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對山東省大學生群體體育消費的有關情況,主要包括大學生對體育消費的認識、大學生余暇時間及支配方式、體育消費動機、體育消費結構及影響大學生進行育消費的因素等做了比較全面的調查與分析,通過對大學生這一群體體育消費現狀的研究,提出了相關對策,以期為高校體育發展和高校體育市場開發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 大學生 體育消費 調查與分析
一、前言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人們對體育的各方面需求也在增加,體育消費作為人們追求享受和發展階段的一種消費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漸成為我國人民消費的一部分,山東省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現擁有在校大學生133.8萬,研究生4.2萬,其大學生的生源在華東地區乃至全國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另外,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研究他們的體育消費對整個國民體育消費和體育產業發展都具有理論和現實的意義。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本文在研究對象上采取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在山東省的高校中抽取了山東大學、山東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青島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山東財政學院、濟寧學院、棗莊學院等九所高校,然后在抽取的學校中隨機抽取非體育專業的學生進行調查,此調查對象主要為在校的??坪捅究粕?。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查閱有關專著6篇,并通過中國期刊網檢索系統檢索核心期刊中有關的論文12篇進行研究。
(2)問卷調查法。筆者根據山東省體育消費方面的專家指導下并根據本課題的研究目的設計了“山東省大學生體育消費現狀調查問卷”,此次共發放問卷1500份,回收卷1479份,回收率98.6%有效問卷1548份,有效率97.2%,問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均滿足社會學分析和統計學樣本量的基本要求。
(3)數理統計法。運用SPSS11.5統計軟件包對在進行問卷設計時對專家的訪談,對問卷的信度進行數理性的檢驗,并對調查問卷的原始資料進行數理統計。
(4)邏輯分析法。運用比較!分析!綜合等方法對問卷所得結果進行歸納研究。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1.大學生對體育消費的認識調查分析
筆者根據以下幾個觀點來了解山東省大學生對體育消費的認識,即“進行體育消費有價值、對體育消費投入重要、現在實際對體育消費的需求程度和喜歡體育的程度等幾方面加以考察。結果顯示:人們普遍喜歡體育,不喜歡體育的僅占總人數的5.2%,而對進行體育消費有價值肯定的人數比例較高,為45.12%。由此可見,大學生對體育和體育消費的認識要高于對體育的實際需求的認識,說明大學生雖然認識到了體育和體育消費的意義,但要具體實際的實施體育消費行為上還有許多限制性的因素。
2.大學生余暇時間及支配方式調查分析
由于體育消費屬于人們享受和發展階段的消費, 屬于滿足了生存需要之后的消費,因此,體育消費的彈性很大,而有無足夠的余暇時間也是進行體育消費的一個必要前提條件。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每天的余暇時間為平均3.2個小時。這為進行體育運動或體育消費提供了可能。進一步調查發現他們余暇時間里進行消費性活動由大學一年級到大學四年級逐漸減少,而參加體育活動和閱讀專業書籍和圖書報刊的時間逐漸增多,但到大學四年級時參加體育活動與閱讀專業書籍和圖書報刊的時間大量減少,而進行勤工儉學和參加舞會唱卡拉的人數增多,出現這種現象首先是隨著他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他們對體育的認識水平在提高,對自己所學專業知識的認識也在提高,他們學會了自己獲取知識的方法,但到了大學四年級隨著他們接觸社會時間增多勤工儉學和參加舞會唱卡拉等社會性活動逐漸增多。根據大學生不同年級的特點應有針對性的引導其興趣愛好,使他們形成健康的消費習慣。
3.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動機調查
近些年,隨著人們對體育認識的加深,體育娛樂的功能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這進一步的促進了體育的發展,也促進了體育消費的發展,掌握運動技能和上課要求也是大學生體育消費動機的一方面,這為終身體育和終身體育消費提供了基礎。山東省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動機調查結果見圖1。
4.大學生體育消費結構調查與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山東省大學生體育消費以實物類消費為主,其中用于體育服裝鞋帽類的占總人數的37.20%,體育勞務類消費成為第二大消費類型,其中租用體育場地場館和參加俱樂部培訓班兩項比較接近,這兩項占總人數的30.31%,購買體育書籍、報刊、雜志占總人數的10.38%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體育實物類消費遠高于體育勞務類消費和體育信息類消費,出現這種結果首先是和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發展水平相符合的,我國2006年人均國民總收入為1100美元,居世界的第109位,而人均國民收入水平最高的國家己達到43940美元,約是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的39.95倍。二是由于大部分高校學生經濟沒有獨立,經濟來源主要以家庭供給為主,而且體育實物類消費品從消費的價格,以及一次投入可使用的時間等方面都要比參與性和信息類的體育消費便宜,因此決定了大多數學生體育消費以實物性為主。三是由于體育服裝鞋帽等產品具有一定的替代效應,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使用,而且是大學體育課必備使用的,所以實物類消費成為他們的首選。四是傳統的消費習慣對體育消費習慣的養成有一定的影響。
5.影響大學生進行育消費的因素分析
(1)經濟基礎對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影響。大學生的經濟收入來源主要依靠家庭供給,其消費能力亦隨著家庭供給的變化而變化,體育消費屬于享受和發展性的消費,由于我國整體經濟水平還不高,恩格爾系數仍較高,人們的消費性支出處于轉型時期,因此經濟基礎成為現時期影響和制約我國大學生體育消費的主要因素。
(2)體育消費品價格對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影響。調查結果顯示,山東省大學生具備一定體育消費能力的人群體育消費水平為100元~200元,對其體育消費影響因素最大的為體育消費品的價格,對體育消費品價格高低的認定取決兩方面:一是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二是體育消費品本身的質量。
(3)體育興趣愛好對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影響。山東省大學生體育消費水平在200元以上的大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成為影響他們的主要因素。這與國外的研究結果相同,隨著我國人民經濟收入水平的增長,人們對體育的興趣愛好將逐步成為影響體育消費的主要因素。在對不同性別的大學生體育消費水平進行比較時,體育消費水平在250元以上的群體,男生所占人數百分比明顯高于女生。這其中一個主要的影響因素即是對體育的興趣愛好。
(4)體育氛圍對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影響。調查結果顯示,促進高校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客觀方面的因素中主要因素是受同學、朋友的影響,占總人數的71.31%,大學生本身是一個以學校集體生活為主的群體,彼此間具有較為相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所以很容易接受同學或朋友的一些觀點或建議;其次為大眾傳媒的影響,其選擇比例為40.51%;有充足的時間占39.69%;家庭成員對學生體育消費的影響排列第四位,占38.15%。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
(1)山東省大學生大部分都對體育消費具有很高的認識水平,同時也對體育消費持認同的態度,認為體育消費是有價值的。
(2)山東省大學生體育消費結構單一,主要以實物類消費為主,參與性消費比例較小,但有非常大的發展趨勢。
2.建議
(1)通過積極的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使大學生增強體育及體育消費的意識,培養高校大學生的體育興趣,為形成良好的體育習慣打下基礎,使其形成終身體育習慣,并為體育消費提供可能。
(2)加強體育市場管理積極引導大學生參加體育消費。應做好市場調查預測,調查結果表明山東省大學生比較感興趣的體育項目為足球、籃球和羽毛球等項目,而且大學生整體的消費水平不高仍以實物為主,因此商家可以根據高校大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運動項目而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制定合理的價格和銷售類型和營銷策略。
(3)積極發揮國家政策法規的保障作用并確保實施。國家的政策法規對高校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提供了有力保障,從而為體育消費的發展提供了可能,認真貫徹國家的各項法規和政策則是保證體育活動和體育消費能夠得到具體執行的關鍵環節。
參考文獻:
[1]何學敏都曉娟:大學生體育消費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體育學刊,2004(5):29-31
[2]龐蘭霞:影響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因素及對策[J],商業現代化,2006,7
[3]劉霞:湖南省高校學生體育消費動機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6
[4]李江帆:文化產業:范圍,前景與互動效應[J],經濟理論與管理,2003(4):26-27
[5]鮑明曉:體育產業一新的經濟增長點[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