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小便生得美。
“坐小凳,賽誰美,孩子叫媽梳頭發。評—評,論一論,真正美的是理達。”是的,她便是馮理達。而這首小詩,是視她為掌上明珠的父親——馮玉祥寫給她的。
父親的一生也是傳奇,推翻袁世凱、驅逐末代皇帝、誓師北伐、邀請孫中山北上……都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而她一直就跟在父親的身邊南北輾轉,從天津到泰山,從泰山到張家口,從重慶到武漢,從南京到美國。
流亡美國的時候,她已經21歲。馮家有女初長成,年輕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揮之不去的身影,這個人叫羅元錚。
他們是在成都上大學時認識的。她在齊魯大學,他在華西大學,卻都參加了成都五所大學聯合組織的抗日救國合唱團,一個男高音,一個女高音。在高亢激昂的歌聲中,美好的愛情暗暗萌生。
在美期間,她是父親的秘書兼司機,而他則在馮玉祥將軍演講時擔任翻譯工作。1947年的中秋節,馮玉祥準備由美國西部到東部,去推動華僑的反內戰活動。訂婚一年的馮理達與羅元錚去送父親,理達開車,羅元錚坐在旁邊,父親母親則坐在后排。
當時國內形勢嚴峻,即使在美國,也常有特務跟蹤,動蕩的時局讓他們的生活每一天都充滿了危險,馮玉祥將軍甚至已立下遺囑。
車行途中,母親突然說:“元錚,你們都訂婚一年多了,結婚吧!”
“我聽理達的。”羅元錚側臉看向理達,不假思索地說。理達含羞點頭表示同意。馮玉祥將軍見狀,幽默地一錘定音:“全票通過,結婚!”
選得好不如碰得巧,那天正是花好月圓的良辰吉日,車行至一個花園般的美麗小鎮時,他們請一位過路的美國人拍照留念。沒想竟是一張彩色照片,那個時候彩照剛剛問世不久。這張真實地記錄了美麗瞬間的照片,日月滄桑中定格了這場別有意義的路邊婚禮。
“當時,我不知道這天會結婚,不然就會穿一條漂亮的裙子了。”白發回首時,理達有那么一點小小的遺憾,但她卻從沒有為選擇那一天后悔過。那樣一個人,那樣一個時間,那樣一個地點,一切都像是注定。父親甚至在地圖上查出附近有一個名叫“愛鎖”的小鎮,當晚他們便投宿在那里。
而他們的愛情,就這樣永遠地鎖在了一起。
一年之后,1948年9月1日,馮玉祥將軍回國途中,黑海渡輪上那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奪走了他的生命。馮理達與羅元錚砸碎船艙玻璃,救出父親,卻沒能讓他蘇醒過來。
父親不在了,但馮理達夫婦還是毅然地回到了祖國。9年苦讀,她獲得免疫學博士學位,而他也成了國內著名的經濟學家。
時間如水流逝,半個世紀過去了,但那場路邊的婚禮,那個名叫愛鎖的小鎮,卻一直印在他們的心里。而他無意中那句“我聽理達的”,竟一語成讖。從此,他聽了她一輩子。
50年后的金婚紀念日,親朋好友歡聚一堂,他總結道:“我們之所以恩愛如初,一是平等。當我們意見一致時,絕對聽我的。當意見分歧時,絕對聽她的:二是民主,小事聽她的,大事聽我的,可我們家從來沒有過大事。”
馮理達工作忙,經常很晚回家。他就—直餓著肚子等她,無論多晚,她進了門才開飯。家務活都是羅元錚的事,馮理達什么都不管。有一次,他生氣了,把家里的東西拿出來擺了一地,想引起她的注意。沒想到她回來后,像沒看見一樣,踮著腳回自己屋里看書去了。他氣得說不出話來,卻又拿她沒辦法,只能是怎么拿出來再怎么放回去。
表面上看,都是他聽她的,而能讓他心甘情愿地聽她的,卻是馮理達的高明之處。
她說:“男人不可改變,只有女人自己改變。女人要會撒嬌,會變角色。回到家就是老婆,男人的面子很重要,女人在外頭,一定要維護男人的面子,讓他在別人面前有尊嚴。你讓男人在外面掙足了面子回到家,你跟他怎么都好辦。”
馮理達還是一個特別有女人味的人,不笑不說話,說起話來聲音特別甜、特別柔、特別好聽。快80歲的時候她仍稱自己為“永遠20歲的小姑娘”,叫羅元錚是“我的男朋友”。
外出散步,她一定要和羅元錚手牽手。雖說拉手是一個小動作,但一拉,兩個人的心近了,甜蜜也出來了。這樣一個天性浪漫的女人,而且冰雪聰明,怎么能不讓人由衷地愛戀?
然而,天妒有情人,2003年的時候,羅元錚突發心臟病去世。
悲痛欲絕的馮理達,抱著他的遺體從頭吻到腳,淚眼婆娑,久久不愿松開。他又何嘗愿意先她而去呢,那說好了,一生—世的愛鎖怎能輕易打開?臨終前,他拉著兒子的手說了一句話:“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的母親,你要好好照顧她。”
而一向開朗活潑、樂觀向上的馮理達一連幾天沒有說一句話,總是一個人在屋里寫寫畫畫。他的骨灰盒就放在家里,每晚睡覺前,她都會在骨灰盒前默默地待上幾分鐘。
想開了,她說:“其實他沒有離開我們,他會—直陪著我們的。”
她讓生活繼續保持他在時的樣子。她的雙人床上,擺放著他用過的被褥。他睡過的床,夏天她會鋪上涼席,冬天又換上毛毯,這一切,她都要親自去做,不讓別人幫忙。客廳里他生前喜歡坐的搖椅上,她擺上了他最愛看的書,每天早晨起來,她都去翻開新的一頁……
他走后的5年,她默默地每天為他做著這一切。一向都是他照顧她,如今生死相隔,她要讓他也享受到自己的服務。而所有對愛人的思念,她都寫在了自己的日記里。
“親愛的錚,今天是你100天的日子,你的理達想著你,念著你,戀著你。”
“想到親愛的錚,房間每一個角落、每一樣布置,都離不開錚的設計,太想錚了。”
愛一個人,不難;被人愛著,也不難。但能與一個你愛著的人相愛,至死不渝,卻是難得。如此熾熱的情感、濃烈的愛戀,在這對生死隔絕的八旬老人心中依然熊熊燃燒,怎能不讓人動容?不讓人驚嘆?
5年之后的2008年2月8日,83歲的馮理達已到生命的彌留時刻。她躺在兒子的懷里,輕輕地說:“你爸爸想我了。”這是她對這個世界說的最后一句話。
她就這樣走了,帶著對另一個世界的向往,帶著與愛人重逢的喜悅,安詳地走完了她不平凡的一生。
世上,比她富貴者數不勝數,比她顯赫者不計其數,但能擁有這樣一份愛情的人,不會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