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而人力資本又是構筑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石。本文針對企業的實際情況,從分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成入手,并基于可操作性的角度考慮,運用“帕雷托法則”,對企業人力資本的概念進行了劃分和界定。提出了企業人力資本是一個動態變化的概念,通過對其有效的界定,有助于提高企業人力資本管理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關鍵詞] 核心競爭力 人力資本
在知識經濟時代,新技術層出不窮,日新月異,產品更新換代走向多樣、個性化。企業間的競爭日趨激烈,能力和知識擁有量的多少及其開發利用程度的高低,決定著企業面向未來的競爭優勢。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水平成為主宰企業發展命運的決定性因素。而作為知識和技能的主要載體的人力資本,逐步取代了物力資本,成為構筑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但在企業人力資本管理的實踐中,如何界定和劃分企業的人力資本,從而突出重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有效的管理,一直是一個值得探討和深入研究的問題。本文擬從分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成入手,尋找企業人力資本與核心競爭力之間的契合點,為企業通過加強人力資本管理,努力培育、保持和提高核心競爭力尋找理論上的切入點。
一、核心競爭力的內涵和特征
1990年,美國密西根大學商學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倫敦商學院教授哈默爾(G.Hamel)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企業核心競爭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標志著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的正式提出,該理論較目前其他企業理論更好地解釋了成功企業競爭優勢長期存在的原因,因此它成為近年來企業理論研究的熱點。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文中,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認為“核心競爭力是在一組織內部經過整合了的知識和技能,尤其是關于怎樣協調多種生產技能和整合不同技術的知識和技能”。“就短期而言,公司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決定了公司的競爭力。但長期而言,起決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因此,核心競爭力可以理解為組織對企業擁有的資源、技能、知識的整合能力,是組織中的累積性知識,并在此基礎上創造出超越其他競爭對手的獨特的企業戰略、管理理念、技術、產品和服務。通過對眾多學者的研究總結,我們認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應主要具備以下4個特征:
1.價值性。核心競爭力是富有戰略價值的,它能為企業帶來顯著競爭優勢和可觀的經濟效益;它能為企業降低成本;它能為顧客提供獨特的價值和利益,最終使企業獲得超過同行業平均利潤水平的超額利潤。
2.獨特性。企業核心競爭力必須是獨一無二、為企業所特有,沒有被當前和潛在的競爭對手所擁有并為企業能提供持續的競爭優勢。獨特性還要求核心競爭力具有不可模仿和難以被替代的特性。
3.延展性。指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獲得核心專長以及其他能力的基礎性能力,具有強大的衍生和擴展性,它能幫助企業衍生和發展一系列的新產品和新服務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4.持續學習性。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在長期的經營管理實踐中,逐漸形成并培養發展的。它是動態發展的,有著產生、發展、衰退、消亡的過程。企業只有通過持續不斷的學習,對核心競爭力進行不斷的創新、培育和發展,才能保持核心競爭力長久的生命力。
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人力資本構成
企業核心競爭力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企業的人力資本是形成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價值性、獨特性、延展性和持續學習的四個特征,而人力資本也恰恰具備以上四個方面的特性。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四個特征,就是以人力資本價值有效性、稀缺性和難以模仿性為前提的,企業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鼓勵核心員工不斷將知識、技能轉化或整合到企業的管理和運作中,形成有價值的、稀缺的、難以模仿的人力資本,最終構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鑒別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是能否擁有廣闊的市場,二是能否給顧客提供優質的產品服務,三是能否制定一個公司獨有的、使對手難以模仿的有效戰略。
因此從基本內涵來理解,筆者認為,企業核心競爭能力主要應由以下三部分構成:
1.科學有效的管理和決策能力。這主要取決于企業的管理層和決策層。這種能力決定了企業的長遠發展戰略和企業文化,也決定了企業的組織架構和管理機制。是企業能否充分整合和利用本企業所有的內外資源,并根據自身特點,積極適應市場變化,適時進行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而保持健康高效運作的決定因素。
2.獨特的創新和研發能力。這主要取決于企業的技術研發部門的核心骨干層。這種能力保證了企業能以獨特的技術為顧客提供優質的產品服務。這種獨特技術應有延展性和不易被模仿性,即其優勢具有獨特性基礎上的應用范圍的延伸和向更高層次的不斷創新,并有自主知識產權且不易被模仿。這種能力是企業能以積極的技術領先戰略,運用創新技術,不斷開發新產品而領跑市場的根本保證。
3.敏銳的市場應變和開拓能力。這主要取決于企業的市場營銷部門的核心骨干層。這種能力決定了企業產品的市場份額和效益水平。優質的產品也需要巧妙的營銷手段的支撐,尤其在以市場為導向的生產模式大行其道的情況下,這種能力更顯得重要。它是企業及時洞察的消費態勢,把握市場走向,適時調整產品結構并不斷開拓新市場的重要手段。
從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成來看,管理和決策能力、創新和研發能力,以及市場開拓能力應是構筑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而這些能力的擁有者或載體是企業的經營者、技術創新者和市場開拓者,這些人員是構筑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石。因此,企業核心競爭力歸根結底是企業中人的競爭力,尤其是企業的管理決策層和核心骨干層,在構筑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企業人力資本的界定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而人力資本又是構筑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石。正確識別和界定企業人力資本是企業人力資本管理的首要任務。人力資本具有重要價值是不言而喻的,但對于核心競爭力的形成來說,每一類員工的價值和作用是不一樣的。所以,企業必須在崗位分析和績效評估的基礎上,確定哪些崗位、哪些員工對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即哪些員工是企業的人力資本。
從理論上分析,我們認為,只有那些構筑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具有高戰略性、高稀缺性,從事難以替代的高附加值工作的核心骨干員工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力資本。人力資本不是普通的或一般的人力資源,而是對企業生存具有根本性決定作用的人力資源;他也不是物質資本的雇傭者,而應成為企業的產權主體。他能夠通過創造性勞動保證企業非人力資本的保值和增值,并能為企業帶來超額利潤。企業經營者憑借其特殊的經營管理才能,在企業中掌握著經營管理權和在位控制權,也掌控著企業的核心資源,決定著企業的戰略方向和效益水平,在企業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同時,隨著技術創新和市場開拓對企業生存和發展重要性的日漸凸顯,技術研發和銷售部門也成為企業運作中不可缺少和忽視的部分。企業經營者、技術創新者和市場開拓者這些擁有強勢知識的人力資本,在企業內部生產、分配的權力結構中處于支配地位。
具體到企業的實際操作中,企業人力資本如何有效劃分和界定呢?國際上有一種公認的企業法則,叫“帕雷托法則”,又稱“二八法則”。該法則認為,企業中有80%的業績往往是由20%的優秀員工完成的,企業80%的利潤是由20%的核心員工創造的,他們給企業帶來的價值遠遠超過企業對其的投入。而另外的80%的員工雖然也創造了20%的利潤,但人均的創造力對企業而言是非常有限的,并且企業已通過工資等形式對他們的勞動消耗給予了補償,即他們已得到了勞動收益。雖然按照舒爾茨等的觀點,他們身上仍有一定的人力資本存量,在一定的條件下,他們的人力資本存量還會提高,但在定義的時點,他們的人力資本存量可以相對忽略不計。具體到企業中,筆者認為,這20%的核心員工包括企業經營者、核心技術擁有者、營銷骨干、學術技術帶頭人、身懷絕技的高級技工等關鍵人才。這部分員工具有很強的市場領悟力和洞察力,對市場變化能夠迅速反應;他們掌握著企業的重要信息和資源,對企業的管理和運作了如指掌;他們掌握著企業的核心技術和核心機密,一旦外流將對企業的造成致命的損失。這部分員工構成了國有企業的人力資本,他們人數不多,但特別重要。他們是企業的核心層、中堅層和骨干層,他們是構筑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石。他們左右著企業發展的方向,決定著企業的興衰。企業其它資本能否獲得回報,獲得多少回報都是由企業的人力資本決定的,它保證了企業里非人力資本的保值增值。
在企業具體的操作中,可以通過建立科學有效的績效考核體系來對員工業績進行評估并強制排序,從而確定企業核心的20%。韋爾奇每年都要求GE公司的領導對他們領導的團隊進行考核,必須區分出哪些人是屬于最好的20%,哪些人是屬于中間的70%,哪些人是屬于最差的10%。他指出,“通用電氣(GE)的領導者必須懂得,他們一定要鼓舞、激勵并獎賞最好的20%,還要給業績良好的70%打氣加油,讓他們提高進步,不僅如此,GE的領導者還必須下定決心,永遠以人道的方式,換掉那最后10%的人,并且每年都要做。只有如此,真正的經營才會產生,才會興盛。”這種末位淘汰要和考核制度緊密結合起來,這樣能增強員工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激發員工的競爭意識,使這種外部的推動力量轉化成一種自我努力工作的動力,充分發揮人的潛能,提高員工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
需要明確的是,“二八法則”中所指的20% ,既是個常數,也是個變量。作為常數,是指企業必須時刻關注20%的核心力量,并不斷對他們加以培養和激勵,使企業始終保持核心層、中堅層和骨干層的穩定;作為變量,是指必須使這 20%的核心隊伍具備自身的造血功能,能夠新陳代謝,推陳出新,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企業人力資本是一個動態變化的概念,現在的人力資本可能由于自身的懈怠或環境的抑制發生階段性失缺的狀況,而非核心員工可以經過自身的刻苦努力和不斷的人力資本投資,而有可能成為企業的人力資本。所以作為企業,就應從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高度,加強人力資本管理,鼓勵創新,強化激勵,促進企業人力資本的不斷提升,打造企業持續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蘭邦華:人本管理:以人為本的管理藝術.廣東經濟出版社, 2001:5
[2]何昊:人力資本理論發展的簡述與思考.科技管理研究, 2000.1:22-23
[3]張建琦:人力資本的性質與企業剩余分配.中國工業經濟,2001,5:71-73
[4]魏杰趙俊超:人力資本:企業制度要素.經濟月刊,2001,5:33-34
[5]孟季:人力資本問題討論綜述.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2002.7:77-78
[6]武杰:我國現代企業核心競爭力打造[J].商場現代化,2005.6:21
[7]王臻:企業家人力資本與企業核心能力.合作經濟與科技.2006.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