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歐文·雅羅姆是心理治療學界的一個異數,他的學術著作成了眾多科學家艷羨的暢銷書,而他的小說,甚至比暢銷作家的書還搶手。我第一次看雅羅姆的小說,是在1998年,那時我還在奧地利美麗的小城茵斯布魯克留學,當地的精神分析師、大學心身系主任舒斯樂教授推薦并送給我的兩本書《在紅色的沙發上》及《當尼采哭泣》。在這些書中,雅羅姆跨越時空,將著名歷史人物(尼采、布羅依爾、弗洛伊德)融合到治療情景之中,將治療師超越治療界限、見諸行動的幻想發揮得淋漓盡致——讓德高望重的老專家將病入膏肓的女病人治得鮮艷妖嬈,最后雙雙私奔——這種置精神分析乃至心理治療學界所提倡的倫理道德于不顧,對其進行側向、反向的解構觸怒了國際上很多德高望重的專家。有人說,雅羅姆利欲熏心,利用病人的經濟短缺情形為契機換取病人公開隱私的權利;有人說,雅羅姆做的案例像寫小說,可小說中的誘人情節并非治療中的真實情況;有人說,雅羅姆是用哲學的興趣去驗證病人的內心,最后把人引入尼采式的瘋狂世界……
在1998年我剛入心理治療這一行時,雅羅姆的小說就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治療師的見諸行動原來不能在實際的身體接觸水平上進行,卻可以在諸如文學的精神想象水平中實現。這不正是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發展中的第二階段所發現的秘密嗎:病人的內心現實永遠大于真實世界!由此,他發展出自由聯想的技術。
病人內心的愿望永遠只有三種:當治療師的愛人——和他/她結婚;學習心理治療——當心理治療師并超越他/她的治療師;做一輩子病人——這樣可以一輩子和治療師待在一起。
前兩種情形可以說是治療師希望和矛盾的,第一種雖然職業倫理不允許,但治療師常不由自主地陷入一種治療的“虛擬戀愛”情景中,第二種病人雖然在進步,但常誘發出治療師內心的競爭感,如此,治療師會下意識地覺得自己該去做點兒什么。
針對心理治療師這個在專業知性內功上和病人不對等的角色,弗洛伊德提出“設置”的概念。弗洛伊德認為,要避免治療雙方陷入“見諸行動”,需要良好的“設置”。經典的精神分析理論提出的“設置”常被弗洛伊德形容為外科手術前的消毒,一個技術高明的醫生倘若未經消毒而進行手術,一定會因繼發性感染而導致手術的失敗,同樣,一個毫無設置的或者缺乏設置的治療也會使治療誤入歧途。為此,弗洛伊德提出了所謂的“設置”的基本原則,即“匿名”、“中立”和“節制”,不過,有人對弗洛伊德治療過的案例進行分析,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即弗洛伊德也無法全然執行這些他后來發展出來的設置原則。人們還發現,那些沒有按他所謂“設置”而治療的病人的效果比嚴格按照治療規定的效果要好得多。
雅羅姆的小說最少描述的是最后一種情形,雅羅姆從不避諱自己對治療目的功利性的追求,那就是治好病人——哪怕侵犯(也許是“超越”)設置。在本書的序言中,雅羅姆這樣寫道:我強烈地感受到人生苦短。雖然我沉浸在當下的生活中,我還是強烈地感覺到腐朽之靈的觀望與等待——那種腐朽,最終將吞沒一切生的體驗,它讓人難以忍受,卻又有一種痛楚與美麗。
譯者童慧琦在美國北加州學習臨床心理學,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雅羅姆本人(她曾參加由雅羅姆主持的讀書會)。慧琦優美的文筆既是她多年來當文學青年的厚積薄發,也十分準確地傳遞了雅羅姆的情緒,讓人覺得所有的病人是否都這么讓人憐愛!
可我要說,在實際工作中,這并非真實的體驗,這也許是雅羅姆本人,也是很多心理治療師的幻想,即病人是充滿著誘惑的,這樣想,才能讓我們實際上從事的這份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在眾人眼里變得輕松、愉快,作為治療師的我們才會洋溢在“精神貴族”的情緒中忘記,自己其實是移情的一個虛無的產物!
這也是弗洛伊德惹的禍。弗洛伊德在《癔癥的研究》中所描述的少女安娜·歐及少婦艾米爾·馮·恩均讓人覺得心理治療,特別是精神分析是一件浪漫的事情,病人是充滿誘惑的,是羅勒萊的歌聲,是農夫身上的蛇。
雅羅姆也說過,有時他與病人的治療純粹只剩下知性上的收獲。當病人說出“我想你死,我想和你一起死,我想你周圍所有的女性都被輪奸、被奸尸”這樣惡毒的話時,我仍無法從知性上認為,這是她內心對壞的客體——而不是對我——在發泄。內心和現實層面均不允許我接受這種邪惡的念頭,于是我對她說:上帝原諒你,而我決不原諒你!我做出停止治療半年的決定。我以為,治療師也是人,更應該讓來訪者體會到作為人的基本尊嚴和底線。即使病人的強烈反應實際上是對治療師極富占有欲的愛所致,最后也要通過行動,而非僅僅用言語來促進其心理的發育。在這種情況下,治療師的見諸行動可以具有極強的示范性。
雅羅姆也曾在治療一位因腫瘤化療而失去一頭漂亮長發并陷入抑郁癥的老年女病人時,毫不猶豫地說:“能讓我摸一下您的頭嗎?”
道可道,非常道!
理論認為,我們是移情的對象,我們是時空錯位的產物。雅羅姆也許是心理治療界的行為藝術家,教會我們在學會眾多理論后讓自己像天體主義者一樣變得不設防。
雅羅姆能!我們能嗎?
圖/王云來 編輯/李一茗
silvialym@163.com
(本期供稿:萬千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