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若是做了一輩子乖乖女,曉年回憶,想來也是寡淡無味的。在家聽父母安排,出嫁后諸事都遂了老公的心思,中年以后,又是孩子的榜樣,近似于“三從”了。在哪里能出點兒岔子呢?想也是年輕時吧。
十幾歲的時候,不是只穿白裙子,白涼鞋,梳馬尾辮。至少要有過那么幾次,剪短頭發,穿哥哥的藍色運動服,放學遲歸,和一幫男孩子打籃球或踢足球,一身臭汗,把喝不完的礦泉水澆頭上,回家挨罵。然后,開始蓄長頭發,回歸女生隊伍里。從此,有男孩子的豪爽,不小肚雞腸,不輕易掉淚。有團結協作精神,能把一群嘰嘰喳喳的小女生擰到一塊兒來。工作以后,是值得信賴的好員工,小鏡子放在家里照,辦公室里是優秀的“傳球”手。
在20歲的時候,還要撞上愛情,瞞著父母,和一個不咋樣的男孩子私奔,然后三五個月后,一個人灰溜溜地回來。從此知道,只會說不會做的男人,不可托付。知道沒有面包,愛情難以存活。甚至還知道,單薄的愛情填不滿寬闊的歲月。開始把精力放在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里,享受深入鉆研的樂趣。開始知道,即使女人,也要熱心事業,事業是支撐自己一生的大山。
甚至,在25歲之前,還要錯誤地愛上一個有婦之夫。和他偷偷約會,聽他說妻子的刻薄和霸道,聽他嘆生活的疲倦和人生的薄涼。然后在那個女人的淚水里及時收手,轉身而去。重新遇人,嫁人。從此知道怎樣去經營一個家庭,怎樣推己及人地去關懷他的父母,怎樣做一個溫厚賢淑的妻子,怎樣去體諒一個男人的悲喜和辛苦,怎樣包容他屢屢犯下的小錯誤,怎樣感念他陪你同守圍城,不離不棄的執著。
25歲之后,在孩子出生之前,還可以干一樁壞事。厭倦了婚姻生活的單調雷同,以為讀了許多書,可以再也不像自己的媽媽那樣,一輩子在廚房打天下,而事實并非如此。很失望,很茫然,于是不打招呼,離家出走。在外轉悠一圈,旅館換了一家又一家,其實也大同小異。外面的飯菜常常也不合口味,餓得要命;自己燒,發現身后沒人充當拉拉隊,于是提不起興致。半夜睡覺,沒人給你掖被子。于是,跟著他回家,伏在他懷里啃他的脖子。并且,開始悄悄喜歡婚姻,計劃開春生個寶寶。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犯錯,何嘗不是如此?孟子又說: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所以趁著年輕的當兒,奢侈地干夠這幾樁壞事,然后在30歲之前,及時回頭,改正。從此開始做一個合格的人,開始擔負,開始頑強地愛著生活,愛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