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資本市場在發展中出現各種非理性行為的根源是資本市場的發展環境尚不成熟,資本市場的游戲規則還需進一步完善,中國資本市場后續發展能否穩健且有活力將取決于政府能否進行制度創新,盡快培育出規范化的可信的資本市場。
[關鍵詞] 資本市場 證券交易 制度創新
我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零星發展到初具規模,從不規范到逐步規范,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然而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資本市場出現了一些非理性的行為,比如在美股隨著美國實體經濟下滑而下跌的過程中,我國資本市場卻極不自信地跟著下跌,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問題在哪里?
我們認為,中國資本市場在發展中出現各種非理性行為的根源是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環境尚不成熟,資本市場的游戲規則需要進一步完善,中國資本市場后續發展能否穩健且有活力將取決于政府能否進行制度創新,盡快培育出規范化的資本市場。我國資本市場幾十年的發展與國外資本市場幾百年的發展相比,中國的資本市場尚處于年幼期,盡管已經從國外資本市場學習到了不少新東西,并且加以運用,但因資本市場環境尚幼,資本市場監管制度尚待完善,效果與預期出現偏離當屬正常。因此,在學習發達資本市場先進發展模式的同時,加強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制度建設和制度創新顯得尤其必要,也是實現中國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的途徑。為了完善我國資本市場的投資環境,推進中國資本市場的制度建設和制度創新,建議做好如下幾點工作:
一、積極培育出“公平、公正、公開”的資本市場
“公平、公正、公開”是任何游戲規則都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否則這個游戲是不可持續的,并且必將被參與者所拋棄。目前中國資本市場監管機構雖然在極力做到“三公”,但是路還很遠,尚需努力。我們認為,為了實現“三公”的市場,目前中國資本市場急需解決如下幾點問題:第一,盡快尋求大小非問題的化解途徑。粗略統計,目前股市總流通市值13.52萬億元,其中流通市值約4.67萬億元,限售股總市值為8.85萬億,約是流通總市值的1.9倍,限售股對市場的沖擊難以想象。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琨9月初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因為“大小非”所持股權與二級市場流通股不同質,所以將兩種不同質的股權放在了同一個交易平臺上是不公平的。因此,大小非問題一日不解決,中國的股市將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第二,盡快解決現有新股發行制度的缺陷問題。現有新股發行制度已經被深刻地解讀為:申購資金和中簽率成正比,同時中簽的股票將會帶來不菲的收益。因此投入到一級市場參與申購的資金越多越好,事實也在說明,中國的機構投資者在新股發行中處于絕對壟斷地位,大量散戶因為資金量微小而很難從中分到一杯羹,同時這樣的發行制度也造就了每當新股發行時,會出現二級市場資金向一級市場流動的行為,引發二級市場股價的波動。同時,依據市場化發展取向,建議逐步完善新股詢價制度,進一步發揮市場化定價機制作用。
二、加快制度建設和制度創新,建立起符合中國資本市場的法律體系
市場化取向和依法治市,是我國證券市場兩個核心改革價值。在不斷拓展市場深度和廣度,追求基于市場原則的“公平、公正、公開”的同時,加強證券市場制度建設,溫和調理,建立起符合中國資本市場的法律體系。依法治市,意味著擺脫“政策市”、政府動輒入場“救市”或者動輒動用財稅工具打壓過快上升股指的局面。證券監管部門的法治,其中比較重要的事情就是對違法違規案件查處。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必然有一個相對科學有效的法律體系與之適應,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時間尚短,相關制度建設還不夠完善,在資本市場違規行為處罰上力度還不夠,在預防資本市場犯罪方面還不能實現有效的事前監控。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離不開符合中國國情的監管制度,只有盡快制定資本市場發展中所需的各項法律法規,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資本市場中的各種投機行為,從而實現資本市場的新發展。在學習發達資本市場先進制度的同時,還必須學會制度創新,這是中國資本市場又快又好地發展的動力源。雖然近期美國的資產證券化出現了問題,并且可能引發經濟危機,但是其中的很多方面值得借鑒,值得學習和創新。同時,要把市場化機制和法治監管結合起來,利用市場機制實現法治監管,這是制度創新的一個重要方向,有利于實現高質量的監管,提高管理部門的監管水平。
三、加強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工作,嚴查各種投機行為
資本市場中一個很重要的參與者就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發展直接關系到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因此,對上市公司的有效管理顯得十分必要。首先,必須對申請上市的公司采取審慎的原則,嚴把質量關,防止不具備條件的公司上市而影響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不具備上市條件的公司最終實現上市,追究保薦人責任的同時,監管層也難辭其咎,從保薦制度上去規范,從監管處罰力度上去威懾。其次,監管好上市公司的再融資行為,防止惡意圈錢行為的發生。中國上一輪牛市催生了很多新股民,其中有部分股民深信股市可以無限的創造出財富,堅信上市公司可以通過各種融資途徑獲取財富,于是包括中國平安在內的企業也按照這種邏輯去尋求資本的非正常獲取。最后,建議規范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工作和完善對上市公司的分紅制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時性、真實性,以及準確性直接關系到中國資本市場的可信性,是實現中國資本市場信息對稱的基本要求;上市公司的分紅制度是培育股民追求價值投資的基礎,是實現中國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要求,也是上市公司回報股東的體現。中國的股市要想成熟,必須要從上市公司抓起,中國股市要想可持續發展,必須改變上市公司只想從股市索取而不知道分紅給股東的發展思路。監管部門應盡快推動出臺《上市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等法規政策,對于上市公司涉及操縱市場、內幕交易、利益輸送等違法違規案件,應加大查處力度,嚴格執法。
中國的資本市場作為新興的資本市場,屬不成熟的市場,夯實我國金融市場基礎是關系到我國資本市場能否健康發展的關鍵。要想建立資本市場各參與主體都可信的市場,必須加強對資本市場的培育,不斷規范資本市場各參與主體的行為,在市場機制和法治基礎上,通過制度創新和管理完善,提升證券系統效率,降低證券市場融資成本,建立超前的高效率低成本的資本市場,實現我國證券市場管理系統的“軟起飛”,為中國的產業升級和提升國家競爭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