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商務倫理道德文化作為市場經濟的思想意識形態,對社會經濟生活秩序的形成和發展起著直接的、決定性的作用。其建設需要個人、組織;客戶、社會公眾和政府等各利益相關者的共同努力。文章從實際出發,論證了當前加強宏觀層次商務倫理文化建設是當務之急。
[關鍵詞] 加強 宏觀層次 商務倫理道德文化 建設
商務倫理道德,是以商務有關政策、經濟法規和社會倫理道德、社會各個歷史時期市場經濟體系為基礎構成的思想意識形態。對社會經濟生活秩序形成和發展起著直接的、決定性的作用。遵守商務倫理道德是市場經濟對從事商活動主、客體的基本要求。它涉及到由個人、組織、客戶、社會公眾和政府等各利益相關者的關系。
商務倫理道德文化是商務倫理關系的全部精神成果和行為表現的總和,適用于規范和解讀商務行為及行為主體,使商務原則和倫理道德原則緊密結合。例如,商法是商務倫理道德文化的制度表現,是在商人習慣的基礎上,尊崇社會倫理道德而形成的規范商務行為的全部制度和規范。由商務行為過程和結果傳達出的價值觀念,就是我們要認識的商務倫理道德文化的基本內容。
當代社會,人們的基本活動就是通過生產商品和提供服務以獲得報酬,然后再去換取其他商品和服務。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一方面極大地推動了商品生產、促進社會向前發展,另一方面又對商務倫理道德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原商業部部長胡平同志指出:“商業道德準則不僅是有商業活動的企業的準則,也是全社會的道德準則,商業倫理應該體現在物質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真正成為一個我們時代的精神支柱。”然而,近十多年來,我國在政治經濟生活領域發生的重大變革,猛烈沖擊了傳統的道德和倫理學理論體系。在新舊觀念變革中、特別是在經濟體系轉換時期,社會道德生活領域呈現出嚴重的無序狀態,反道德行為象瘟疫一樣,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產生了嚴重的破壞。從古到今,在我國,倫理道德教育從小學到大學;從生活到工作;從家庭到社會從來就沒有間斷過。何以到今天整個社會倫理道德嚴重缺失,以至于發生震驚中外的“朗訊賄賂門事件”(“朗訊賄賂門再度拷問商業潛規則”2007年12月25日03:01《第一財經日報》)和使全國人民為之感動的“肢殘盲婦乞討八年替亡夫還貸”事件?
據2007年12月25日《第一財經日報》美國電信設備巨頭阿爾卡特朗訊就涉嫌在中國行賄一事同美國司法部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達成調解協議,該公司將支付250萬美元罰金。這是一種清晰的認罪行為。早在2005年,朗訊就因涉嫌行賄,迫于美方司法壓力,解雇了中國區的4名主管人員。美國司法部的聲明指出,從2000年到2003年,朗訊花費了數百萬美元用于涉及中國官員的314次旅行,涉及近1000人,其中包括純粹的觀光娛樂旅行。僅在2002年和2003年,就有24起朗訊贊助的針對中國官員的旅行。司法部門的聲明指出:“參加這些旅行(受賄)的人物有政府官員,其中還包括國有電信公司的高管,以及省級電信子公司的負責人?!钡暶鞑]有指出涉嫌機構和官員的具體名稱。那么,“是誰接受了朗訊的賄賂?為什么在中國的違法行為,美國鬧出了大動靜,而咱們這里居然風平浪靜、安然無事?”
也是在2007年,據《重慶晚報》11月28日《肢殘盲婦乞討八年替亡夫還貸》報道了墊江縣高峰鎮石豐村1組58歲的村民周安會為了完成一個承諾——8年前答應丈夫臨終前的囑托:“還欠著信用社一千元貸款,一定要還?!倍白摺鄙狭藶榉蜻€貸之路。 她的想法和丈夫一樣:不能欠國家的錢,借了錢哪能不還?8年來,家徒四壁,雙目失明,下肢癱瘓,還帶著一個9歲兒子的她,靠匍匐行乞,受盡屈辱,歷經辛酸,終于還清了貸款。
如果說前一件事情讓我們質疑,后一件事情讓我們感動的話,把兩件事情放在一起,其間的落差,在令人震驚之余,人們不禁要問“允許不道德的行為本身道德嗎?”社會倫理道德嚴重缺失的重災區不在微觀層次。
商務倫理道德不只是用來研究的,更重要的是用于實踐的。關于商務倫理道德文化的建設問題,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可以根據不同主體的利益和動力不同分成三個不同的層次:微觀層次,我們探討單個的個人——雇員或雇主,同伴或經理,消費者、供應商或投資者——做什么、能做什么,以及應該做什么,以便去理解、去設想他的倫理責任。在中觀層次上,不僅包含了經濟性組織和公司、廠家,而且包括了貿易聯盟,消費者組織、各種職業聯合會等他們的行為不能簡單的表述為單個成員的行為之和;在宏觀層次指經濟制度和經濟條件形態:如經濟秩序、經濟、金融、社會政策、國際經濟關系等。
這三個層次既不能混淆,又缺一不可。盡管三個層次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但任何一個層次都不能徹底左右其他層次,即使在一個層次上所有的問題都能徹底的解決。三層次的中心點是盡可能具體的去認識決策、行動和責任之間的聯系。即在每一層次上能做什么,以及應該做什么。每一單個的角色不能將他的責任推到其他的角色身上,也不能將責任從此層次推倒彼層次上。
微觀層次對商務倫理道德的規范要求是:“交換自由:平等協商;公平交易,講究情義;誠實守信,追求信譽;優質服務,禮貌待客;公平競爭,正當求利”四十個字五條規范。
中觀層次的商務倫理道德強調企業責任。當今社會,各類企業已經成為人類經濟和商務活動的主體,企業與其他社會存在的相互關系和相互影響變得日趨顯著。因此,作為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單位,企業必須處理好與其他社會存在的關系,才能和諧地融合到社會運行與發展的生態機制中,從而求得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商務倫理正是為幫助企業解決和處理好上述問題的學問。中觀層次的商務倫理主要涉及企業的價值、使命和目標;企業與其利益相關者及社會和自然界的倫理關系;企業內部的倫理關系等三個方面的建設問題。
宏觀層次的商務倫理道德指社會經濟制度、經濟形態等。市場經濟不僅是一種經濟形態,也是一種倫理文化形態。作為倫理文化形態的市場經濟少不了四大道德觀念:一是(自由)平等觀念,二是等價觀念,三是互利觀念,四是契約或法制觀念。
宏觀層次的商務倫理建設最主要的是要在經濟制度的制定和執行中把握商務倫理道德文化中最基本的倫理道德原則。即:
正義原則。正義是在社會基本制度安排構成范疇的、人與人之間的人格平等和人際關系的公正相待。正義在傳統倫理文化中表現為對“義”的描述,即為人的品德公道和人格正直的品質,并具有直面邪惡的威嚴。
正義在經濟意義上表示機會均等和市場分配公正。涉及利益分配問題,以及社會基本政治制度安排、法律程序的公正制定與實施等?,F代意義上的正義主要指:遵循等值等價交換的交換性正義原則,在商務倫理道德中表現為處理經濟主體關系上的尊重、獨立自主、平等和公正、互惠互利的對待問題,交互目的關系上的交換價值利益、算計依據的可區分界定問題;以社會基本制度安排的分配性正義原則,在商務倫理道德中表現為處理經濟行為關系上的權利和義務公平、平等和責任的對待問題,以消除事實存在的實際不公正;社會自為的普遍倫理道義上的道義性正義原則,在商務倫理道德中表現為處理經濟后果關系上如何承擔社會道義的問題,如人道主義、扶貧、賑災、社會就業,以及環境保護,等等。道義性正義原則要求交易在合法的基礎上,遵從社會最基本的道德正義要求,對客觀上的第三方不構成道義危害(如不販毒、不制假販假),從而滿足承擔交易經濟后果的社會道義。
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是市場經濟的普適性原則。要求經濟主體必須以善意、誠實的態度對待承諾,這是對所有參與商務活動的行為主體、法人主體的道德準則。
信用是兌現承諾、合同、契約的前提,是實現交換價值的手段,還可以成為再生產過程不同階段的媒介。依據信用而確立起的種種制度、程序和慣例等,構成了現代市場經濟的主體框架。信用還構成“社會資本”,與經濟資本一道,對社會共同體的經濟增長產生特別意義。信用體現著雙方或多方共同合意而建立起的客觀關系,表現為合意目的下相關權利和義務責任的互為承擔。
不負責任的行為會破壞經濟主體間的相互信賴,而市場信用僅靠個人力量是難以維系的,它需要一系列的復雜程序、規則,如市場準入、市場交易秩序等都必須在參與者多次博弈之后達成某種共識,從而建立起相應的信用制度。西方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表明,早期資本家的欺詐手段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才逐漸被比較人道的方式、比較可靠的信用規則所取代。今日的經濟全球化,也恰恰是信用規則被普遍認同的結果。
基本道德原則與法律原則?;镜赖乱幏侗徽J為是維持社會秩序所必不可少的限制和禁令?;镜赖略瓌t往往被立法者賦予法律強制力,成為法律原則。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反不正當競爭、保護消費者權益、促進公平交易中發揮的法律職責作用,擔負著公平交易管理執法功能。
是否能夠在商務活動和經營行為中堅持對公平、誠信的追求,是衡量經濟主體商務倫理道德意識和修養的最基本要求。我們從以上兩個事例中看到,目前我國商務倫理文化建設中存在著宏觀、中觀和微觀脫節,重視微觀個人職業道德,忽視中觀企業責任和宏觀經濟制度建設的現象。而中觀企業責任的缺失有很大程度取決于宏觀經濟制度、法律職責的無力所導致。因而,加強宏觀層次商務倫理道德文化建設是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茅于軾:中國人的道德前景[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2]王 瑩 景 楓:《經濟學家的道德追問》人民出版社12,13,2001
[3]肖群忠:《論商業道德基本規范》蘭州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第23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