的價值,實現激勵的多元化,采用多元化的福利和利潤分享,滿足員工不同層次的需求,不斷進行精神激勵創新,真正地尊重員工,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達到事業留人、情感留人的目的。
總之,江西省鄉鎮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員工作為企業最重要的財富需要得到足夠的重視,對員工足夠的好,才不至于導致招人難,留人更難。
參考文獻:
[1]賀佳:重慶國有企業技術人才流失內在動因與對策研究[D].學位論文
[2]斯蒂芬·P·羅賓斯:組織行為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3]彭王城:武漢市人才資源流失的現狀分析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07年24期
[4]韓曉娜:國有煤炭企業人才策略淺析[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