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業企業外商直接投資具有顯著的行業傾向性
外商直接投資(FDI)的行業傾向程度,可以用行業偏向指數來反映(行業偏向指數=某行業外資企業占全部外資企業比重/同行業全部企業占全部工業企業比重指數值)。指數大于1,說明外資在該行業集中程度相對較高;小于1,則表明集中程度較低。指數值越大,偏向程度越高;反之則不然。
我們用2006年江蘇省外資投向的33個工業行業的年末固定資產余額計算了各行業的偏向指數。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的指數最高,達到2.07,說明該行業的FDI最為集中,在全部工業FDI中的比重相當于該行業在全部工業中所占比重的2.07倍。可見,江蘇的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對于外商來說是最具吸引力的投資領域,大量的FDI成為省內相關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推動力量。其他偏向指數比較高的行業依次是造紙及紙制品業、橡膠制品業、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燃氣生產和供應等,行業偏向指數均在1.5以上。這些行業中的外資企業資產占全行業資產的比重普遍達到60%以上,最高的達到92.32%,成為各相關產業發展的主導因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FDI偏向度較高的行業多是高附加值的成品加工業行業,尤其以生活消費品行業居多,反映了FDI主要流向具有明顯出口競爭力和巨大國內市場潛力的行業。
偏向度最低的行業包括礦產、能源開采、加工和供給、金屬冶煉及初加工等。其原因:一是有些行業屬于國有經濟的壟斷性行業,國家采取了限制外商投資進入的政策,如能源開采及加工、供給業等;二是國內相關產業基礎雄厚,并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如金屬冶煉及其壓延加工業等;三是投資回報期較長或者技術轉移要求比較高的行業,如設備制造業等。
二、江蘇省FDI產業投向的主要影響因素
如果我們把非外資企業各行業的效率水平看作是外資企業投資決策的標準預期,按照外資偏向指數將33個FDI行業進行分組,通過對各組行業經濟指標的分析可以看到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勞動密集程度越高,FDI偏向程度越高。如偏向度在2以上的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平均的資本裝備率僅為7.38萬元/人,相當于全部工業平均水平的60%;單位總資產的勞動力是0.03人/萬元,比平均水平高出13%。相反,偏向指數在1以下的15個行業,資本裝備率和單位總資產勞動力分別相當于平均水平的1.16倍和1.004倍。二是偏向指數與資本產出規模成正比,如偏向指數大于1.5的行業組,其單位總資產的銷售收入達到1.70萬元/人,1以下行業組的平均水平只有1.31萬元/人。三是偏向度與單位銷售收入所含稅金水平成反比。如果從外資企業的實際業績角度來看,這主要因為外資企業特有的市場結構和享有的優惠政策,但若從與非外資企業的比較來看,可以說是對各行業實際納稅水平的預期,反比關系說明FDI偏向于稅負較低的行業。四是外資偏向指數與外資企業平均勞動生產率(即人均銷售額)成正比關系,指數高的行業平均勞動生產率比較高。偏向指數在1.5以上的外資工業企業的人均銷售額為63.91萬元/人,而偏向指數在1以下行業組的外資企業平均勞動生產率為47.37萬元/人。
綜上所述,FDI偏向于資本產出效率和勞動密集程度較高的行業。在產出一定的情況下,勞動密集程度越高的行業,資本產出效率也相應比較高。由此可見,作為江蘇省具有明顯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行業或者資本密集型產業的勞動密集型加工環節是外商投資優先選擇的投資領域,即比較優勢是影響江蘇外資直接投資偏向的主要因素。此外,江蘇省工業外商直接投資的行業選擇還受行業平均稅負水平預期的影響,FDI更多的偏向平均稅負比較低的行業。
三、工業外資產業結構分布特性抵消了部分升級效果
FDI對提升工業平均資本裝備水平的影響,還能進一步分解為各行業平均技術裝備水平和結構比兩項因素。其中前者表明各行業外商投資的平均技術裝備水平對全省工業整體技術裝備水平升級的影響;后者則表明外商投資產業分布結構對整體技術水平提升的影響,即是否由于外商更多地選擇技術裝備水平較高(或較低)的行業進行投資,造成整體技術裝備水平的提高(下降)。
由于外資工業在各行業的技術裝備水平普遍高于非外資企業,僅此因素的影響使全部工業的各行業技術裝備水平出現明顯提升;但是,外資又表現出偏向于技術裝備水平比較低的 (勞動密集型)行業,僅此項因素的影響又導致整體工業的平均技術裝備程度比非外資企業有所下降。可見,外商投資對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主要來源于投資本身較高的技術裝備程度。從結構因素來看,由于外商偏向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對整體工業資本裝備水平的提升效果。
造成這種結構的原因,除了投資國產業結構轉移的需要、跨國公司的國際市場戰略、江蘇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等市場因素外,從產業政策層面來看,一是資本密集型行業的較高稅負水平;二是對國有經濟為主形成的自然壟斷行業和專用設備行業的準入限制;三是忽視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升級等因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趙晉平:我國吸收外資的產業政策研究[J].管理世界,2002,(9):50~52
[2]江小涓: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新階段和新任務[J].財貿經濟,2005,(4):3~9
[3]裴長洪:吸收外商直接投資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J].中國工業經濟,2006,(1):33~39
[4]李寶會:國際直接投資與中國產業結構升級的相關性分析.碩士學位論文,200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