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榮譽黨員”制度,是對老黨員中的特定對象實施特殊教育管理方式的一種制度安排,其基本特征是:黨員的黨籍不變、權利不變、政治地位不變、基本要求不變、義務略有減輕,視身體狀況靈活參加組織活動和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創建“榮譽黨員”制度,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也是推進黨的建設科學化的客觀要求。
關鍵詞:老年黨員;榮譽黨員;教育管理;先進性
中圖分類號:D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1605(2008)12—0010—03
所謂“榮譽黨員”制度,是指對老黨員中的特定對象實施特殊教育管理方式的一種制度。這一制度過去曾在一些地區試行過,但由于制度設計的初衷是將一部分老黨員從黨員隊伍中分離出去,因此,在實踐中挫傷了許多老黨員的感情,產生了消極的影響,后來被中組部叫停。筆者認為,盡管如此,對這一制度中的“合理內核”——即對于老黨員中的特定對象實施特殊的教育管理這一點,我們應當繼承。基于此,筆者提出創建新“榮譽黨員”制度的構想。
一、新“榮譽黨員”制度的基本框架
新“榮譽黨員”制度與在一些地方曾經試行過的“榮譽黨員”的根本區別在于:后者實質上是一種黨員退出機制,會傷害老黨員的感情,不利于加強黨內的團結與和諧;而新“榮譽黨員”制度,則是著眼于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現實要求,以關心愛護老黨員為基本立足點,對于因年邁體衰或其他自身難以克服的客觀原因不能正常參加黨內組織生活或者不能很好履行黨員義務的黨員,通過一定程序授予其“榮譽黨員”的稱號,并實施特殊的教育管理方式的一種制度。
新“榮譽黨員”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實行“四個不變、一個減輕、一個靈活”。即:黨員的黨籍不變、權利不變、政治地位不變、基本要求不變;黨員義務略有減輕;黨員可以視自身身體狀況靈活參加組織活動和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關于這一制度的基本構想如下:
第一,申請“榮譽黨員”的資格和條件。依據年齡和身體狀況相結合的原則,以下7類黨員可申請按“榮譽黨員”進行教育管理。一是年滿70歲的;二是年老體弱,行動不便,不能正常參加各類活動的;三是因病不能正常表達自己的意愿的;四是身體殘疾,無法履行義務的;五是長期隨子女在外地居住,又不愿意轉移組織關系的;六是長年臥床不起或長期生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七是其他原因造成半年以上不能參加組織活動,或者未滿70周歲但身體狀況比較差需要組織特殊關心照顧的。
第二,確定“榮譽黨員”的原則和程序。授予“榮譽黨員”稱謂,必須遵循黨員自愿和保留黨籍及其基本權利不變的原則。其基本程序是:由黨員個人提出書面申請并填寫《榮譽黨員登記表》,經所在黨支部審核同意,報上級黨委審批、組織部門備案。上級黨委批準后,要舉行儀式,頒發“榮譽黨員”證書,明確黨員的權利和義務,明確分工聯系和走訪制度并發放聯系卡。“榮譽黨員”可憑證書接受特殊的教育管理和享受有關待遇。在辦理黨員轉人“榮譽黨員”的各個環節上,都要按章操作,既嚴肅又熱情,確保老黨員心理平衡。
第三,對于“榮譽黨員”的教育和管理。一是“榮譽黨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自主選擇參加或不參加黨支部組織的集體活動,所在黨組織一般不應給其分配具體工作;對于本人要求參加組織生活的“榮譽黨員”,黨組織要隨時接收他們繼續參加各類集體活動,保證其正常行使各項權利義務。二是規定“榮譽黨員”要教育引導子女、親屬認真履行各項義務。三是黨支部召開黨員大會,“榮譽黨員”可以不作為所在支部黨員的基數,但享有黨員的其他權利與義務。四是黨組織要及時向“榮譽黨員”通報黨的各項決議,經常征求他們的建議和意見,并在“榮譽黨員”的管理證書上做好記錄。五是各黨支部要定期為有學習能力的“榮譽黨員”送達相關學習資料,鼓勵其在家自學。六是建立聯系和情況反饋制度。要安排黨支部成員或在職年輕黨員分別聯系“榮譽黨員”,及時了解和反映他們的思想、生活和身體狀況。七是建立上門服務制度。黨組織應該派人不定期地上門為“榮譽黨員”提供服務,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八是每年召開1—2次“榮譽黨員”代表座談會,向他們通報有關時事政治、區域工作等情況,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九是每年至少要對“榮譽黨員”進行一次集中慰問,組織一次免費體檢;“榮譽黨員”過生日或入黨紀念日時要進行慰問和看望。十是建立上門收繳黨費制度。黨組織應安排組織委員按時上門收繳“榮譽黨員”的黨費,并進行登記。
二、創建新“榮譽黨員”制度的必要性
第一,創建新“榮譽黨員”制度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黨的建設,就必須在黨的建設中貫穿以人為本的新理念。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從黨內不同黨員群體的實際和特點出發,積極探索具有針對性的、體現人性化的黨員隊伍教育管理方式。就老年黨員而言,他們中的許多人為黨的事業奮斗了一輩子,如今年老體弱,力不從心,有的甚至行動不便,此時若要求他們與年輕黨員一樣參加組織活動,一樣完成黨組織交給的工作任務,顯然是脫離實際的。近些年來,為了解決此類問題,有的黨組織派人接送,有的是老黨員自身依靠子女扶助,有的甚至是老黨員互相攙扶著參加組織活動。但無論采取哪種方式,如何確保老黨員的人身安全,確保他們作為黨員的政治權利,始終是黨組織應重點關注的問題。對于那些長期臥病在床而不能正常參加組織活動的黨員,現在多數是靠黨組織派人上門開展工作,需要牽扯黨務工作人員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從客觀情況來看,老黨員們參加組織活動已經顯得力不從心,更談不上要他們盡義務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了。據調查,在不少社區黨組織,黨員中老弱多病行動不便、參加組織活動有困難者占的比例較大。鑒于這部分離退休老黨員的身體和精力情況,黨組織對他們關注的重心,應從要求他們為黨的事業奮斗和奉獻轉入保持個人身心健康上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發揮余熱對他們是次要的,生活愉快才是主要的。這在根本上也是符合自然規律的。基于此,黨組織除了應該對他們給予政治上的關心外,還應從生活上對他們有更多的照顧,讓他們能夠休養生息、安度晚年。為此,應該盡可能減輕離退休和病殘老黨員參加組織活動和履行黨員義務的壓力,讓他們以比較靈活的方式參加組織活動,適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基于此,我們認為建立“榮譽黨員”制度,讓老黨員中的年老體弱、行動不便者成為“榮譽黨員”,給他們在履行黨員義務和參加組織活動上以更大的靈活性,無論對黨的戰斗力的提升、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還是對于老黨員本身都是利大于弊的,是一種從實際出發的態度和方法。
第二,創建新“榮譽黨員”制度是推進黨的建設科學化的客觀要求。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必須著力推進黨的建設的科學化,提高黨的建設的質量和效益。從科學化建黨的角度看,構建“榮譽黨員”機制至少可以收到四個方面的效益。一是有利于在保持黨員數量的基礎上提升黨員隊伍質量。讓年齡較大、身體不好、難以參加組織活動的老黨員處于“榮譽黨員”的位置,讓年富力強的黨員在另一個層面上發揮更大的作用,這種在黨員隊伍內部進行的層次劃分,可以通過優化組合的形式達到數量不變、質量提高的目的。二是有利于提高黨組織活動的效率和質量。共產黨員從工作崗位上離退休以后,對他們已經沒有什么嚴格的工作任務要求,特別是那些年邁體衰、疾病纏身的老黨員,對參加黨組織的活動確已力不從心。而基層黨組織按照黨章和黨的紀律的要求,又有責任嚴格督促黨員參加組織生活,這樣就造成許多不切實際的矛盾。構建“榮譽黨員”制度能夠比較好地解決這種矛盾,使基層黨組織安排組織活動時更加具有靈活性和針對性,能更好地提高黨組織活動的效率和質量,同時也給離退休人員中的共產黨員提供更寬松的生活環境選擇。三是有利于贏得老年黨員家庭的支持。許多年邁體衰的黨員由于行動不便,參加黨內活動往往需要家庭其他成員抽出時間精力代為操辦,給家庭平添許多負擔。讓老年黨員中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同志成為“榮譽黨員”,讓他們在履行黨員義務和參加組織活動時有更大的靈活性,不僅體現了對老黨員本人的關愛,而且給其家庭帶來諸多便利,從而使黨的建設能夠贏得更多的支持。四是有利于增進年輕黨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新陳代謝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老年階段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個階段,老黨員的今天就是年輕黨員的明天。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對老黨員的關愛也是對所有黨員的關愛。因此,構建“榮譽黨員”制度所體現的黨內人文關懷,不僅能夠使老年黨員感受到黨的溫暖,而且可以傳導到年輕黨員身上,增進年輕黨員為黨的事業而努力奮斗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創建新“榮譽黨員”制度要把握好三個環節
創建新“榮譽黨員”制度是一個新課題、一項新工作。開展這項工作,領導要重視,認識要統一,黨員群眾要擁護,付諸實施要有可行的方案,才有可能取得預想的效果。筆者認為,推行新“榮譽黨員”制度,要把握好三個關鍵環節:
第一,抓住新一輪思想解放的契機,切實轉變觀念。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一大法寶,也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法寶。解放思想的本質要求是實事求是、改革創新。當前,要以新一輪思想解放為契機,在老年黨員隊伍的建設管理上進一步解放思想。應當認識到,實施新“榮譽黨員”制度,正是從老年黨員的實際出發,對黨員教育管理機制的一種改革創新,體現了對自然規律的自覺和尊重,而不是對黨員標準和要求的降低。同時,也不能因為舊的“榮譽黨員”制度被否定而不敢對這一制度的合理內核進行吸納并“揚棄”。總之,要推行新“榮譽黨員”制度,我們必須在思想上丟掉種種不合時宜的偏見,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用科學發展觀指導黨員隊伍教育管理制度的創新。
第二,準確把握新制度的價值取向,加強輿論引導。要在全社會營造“榮譽黨員”制度是自然規律在黨員隊伍先進性建設中的體現,“榮譽黨員”仍然是光榮的共產黨員這樣一種良好氛圍。要使黨內外群眾真正認識到,實施新“榮譽黨員”制度,體現的是對老黨員的關心和愛護,決不是把老黨員當做包袱丟掉;新“榮譽黨員”制度堅持的基本原則是“自愿”、“適當要求”,而非無原則的寬容,放棄對黨員的基本要求。作為“榮譽黨員”,仍然要保持思想上的先進性,帶頭遵紀守法,“榮譽黨員”違紀違法行為同樣要受到黨紀國法的處理,“榮譽黨員”決不是進入了保險箱,決不是可以凌駕于黨的組織和紀律之上的特殊黨員。
第三,新“榮譽黨員”制度應該通過先行試點贏得廣泛共識,循序漸進地推開。受人們先入為主的思維模式的影響,作為對一種曾經試行過的制度的創新,新“榮譽黨員”制度推行起來必然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阻力。克服阻力的最好辦法是實踐。要使新“榮譽黨員”制度得到廣泛認可,必須先行試點,取得經驗,漸進式推開。可以考慮選擇沒有試行過舊“榮譽黨員”制度的地方進行試驗,并在此基礎上組織理論與實踐的深入研討,聽取方方面面的意見,總結經驗,不斷完善,以期贏得廣大黨員特別是老年黨員的理解、支持和擁護,取得廣泛共識。在此基礎上逐步推開,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責任編輯 王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