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利用SWOT模型,分析了中國金融服務業發展商務流程外包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并引入SWOT的量化模型,希望能對金融服務外包企業的決策有所裨益。
[關鍵詞] 業務流程外包(BPO) 金融服務業 SWOT模型
金融BPO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穩固經營取得競爭優勢,需要正確的戰略作保證。這種戰略管理的基本思路是:企業的高層管理者要根據企業的使命和目標來分析企業經營的外部環境,確定存在的經營機會和威脅,評估自身的內部條件,認清企業經營的優勢和劣勢。這個步驟可以通過SWOT分析模型來完成。
一、SWOT分析法
從整體上看,SWOT可以分為兩部分:SW(內部條件)和OT(外部條件)。利用這種方法可以把內外環境所形成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等四方面情況結合起來分析,以尋找制訂適合實際情況的對策,明確以后的發展方向。
二、中國金融BPO企業的SWOT分析
1.優勢
(1)政府支持優勢。商務部聯合信息產業部、科技部、教育部等政府部門已經正式啟動了推動我國服務外包業加快發展的“千百十”工程。
(2)基礎商業環境優勢。金融BPO業務具體實施期限長,這要求相當穩定的政治環境。中國有足夠的能力,既能夠提供并接受金融BPO業務。
(3)成本優勢。我國具有大批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素質勞動力,勞動力成本低。中國的交通、通信等現代基礎設施比較完備,創造了廉價的運輸傳遞等成本。
(4)區位優勢。中國地理位置上臨近韓日兩個經濟發達的國家,韓日長期以來是中國的貿易合作伙伴,加上地理和文化上的接近,使三國在在金融BPO上能更好的合作。
2.劣勢
(1)處于價值鏈的底端,企業規模普遍過小。國內多數BPO企業規模小、無法支持大規模的業務。這使得中國承接海外離岸BPO業務的企業大都從事簡單的數據錄入。
(2)缺乏行業專長、創新能力差。我國金融機構攤子大、網點多、效益低,在一些非業務管理上成本高。同時還承擔了較多的社會功能,創新動力不足。
(3)人才緊缺與濫用并存。目前國內的大都BPO企業都無力承擔BPO職業經理人的工資,造成了人才難求、高級人才難以發揮優勢,人才濫用嚴重的困境。
(4)法律等其他障礙。作為知識型服務的金融BPO在我國的保護一直很欠缺。另外,由于我國的監控制度不完善我國至今沒有有效地建構起規范的金融BPO監控制度。
(5)信用環境劣勢。我國社會整體信用環境還未確立,一直存在著社會信用的嚴重缺失。
3.市場機會
國際金融巨頭為進一步加強競爭力,勢必將金融BPO業務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和地區轉移。為此,跨國公司就必須在中國建立起客戶群。這將為中國獲得外包業務提供了極好的機會。
4.威脅
金融BPO在發展過程中,特別是中國還只是剛剛起步,還沒有任何經驗的情況下,具有極大風險。其中包括如運營風險、信息風險以及戰略風險等。此外中國還面臨著印度等國家金融BPO發展的挑戰。
三、對SWOT模型定量求解
SWOT分析法用在金融企業外包決策時,主要分析企業在承接商務流程外包時,所具有的優劣勢,所處競爭環境的機會與威脅。
設我國金融BPO行業有:優勢因素:S1--政府支持、S2--基礎環境優勢、S3--成本優勢、S4--區位優勢;劣勢因素:W1--處于價值鏈底端、W2--缺乏行業專長、創新能力、W3--人才緊缺、濫用、W4--法律障礙、W5--信用環境劣勢;機遇因素:O1--全球金融BPO前景廣闊、O2--新一輪產業結構轉移、O3--全球金融創新提供機會;威脅因素:T1--風險、T2--印度等國的挑戰。
決策者發揮優勢因素所能帶來的滿意程度為Us1、Us1、Us3、Us4,且依大小順序Us1>Us2>Us3>Us4>0。決策者克服劣勢因素的主觀愿望程度為Uw1>Uw2>Uw3>0,其余類推。如果我們提出了方案S11,決策者感到實際利用S1的程度為U's1,利用O1的程度為U'o1,那么決策者應努力使得∑U'(=U's1+ U'o1)接近于∑U(=Us1+Uo1)。這樣就能夠使決策者在利用SWOT模型分析問題時實現的主觀效用最大化。
決策者需要充分發揮優勢因素來利用機遇因素,有∑Usi的“發揮優勢因素”的主觀效用需要輸出,∑Uoi的“利用機遇因素”的主觀效用需要滿足,這就構成了一個“產銷平衡”的運輸問題。子因素Si和Oi的相關性越大,提出方案的可能性就越大,解決效用實現最大化的一個子路徑就有可能是Si-Oi。因此Si和Oi交叉的“運費”就可以用Fsioi表示:Fsioi=1/ρsioi(ρsioi為si和oi的相關系數)。
當ρsioi越低,提出針對因素Si和Oi的解決方案的可能性就越小,Fsioi也就越高,解決問題的一個子路徑就越不可能是Si-Oi。由此就可以實現了SWOT模型和運輸問題的對應。我們就可以在產量為Us1,銷量為Uo1,各路徑運費為1/ρsioi的情況下求解SWOT模型的最優解。其余依次類推,得到SWOT模型的“運輸問題矩陣”。在Si-Oi矩陣中,決策效用Us和Uo可以由決策參考實際情況給定,而S因素和O因素的相關系數建議通過德爾非法等專家決策方法測定。可以利用最小位勢法等方法對初始解進行調整,從而得到最優解。最后形成的最優解矩陣。
在矩陣中,有數字的方格表示在這些方格中可以提出一系列解決方案。方格數字的大小表明了方案的相對重要程度。通過比較,我們可以使方案之間形成主次分明,輕重有序的邏輯關系,組成優先分明的方案群,同時也就得到了實現決策者主觀效用最大化的初步方案解。
參考文獻:
[1]許小蒼焦勇兵:我國發展金融業務流程外包的SWOT分析.對外經濟關系與貿易實踐.2007,(7)
[2]吳庶:中國金融服務業BPO企業競爭力的若干問題研究.2007
[3]蘇斌王雅芳周朝民:定量求解SWOT模型最優方法與決策效用.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