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自從1984年引入商業運作以來,已不僅僅是一個全球性的體育盛會,而且還是一個世界性的經濟大舞臺。北京申奧成功為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因此,我們當前的主要任務是把奧運經濟與體育產業緊密結合起來,共同開發,共同發展,使它們相得益彰,互為推動,互為促進,實現兩者的雙贏。
一、奧運經濟
奧運經濟是奧運會舉辦城市在籌備和舉辦奧運會期間,乃至奧運會后的一段時期內,利用奧運會的資源優勢和奧運會所創造的無限商機,所開展的一系列經濟活動,來發展和拉動本地區經濟,給舉辦城市和國家帶來一種階段性加速發展經濟的現象。
二、體育產業
體育產業是指圍繞體育或由體育引出的一系列經濟活動,是一種利用體育自身功能及輻射作用創造價值的產業,是為社會提供體育產品的經濟活動的集合。
三、奧運經濟對體育產業發展環境的影響
體育產業的發展環境可以分為相互依存的4個網絡層次,即基礎層次網絡、組織層次網絡、文化層次網絡和信息層次網絡。體育產業作為奧運經濟的朝陽產業,受奧運經濟影響頗深,我們逐一從這四方面進行分析。
1.基礎層次網絡
基礎層次網絡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交通運輸業、電信通訊業、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等輔助產業。對體育產業發展而言,基礎設施建設是其發展之根本。在2002年~2008年奧運籌備期間,國家用于奧運會相關的投資總額規模近2800億元,其中,直接用于奧運場館和相關設施的新增固定資產投資約1349億元。隨著奧運會的結束,所有的這些場地設施都向全民開放,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場地瓶頸問題。同時,通過舉辦一屆出色的奧運會,選拔、培養和使用一大批高素質、國際化、復合型人才,充分發掘利用國內智力資源,并引進吸收國外智力資源,為奧運會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2.組織網絡層次
在一個產業環境中主要行為參與者有政府、企業、中介機構、消費者個人,以及一些培訓機構等。這些參與要素在長期的合作和交流學習中所形成的那種動態聯系網絡可以稱為產業發展環境中的組織層次網絡。
體育中介組織與體育中介活動作為活躍體育市場不可缺少的催化劑,在體育產業的發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奧運會的舉辦將會帶來國際一流體育中介公司在體育賽事推廣方面的經驗,同時內地也會加緊培養一批具有體育運動專業知識,熟悉廣告策劃、廣告媒體、公共關系方面知識的經紀人。
3.文化層次網絡
在“人文奧運”理念的背景下,我們營造了良好的人文環境,人們對體育意識,即人的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有了充分的認識,全國正在逐漸形成一股全民健身的熱潮。體育消費在這一趨勢的帶動下成為一種消費時尚,巨大的消費需求成為促進體育產業發展的強大牽引力。
4.信息層次網絡
體育信息環境的構成要素包括體育信息人才、體育信息資源、體育信息基礎設施及體育信息政策法規四個組成部分。
為確保“科技奧運”理念的有效實施,北京奧運會又提出了“數字奧運”規劃。“數字奧運”的實施,將使和奧運有關的體育信息資源的開發力度得到空前的加快,使得體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將產生極大的飛躍,最終起到推動體育產業發展之目的。
四、從奧運經濟角度出發,完善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措施
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搭建了新的平臺,我們應該借助這一難得的歷史良機,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目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以籌備奧運會為契機,制定體育產業發展的前期戰略、當期戰略和后期戰略
根據奧運周期,我們將體育產業發展戰略分為奧運前期、當期、后期三個階段。前期戰略包括奧運場館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籌措、贊助商的選擇,以及制定適宜的奧運市場開發戰略。當期戰略主要涉及與比賽有關的事宜,包括體育器械、體育設備的選購、比賽的組織、門票和彩票的銷售、電視轉播權及廣告的銷售、奧運紀念品的開發與制作等。后期戰略是指在奧運會結束后的幾年內,應充分發揮奧運會這個動態的、極具號召力的“人文旅游品牌”的價值,繼續發展我國的體育旅游業,吸引更多游客來參觀奧運場館和設施。
2.促進我國體育產業結構合理調整
我國應當吸收和借鑒國外體育產業的運作方式,促進我國體育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促進體育產業國際化,充分發揮比較優勢,進行專業化、規模化的整合,從整體上提升體育產業的競爭力。由于體育制造業是體育產業化的基礎,體育信息技術和體育高新技術又能帶動體育產業化。因此,以信息技術和高新技術為依托,以體育制造業為支撐的新型體育產業化結構,將推進我國體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3.培養和造就我國體育產業的經營管理專業人才
國家可以通過加強對現有體育從業人員的培訓或者招聘一些懂經營、懂管理的人才進入體育產業隊伍的方式來培育和吸引人才。在體育大專類院校中設立體育經營管理專業,為體育產業發展培養合格的體育經營管理人才。
4.加快我國體育產業法制化建設
加強體育產業的法制化、規范化建設,健全相關的配套法規,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經營秩序,用法律保障體育產業經濟的健康穩定,使我國體育產業能適應奧運經濟的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熊強等:2008奧運對體育產業發展環境的影響分析.《商場現代化》,2006.12
[2]田玉軍:奧運經濟對我國體育產業的影響.《集團經濟研究》,2006.10
[3]鄭雙喜:從短期效應與長期效應看北京奧運對中國體育產業的影響.《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
[4]肖著乾等:奧運經濟對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影響研究.《集團經濟研究》,2007.1
[5]黃志豪:以奧運經濟為視角看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集團經濟研究》,2007.10
[6]周映春等:運經濟與體育產業的互動關系.《集團經濟研究》,2007.7
[7]袁嘉良:淺析奧運經濟對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企業經濟》,2006.10
[8]董冬:論北京奧運會給我國體育無形資產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體育文化導刊》,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