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黃立龍在縣城經營一家報刊亭。盡管他的報刊亭地處縣城繁華地段,但由于每隔幾十米就有一家報刊亭在賣同樣的報紙雜志,頭幾個月他的生意并不好。
黃立龍坐不住了,經過幾天的走訪和觀察,他發現幾乎所有的報刊亭都是等客上門,銷售手段單一呆板。根據調查,他決定主動出擊,調整經營方式——把科技類等農業技術報刊拿到種子公司、農資經銷商那兒推銷,把商業性報刊拿到公司、商場以及個體老板那兒推銷,將醫學、美容、服飾類報刊拿到美容廳和服裝店推銷。
如此幾天奔波,沒想到效果竟然出乎意料的好,許多顧客都買了他的報刊,一部分人還成了他的固定客戶。為了吸引回頭客,他特意制作了優惠卡,向前來購買報刊的顧客每人發送一張,規定凡累計購刊達20本者,贈送一個月的電視報或其他雜志一份。
此外,他從銀行兌換了大量零錢,并在報刊亭前豎起“本亭有零錢兌換”的告示牌,一些坐公交車或賣小商品沒零錢的人便來這里兌換,而這些人往往會買份報紙或雜志,不僅增加了報刊的銷售量,而且在人們的心目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短短數月,其報刊亭的日均營業額大增。由于他的銷量大,幾家報刊批發商為了爭取他來進貨,競相以優惠價格向他銷售。從而,黃立龍的小小報刊亭火了。(廣西 周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