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進丹陽經濟開發區車站社區,你仿佛置身在一個熱鬧的小城市、繁榮的小社會之中,這里有工業園,有幾十家企業;這里有近千名外來務工人員打工創業;這里有社區菜市場、眼鏡市場、社區衛生服務站、老年活動室;這里有社區黨總支、居委會辦公大樓,里面設有人口學校、法制學校、廉政文化活動中心;這里有居民住宅小區、社區小學;這里的環境優美、治安穩定,居民安居樂業。在這里,你會體會到這個社區營造出了和諧新社區的巨大魅力。
民主決策,凝聚人心。車站社區是丹陽經濟開發區一個平凡的社區,多年來在社區黨總支的領導下,積極開拓,勇于創新,在實踐“三個代表”,落實“兩個率先”中,弘揚“三創”精神,取得了卓越的成績,成為丹陽市、鎮江市、江蘇省文明社區,是丹陽經濟開發區和諧社區建設中的一顆耀眼明珠。
車站黨總支是一個團結協作、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這個班子為了更好地發揮好領導核心作用,建立健全黨組織的各項制度,實行民主議事和黨員監督制度,重大決策堅持集體研究,科學決策,充分調動和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優良的黨風促進了淳樸的社風,使這里形成了良好的社會小環境。
車站社區能有這樣的好形勢,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們有一個好的“領頭雁”,他就是江蘇省勞動模范、鎮江市優秀黨員、丹陽市黨代表及人大代表胡小鎖。
提起胡小鎖,車站社區廣大居民紛紛豎起大拇指夸獎道:“不簡單!”“了不起!”“好樣的!”眾多的贊美話溢于言表,可見他在社區居民中樹立了可信、可親、可敬的形象。
這是一個沒有豪言壯語,腳踏實地做事的人,從1982年擔任車站社區黨總支書記,屈指數來已26個年頭,26年來他一心撲在工作上。任職以來,他殫精竭慮,勤政為民,堅持搶抓發展機遇,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既勇于探索,善于創新,又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把人民群眾的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胡小鎖以對黨的一片真誠和對居民的一片赤誠,緊緊依靠一班人和廣大群眾,打造了社會主義和諧社區,使車站社區居民步入小康行列,并正在向基本現代化邁進。
發展經濟,富民安心。車站社區緊靠丹陽火車站,胡小鎖抓住這一地域優勢,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吸引能人前來投資。隨著知名度的逐步提高,投資者紛紛涌入,為車站社區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車站社區還吸引了63家企業進駐,其中一大批為規模企業。
為了讓車站社區居民得到實惠,胡小鎖除辦好工業園區外,還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同時鞏固和提高轄區內眼鏡市場和華陽菜市場的管理和服務,使社區出現協調發展的良好氛圍。
熱衷公益,倡導新風。社區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和保障,在抓好車站社區經濟建設的同時,胡小鎖沒有忘記抓好精神文明建設。他把創建文明社區作為改進社區風氣的重要環節來抓。通過開展“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提高居民的素質,著力營造文明、和諧的氛圍。為了給車站社區創造一個更舒適的環境,社區筑起了水泥路,鋪設了綠化帶,安裝了路燈、垃圾箱,建起了老年人活動室,使社區實現了美化、亮化、綠化。為了讓居民加快信息交流,及時獲得致富信息,車站社區家家都裝有電話,戶戶安裝了數字有線電視。如今的車站社區,環境優美、信息快捷,人心思定,社區事務實行民主管理,居民文明謙讓、團結互助蔚然成風,文明和諧富裕的社會主義新社區形象在這里得到了最佳體現。
為了使車站社區保持活力,胡小鎖做到了創新發展,一是舍得投入辦好車站小學,讓娃娃們享受到優質教育,二是成立了車站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此舉不僅確保了車站社區集體資產不流失,而且使社區居民增加了收入。
車站社區的老百姓為擁有胡小鎖這樣的好“領頭雁”打心眼里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