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戰爭紀念館,紀念的多是輝煌的勝利,英雄們的壯烈。而莫斯科的《二戰紀念館》里,竟有個龐大而奇特的“淚廳”。
自高大而渾圓的穹頂,垂掛下數千萬條淚流般的金絲線,每一根金絲線上又都掛著一串串淚滴般的水晶珠……仿佛整個大廳里都是眼淚,滂沱而下,縱橫交進。從四面八方飛灑過來的眼淚,打到每個人的臉上、身上,凡置身其中不可能不心驚眼潮,猶如翻江倒海,波濤洶涌。
丘吉爾說過,戰爭所能提供的只能是血、痛苦和眼淚。蘇聯在衛國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了2700萬人,其血和淚真可匯成一條江河。據說這個紀念館是在蘇聯解體后,由俄羅斯第一任總統葉利欽建議興建的。
凡來此參觀的人幾乎都要提一個大致相同的問題:為什么要格外突出地建一個淚廳?是不是因為蘇聯在二戰中死的人太多?
請聽俄羅斯的講解員是怎樣回答這個問題的:對戰爭最好的紀念就是記住這些眼淚。在這個廳里不為戰爭評功擺好,那是將軍和英雄們的事情。人民對戰爭的記憶就是眼淚和痛苦。眼淚是柔軟的,又最有力量,是一種無聲的語言。這些眼淚傾訴了我們這個民族的苦難,還有教訓和痛悔。在德國入侵蘇聯之前我們并非沒有得到情報和警告,只是當時的國家領導人沒有重視,而且利用大清洗倒先把自己的軍官殺了大半。首批被任命的5位元帥中槍決了3位,15位集團軍司令被槍決了13位,85位軍長被槍決了57位,196位師長被槍決了110位……是我們自己在戰爭初期沒有打好,才節節潰敗,甚至有成千上萬的士兵向德軍投降。凡投降者都被德國人殺了,當不得已的戰爭強加到你的頭上,除了武器則別無希望,放下武器就只有眼淚了。
最后還要提醒大家不要忽略一個事實,眼淚有時也是一種歡樂。不管多么艱難,我們最終還是勝利了。所以說“淚廳”也是對衛國戰爭最好的紀念!
重視眼淚,不為流淚羞怯,眼淚就不會白流。在這個很特別的“淚廳”里,聽到了俄羅斯人對二戰真實而特別的講解。
順便提一下,俄羅斯的各種博物館、紀念館很多,里面的講解員90%以上是老太太,全都博聞強記,滔滔不絕。她們本身就構成一景,并與博物館的氛圍十分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