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者》施瓦辛格、《霹靂嬌娃》卡梅隆·迪亞茲、《加勒比海盜》強尼·戴普……這些好萊塢明星除了身價千萬以外,還有一個共同的“副業”,就是開餐館。在美國,各路明星們似乎對美食都情有獨鐘,于是乎開餐館就成了很多明星樂此不疲的一種嗜好。這不,連到NBA打球的中國籃球明星姚明也在美國開起了餐館。
明星開餐館 操起老本行
除了對美食的喜愛,很多明星開餐館,其實是重操舊業。說出來你可不要驚訝,其實在美國,很多名人在發跡之前,都曾從事過餐飲業的工作。
“如果你曾當過餐館女招待,你就會覺得自己無所不知。”說這話的是憑借《生死時速》一舉成名的好萊塢女星桑德拉·布洛克。是的,在這之前,她曾經是一名餐館里的女服務員。如今,她也成了德州一家餐館的老板。
實際上,那么多的好萊塢明星愿意給自己加上一個“餐館老板”的頭銜,也正是因為他們自己曾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于曾經導演了《教父》三部曲的美國大導演科波拉來說,不論是制作美食,還是制作電影,最重要的就是要隨心所欲。這位捧起過奧斯卡小金人的導演在高中時就開始學習烹飪,并從此和廚房結緣。上大學的時候,因為沒有錢請女友到餐館吃飯,他只能把對方邀請到自己狹小的公寓里,親自下廚,用自己的烹飪技術來打動對方。這一習慣一直延續了下來,以至于后來他當了電影導演后,還常常邀請攝制組的工作人員到他家品嘗他的廚藝。對于這樣的大廚來說,開一家咖啡館可謂是手到擒來。他的咖啡館里不僅提供他親自設計的咖啡,還有地道的那不勒斯比薩餅。
明星開餐館? 要想做好不容易
要想把一家餐館經營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明星們的名氣固然能夠吸引一些客源,可是隨著明星餐館業的競爭日益激烈,僅靠一時的名氣很難維持下去。1991年由一幫好萊塢硬漢施瓦辛格、史泰龍、布魯斯·威利斯等巨星合資的“好萊塢星球”餐廳,開業時曾經風光一時,可惜好景不長,由于明星們不善管理,隨著人氣的下降,餐館生意一落千丈,最終難逃關門的厄運。
明星們要想做一個出色的餐館老板,除了投資,還要有經營頭腦。影帝羅伯特·德尼洛是明星餐館業的佼佼者。作為典型的美國第一代意大利移民的后裔,他的Ago餐館直接服務數百億美國的意大利移民。當然,他還在傳統的意大利菜上進行了改造,使之更適合美國人的口味。他在好萊塢的餐館緊鄰比弗利山莊,地理位置極佳。前來光顧的名流數不勝數,名氣可謂經久不衰。
導演科波拉在自己的餐館上也是煞費苦心。他不僅邀請了拿過奧斯卡獎的金牌設計師來為餐館的裝修設計出謀劃策,他自己也是不遺余力地參與其中。“不論你是做一個導演,還是做一名廚師,你都是在不停地做決定,”科波拉說,“你要不停地說:是的,對,多一點那個,不,這個少一點。”科波拉甚至會親自和自己聘請的大廚一起為新的菜品設計外觀。
明星開餐館 只為圓夢不為錢
為什么那么多明星熱衷于成為餐館老板呢?
“擁有一家餐館是很多人‘美國夢’的一部分,廚房里的美食是一種誘惑,餐館能夠體現出他們的好客與熱情,也能讓他們有一種成就感,”來自美國餐館協會的安妮卡·斯坦森解釋說。她同時指出,開餐館并不是一個盈利豐厚的行業。“餐飲業的利潤實際上相當微薄,而經營餐館也是非常辛苦,需要投入大量的工作。”
不過,對于那些腰纏萬貫的明星們來說,賺不賺錢也許并不是什么大事。精神上的滿足和寄托也許才是最重要的。拉丁美女詹妮弗·洛佩茲在2002年開了一家名為“母親”的拉丁餐館,目的是為了紀念自己的外婆,因為小時候她每逢周末去看望她的拉丁裔外婆時,外婆都會給她做很多好吃的。
好萊塢的“武大郎”,演持派喜劇明星丹尼·德維托最近也加入了餐飲業。他的意大利小餐館就同樣是為了追憶自己的童年和家庭而建。這位來自意大利的男演員至今還記得小時候母親花上好幾個小時熬制肉丸子湯的情景。
為了支持紐約曼哈頓Tribeca區的電影事業,影帝羅伯特·德尼洛把自己的著名餐館Ago也開到了這里。德尼洛同樣還是Tribeca電影節的發起者,該電影節意在慶祝紐約成為一個主要的電影制造之都。德尼洛親自參與到餐館的外觀裝潢和菜品設計工作中,還把自己老爹的畫作掛到了墻上。他自己也經常光臨,以示支持。
2008年3月,“瘋狂主婦”伊娃·朗格麗亞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她在洛杉磯好萊塢大道上的新餐廳Beso開張了。Beso在西班牙語里的意思就是“吻”。伊娃說她十分喜歡做菜,也很在行。“我去一家餐廳如果有一道菜很好吃,我就會到廚房問廚師怎么做。我還會讓廚師教我做。”這位愛做菜的主婦表示,要把自己的拿手菜放入到餐廳的菜單中。
喜歡饕餮的食客們,如果某天看到一位大明星從餐廳的廚房里走出來,把一盤佳肴端到你面前,可千萬不要感到驚訝噢!
[編譯自美國《華盛頓觀察》]
(責任編輯魯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