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通常認為動物中,與人類最接近的猿類最聰明。但最新一期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分會學報》刊登研究報告顯示,烏鴉懂得使用類推方法,而大猩猩不懂。
設(shè)陷阱
新西蘭奧克蘭大學教授拉塞爾·格雷主持一項實驗,讓6只新喀里多尼亞烏鴉解決一系列“管道陷阱”問題及“平面陷阱”難題。
首先,在“管道陷阱”題中,研究人員拿出一支水平試管,里面有三個任意位置的陷阱。研究人員向每只烏鴉提供一根長棍,要求它們把試管中的食物取出,而不掉入陷阱。實驗要求烏鴉根據(jù)陷阱特征,比如洞口位置和洞口顏色等,推斷如何繞過陷阱取出食物。之后,研究人員把“管道陷阱”換成“平面陷阱”,同樣要求烏鴉取出平面盒子中的食物。實驗考察烏鴉能否利用解決“管道陷阱”的方法推理出解決“平面陷阱”的方法。
比智慧
格雷在《皇家學會生物學分會學報》發(fā)表論文說,烏鴉在解決“管道陷阱”題之后,能夠利用類推方法,解決“平面陷阱”問題。
另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讓20只大猩猩解決同樣“管道陷阱”和“平面陷阱”難題。然而沒有一只大猩猩能夠把解決“管道陷阱”的方法運用到解決“平面陷阱”上,反之亦然。格雷說,烏鴉能夠在解決“管道陷阱”問題之后,解決“平面陷阱”問題,說明它們能夠把偶然獲得的知識用于解決新問題。這體現(xiàn)出烏鴉的類推能力。研究小組成員之一、奧克蘭大學博士生亞歷克斯·泰勒說,“管道陷阱”和“平面陷阱”問題并不屬于類似問題,兩者之間沒有理論相關(guān)性。大猩猩目前尚未具備類推能力,不能把偶然獲得的知識經(jīng)過類比推理,用于解決其他問題。
善推理
奧克蘭大學研究人員2007年8月已在《現(xiàn)代生物學》雜志發(fā)表研究報告說,烏鴉和大猩猩同樣具有使用工具的能力,但是烏鴉更善于利用推理解決問題。當時,研究人員把一塊肉放在烏鴉夠不到的盒子深處,然后再把一個長樹枝藏在另一只烏鴉夠不到的盒子深處。實驗要求7只新喀里多尼亞烏鴉只用一個短樹枝,想辦法把肉取出。
烏鴉首先利用短樹枝把長樹枝撥到盒子外面,然后利用長樹枝夠出盒子里的肉。
在另一組實驗中,研究人員調(diào)換了長短樹枝。烏鴉剛開始均設(shè)法用長樹枝夠到短樹枝,但很快就糾正了自己的錯誤,直接用長樹枝獲得食物。
泰勒說,烏鴉是利用推理解決問題,而非通過反復(fù)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