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伊朗女性的地位總讓人痛心不已。然而,在我們訪問伊朗幾所大學期間,我們卻明顯感覺得到她們那種自由思想的-氣息。到處可見的是對生活、對現行制度、對自己丈夫感到滿意的儀表優雅的女士。
一位伊朗婦女當著我們的面給老公打電話,向他布置了一大堆“家庭作業”,并且稱:“我要很晚回家,下班后要去高爾夫俱樂部,晚上還要和朋友們一起喝茶。”或許這位女性是在故意向我們顯示她享有與男人平等的權利。但是,從我們在街上看到的情形來看,伊朗女性的地位確實有了顯著提高—通常是丈夫背著購物袋、懷里抱著小孩,年齡大點的孩子拽著他的褲子,而老婆則嬌滴滴地輕挽黑色恰德拉,在他身邊邁著小碎步。 德黑蘭一家通俗女性雜志的編輯證實:“果真如此。從前,男人們對待老婆就像對待玩物一樣,但現在大家都一樣了,女人也學習、工作、搞政治……簡而言之,她們出人頭地了。”
戀愛享自由
在其他國家里,夜總會通常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地方,在伊朗則不然。非但如此,就連咖啡館也只有在年長親屬的陪伴下,姑娘方可進入。因此,沒找到異性朋友的青年男女對夜總會之類的地方似乎無特殊興趣,而代之以成群結隊地在行人多的地方徘徊,彼此對看,互遞眼色,相視而笑。這結果如何,只有真主才能知道。該過程可能持續數年。
目前,最受男女青年歡迎的是“汽車交友”。由于當地生產的汽車價格比較便宜,因此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有車。傍晚時分,年輕人把車開出去沿市中心兜圈子。男青年把寫有電話號碼的字條從車窗里丟給自己喜歡的姑娘,如果姑娘認為小伙子容貌還不錯,便會給他打電話。
婚姻有保障
現在,伊朗男人很少利用一夫多妻的權利,因為娶媳婦要花很多錢。最簡單的婚禮也要請200位親戚,花費5000多美元。這筆錢通常由新郎支付。在婚禮的前一天,新郎還必須送金首飾(總重量不得少于50克)和其他禮物到新娘家,以示他已經為共同生活做好了物質準備。
今天,聰明的伊朗姑娘在投人心上人的懷抱之前往往跟他簽訂婚前協議。協議中不僅載明可能離婚的條件,而且還要寫上在共同生活期間丈夫應該送給她的全部禮物。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野心勃勃的姑娘通常還會在協議上約定出國留學的內容,并且約定婚后享有國際旅行以及發展業余愛好(諸如從事體育運動或上音樂培訓班)等權利。
在伊朗,仍然只有男人享有離婚權。但是,在無正當理由解除婚姻關系的情況下,男方有義務向前妻支付他們在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里她的家庭勞務費。總的看來,這種情況尚不多見。在德黑蘭,人們經常舉的一個例子是祖赫拉教授,她從自己的老公那里得到了不菲的離婚補償——7年夫妻生活的5萬美元家庭勞務費。
但是,最可怕的是,無論是否簽有婚前協議,均不可能拯救被丈夫“休”了的婦女免遭子女離別之苦,因為孩子只能留給父親。或許,正因為如此,伊朗的家庭關系非常穩定,離婚現象并不多見。
工作如消遣
曾經,伊朗女性生存的惟一意義便是生兒育女。現在,許多歧視女性的限制被取消了。根據修改后的法律,伊朗女性可以工作,甚至有許多優待條件:女性比男性提前5年退休,女性的工作時長比男性少兩個小時,雇主有義務在其企業開辦托兒所,并給女工規定額外的哺乳時間。
現在,在伊朗高校就讀的女大學生比男生多10%,她們中的許多人在畢業后都選擇了工作。但工作對她們來說更像是一種消遣和娛樂,因為按照伊朗的風俗,女人沒有義務把工資交給家里,她可以隨意花掉。但是,受世世代代伊朗女性傳統生活的影響,習慣于操持家務和照看孩子的現代伊朗女性并不怎么渴望參加工作。
整形成時尚
新時代的伊朗姑娘們陶醉在自由快樂的生活中。幾年前,伊朗開始允許女性做整形手術。很多年輕姑娘都把眉毛拔成柳葉彎眉。三分之一的伊朗女做過鼻子整形手術——伊朗眼下正時興鼻子整形,在私人診所花1500美元即可除去鼻梁上伊朗人典型的小鼓包。
遺憾的是,這種對時尚的追求和開放并未能在服裝上得到體現。幾乎所有的家庭主婦都穿著相似的“家務制服”——一件相當臟的長袍,酷似女倉庫保管員的穿著。我們只能在服裝模特身上發現伊朗新款服裝,而且即便是所謂的“新款”也都很簡單和保守,與傳統服裝非常相似,是一套由一件披肩和多半是黑色的長襯衫和長褲組成的服飾。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伊朗上下公共汽車仍男女有別,男人從前門上下,女人則從后門。而且車廂里一分為二,男人和女人在各自的區域內,不得逾越。如果車內過分擁擠的話,便會有一部分男人下車,等下一班次,以便使女士們能夠平安到達目的地。不過,女士、先生打出租沒有任何講究。
編譯自俄羅斯《女人的秘密》
(責任編輯 殷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