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保健品專賣店為開拓市場,經常邀請廠家的一名專業人士當顧問,為員工進行培訓。有一天,當專賣店店主得知廠家解除了與顧問的聘用關系后,為了避免麻煩,她向員工及客戶下發《通知》,將顧問予以“開除”,并聲明不得與顧問開展任何業務往來。顧問認為店主侵犯了自己的名譽權,于是將其告上法庭。那么,一紙開除《通知》,是否侵犯了顧問的名譽權呢?
開會下發《通知》,
竟將他人開除
67歲的曹立明是一名醫藥保健專家,退休后受雇于江蘇鎮江市一家保健品廠(下文簡稱保健品廠)。他擔任教育培訓部經理,承擔對銷售員和保健品廠各地產品專賣店的培訓工作。
28歲的徐麗穎在蘇州市開了一家保健品廠的產品專賣店(下文簡稱蘇州專賣店)。為了開拓市場,提高從業人員的水平和客戶的信任感,徐麗穎在征得保健品廠同意后,從2006年10月起多次聘請曹立明到蘇州舉辦產品培訓班。
2007年2月,保健品廠與曹立明解除了聘用關系,曹立明就以個人身份繼續從事培訓工作。起初,徐麗穎并不知道這件事情,繼續聘請曹立明開辦培訓班。在合作過程中,雙方就培訓事宜發生了一些分歧。但是徐麗穎也沒有過多地計較,只是心存一些不滿。
7月初,徐麗穎到保健品廠進貨時,與領導交談中說到了曹立明。保健品廠領導得知曹立明仍然以保健品廠的名義進行有償培訓工作時,便鄭重地告訴徐麗穎:“我們已經與曹立明解除了聘用關系,他在外的一切活動與我們無關啊。”
徐麗穎十分吃驚:“這么重要的事情,曹立明為何沒有對我說?他會不會私下將我的客戶帶走?他是不是有什么其他意圖?”一連串的疑問不免讓徐麗穎對曹立明警覺起來,決定不再聘請他舉辦培訓班。
7月17日下午13點,徐麗穎召集部分員工、分店負責人、老客戶開會。在會上,徐麗穎向大家散發了落款時間為7月16日的《通知》:“曹立明現已被保健品廠及蘇州專賣店正式開除,不再是保健品廠及蘇州專賣店人員,有關專賣店所有手續(如合同、借條、收條等)一律作廢,特此聲明!”
同時,在《通知》中,徐麗穎還加上了“特別提醒”:“如再有人與曹立明進行有關保健品廠、蘇州專賣店的業務來往,造成我們經濟損失的,我們有權追究其經濟賠償;如有違紀、違法的,我們將追究其法律責任,后果自負。如有人發現曹立明從事與保健品廠、蘇州專賣店相關的業務往來,可以向當地維權部門和公安機關舉報,蘇州專賣店以前往來所有手續、合同必須重新辦理,法人簽字生效。”《通知》落款,蓋有徐麗穎的私章和蘇州專賣店的公章。
《通知》下發后在圈內迅速傳開。曹立明突然發現周圍的人都用異樣的眼光打量著自己,感到十分不解。當他得知事情原委后,認為徐麗穎毀損了自己的名譽,降低了他在公眾面前的形象。于是,他生氣地找到徐麗穎,要求給自己一個說法。可是,徐麗穎認為自己沒有任何過錯,拒絕了曹立明的要求。
紛爭成訟,
是否侵犯名譽權?
曹立明想想自己年近古稀,竟然被人誣陷為騙錢,感到十分氣憤,決定通過法律途徑為自己討回公道。8月16日,曹立明來到法院,一紙訴狀將徐麗穎告上法庭。
曹立明稱,自己是保健品廠聘用的顧問兼教育培訓部經理,徐麗穎是蘇州專賣店的業主,雙方由于協作關系互有往來。開始雙方關系融洽,他經常受徐麗穎邀請并經保健品廠指派,為徐麗穎開拓市場而對客戶群進行保健知識培訓。7月17日下午13時左右,徐麗穎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誹謗中傷自己,誣陷他已被保健品廠及蘇州專賣店開除并騙錢。事實上,他至今仍是保健品廠的員工。徐麗穎的行為,致使他名譽嚴重受損。為維護合法權益,請求法院判令徐麗穎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并賠償經濟損失54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
徐麗穎辯稱,曹立明的訴訟請求不能成立。她說:“我在7月17日下午召集客戶及員工開會,并沒有誹謗曹立明,也沒有中傷他。曹立明提供的《通知》,只是表明他已不在我處工作。‘開除’他的含義只是說明我們不再聘用曹立明,是為了維護專賣店的利益而發出的《通知》,告誡客戶所有與專賣店有關的合同,不能與曹立明發生往來。《通知》只是一個告示,沒有侵犯他的名譽權。”
徐麗穎還說:“曹立明從2月15日起已不是保健品廠的員工,曹立明也不在該公司上班。我與曹立明存在經濟糾紛,但沒有散發他騙錢的言論。”
今年2月20日,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公民的名譽權是指公民就其品質、信譽、聲望等獲得的社會評價不受他人侵犯的權利。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任何人不得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開除”是勞動關系存續過程中,用工單位因勞動者存在違反勞動紀律等情形對其作出的較為嚴厲的一種處理方式。
法院認為,本案中,曹立明與徐麗穎經營的蘇州專賣店不存在勞動關系,而徐麗穎卻在部分員工、分店負責人、老客戶代表的會議上散發《通知》,稱開除曹立明。從《通知》的整體內容看,措辭嚴厲,影響了到會人員對曹立明的評價,使他無法接受,進而訴訟。徐麗穎的上述行為構成了對曹立明名譽侵權,應當停止侵害,賠禮道歉,為他消除不良影響。
曹立明還認為徐麗穎散布了其騙錢的言論,沒有直接證據。曹立明向法院申請的證人名單,徐麗穎表示了異議,也申請相關證人到庭作證。但是,曹立明對她的證人名單也表示置疑。法院認為,因雙方申請的證人欲證明的是相反的事實且相對方對證人身份表示了異議,故法院均不采納,對曹立明關于徐麗穎誣陷其騙錢的主張,依法不予支持。對精神損害撫慰金,本院根據侵權的事實和影響酌情予以部分支持。
據此,法院依據有關規定,作出一審判決:徐麗穎在當地報紙刊登聲明,向曹立明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聲明內容由本院審定;并判決徐麗穎向曹立明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300元,駁回曹立明的其他訴訟請求。
(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欄目管理/黃婉瓊編輯/李賢平
E-mail:jbwanqion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