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風能非常豐富、價格非常便宜、能源不會枯竭,又可以在很大范圍內取得、非常干凈、沒有污染,不會對氣候造成影響,因此風電一直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能源。本文分析了國內外風能發電的現狀,闡述了風能發電的發展趨勢,最后給出了我國企業未來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 風能發電 研究方向 企業對策
21世紀是可再生能源的世紀,由于風能非常豐富、價格非常便宜、能源不會枯竭,又可以在很大范圍內取得、非常干凈、沒有污染,不會對氣候造成影響。風電一直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能源,在過去10年間,世界風能發電廠以每年30%的增長速度在發展。由于風力發電開發方面有明顯優勢,因此世界各國都爭相投資、研究和開發新型風力發電設備。
一、國外風能發電產業現狀
近30年來,國際上在風能的利用方面,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應用研究都取得了重大進步。風能發電技術日臻完善,風能發電機單機額定功率最大已經到5MW,葉輪直徑達到126m。
今天,歐洲的風電已經能夠滿足4000萬人生活的需要。歐洲風能協會預計2020年歐洲會有近兩億人完全使用風電,占歐洲人口的一半。德國的風電設備制造業已經取代了汽車制造業和造船業,成為德國第一大鋼材用戶,近日德國制定了一個新的風電發展長遠規劃,設定到2025年風電至少占總用量的25%,到2050年占總用量的50%。丹麥已經成功地用風電來滿足國內的電力需求,過去一直提倡核能運用的法國,也開始制定長遠規劃來發展風能發電。
二、國內風能發電的現狀
在國內,長期以來,人們以風電電價高于人電電價為由,一直忽視風電作為清潔能源對于能源短缺和環境保護的意義,忽視了風電作為一項高新技術的巨大產業前景,更忽視了對于促進邊遠地區經濟發展所能帶來的巨大作用。
在政策上,一是缺乏風電發展目標和可實行的戰略規劃;二是缺乏有效的經濟激勵政策和強有力的體制保障;三是缺乏鼓勵風機國產化的政策措施;四是缺乏有效的投融資體制;五是中國的電網公司壟斷性很強,缺乏政府指導下的風電采購政策,民營企業投資的“風電上網”還存在體制性障礙;六是缺乏強有力的宣傳,公眾對可再生資源的認識不足。
其次,在技術上,一是目前還沒有中國風力資源的全面監測分析報告,大規模商業化風力發電缺乏科學性風場評估的可行性論證支持;二是風力資源發電時段比較集中,存在風電的不穩定性對電網的沖擊,解決電力峰谷巨大落差還是難題;三是中國風力資源主要集中在內蒙古、西北地區,以及沿海等地區,存在風電和電網的連接以及儲能問題,大量風電輸送到電力需求企業面臨困難;四是季風氣候對風力發電上存在影響;五是我國風機設備制造水平較低,已經成為國際主流機型的兆瓦級機組在我國尚處于研制階段,大型風機只能依賴進口或與外商合作生產。
根據國家氣象科學院的估算,我國陸地地面10米高度層風能的理論可開發量為32 億kW,實際可開發量為2.53億kW海上風能可開發量是陸地風能儲量的3倍。內蒙古實際可開發量 0.618億kW,西藏實際可開發量0.408億kW,新疆實際可開發量0.343億kW,青海實際可開發量0.242億kW,黑龍江實際可開發量0.172 億kW。
目前,中國除臺灣省外累計風電機組1864 臺,裝機容量126.6萬kW,風電場62個。中國“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大功率風電機組研制與示范”支持1.5~2.5MW、2.5MW以上雙饋式變速恒頻風電機組的研制;1.5~2.5MW、2.5MW 以上直驅式變速恒頻風電機組的研制;1.5MW 以上風電機組葉片、齒輪箱、雙饋式發電機、直驅式永磁發電機的研制及產業化;1.5MW 以上雙饋式風電機組控制系統及變流器、直驅式風電機組控制系統及變流器的研制及產業化;近海風電場建設關鍵技術的研究;近海風電機組安裝及維護專用設備的研制;大型風電機組相關標準制定及風電技術發展分析等16 個課題的研究?!笆晃濉蹦覈L電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將接近世界前沿水平。
三、我國風能發電的發展趨勢及企業對策
風能發電的發展趨勢,一是風電電價快速下降,巳日趨接近燃煤發電成本,經濟效益凸現。二是建設工期短,見效快,火電、水電的建設工期需要用年來計算,而在有風場數據的前提下,風電項目只需要以周、月來計算。三是遏制溫室效應發展,大力發展風能可以大幅度削減造成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緩解氣候變暖的狀況,能夠有效地遏制沙塵暴災害,抑制荒漠化的發展。四是邊遠農村獨立供電,開發風力發電這樣的分散供電系統,可以較好地滿足這些地區發展對能源的要求。五是風場也成旅游項目,風電場還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比如內蒙古風電場雖然不大,但場面很壯觀,已發展成為旅游區。
在國內,企業要積極跟進世界先進技術,不斷推進技術進步,降低成本,建立高效的銷售體系,在質量、價格和服務方面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技術、研發、管理及生產效率上達到一流水平。加快研發技術轉化和應用,抓住市場的真正需求,快速將適銷對路的新技術產品投放市場,才能使公司有更快的發展。不斷以創新技術和創新產品來滿足日新月異的市場變化需求。建立和完善企業人才引進、使用、報酬等制度,尤其要高度重視研發團隊的培養和企業科技能力建設。在各個環節上制定嚴密有效的事先防范和事后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企業風險管理流程和預警處理機制,及時有效地轉移、降低或化解風險。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入、風能發電產業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將面臨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市場,風能發電企業只有制定和實施正確的發展策略及目標,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優化資源配置,推動企業的產品創新,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才能在未來的風能發電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獲得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德孚:2005 年小型風力發電行業現狀與發展[J].中國風能,2006,(2):9~11
[2]賀德馨:2020 年中國的科學和技術發展研究[J].科技和產業,2004,4(1):36
[3]世界風能協會.2005 年全球風能統計[J].中國風能,2006(1):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