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從定義新價值的概念入手,引申出新員工具有這種價值的原因并加以分析,同時還指出具備五種素質的新人才能發揮新價值。進而說明企業至少要做到兩點才能充分利用新員工的新價值為企業服務,使優秀的新員工自始至終都能最大地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 新員工 新人 新價值
現代企業,尤其是世界知名企業樂于不斷地引進新人——應屆畢業生,培養新人,將他們當成一件藝術品那樣精心雕琢,這都是因為企業很期待這些新人成才后的價值,即潛在價值。與此同時,企業一般都慣性地認為新人在那之前什么都不懂,忽略了他們與生俱來的可以立即產生效益的價值。這種價值很難在老員工身上看到,我稱這種價值為新員工的“新”價值。
新人,初出茅廬,不可避免的有許多看上去不成熟的地方,但是也正是這種不成熟更易使得他們的觀點更客觀。他們急于表現,急于得到認同,惟恐自己的見解不夠完美,出現偏頗,因而比任何人都要努力,都要有激情,對身邊的人和事都更加留意,觀察得更仔細,更喜歡思考,這也就更能發現問題。新人的價值就集中體現在發現問題上。
任何企業都存在不完美的地方,這也是如今不斷強調持續改進思想的重要原因。企業經營說穿了就是以獲得利潤不斷解決各種各樣問題的過程,而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發現問題,等問題自己暴露很多時候就難免蒙受損失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難得多,也重要得多。
這里所陳述的“問題”是指企業已經存在的,尚未被發現或企業成員已經習以為常的現象。即這種現象有兩種情況:根本沒人注意到過;員工已經習以為常。產生這兩種情況分別歸因于成功的經驗和熟練的無能。
取得成功表明企業所采取的策略方法與當時的客觀情況相契合,從而促使形勢朝對企業有利的方向發展。自此,那種策略方法就成了企業的成功經驗。我們往往被成功帶來的喜人成果刺激得熱血沸騰,從而信賴上這種成功經驗,卻忘記全面地客觀地分析成功。首先,我們來看當時的客觀情況。21世紀是信息爆炸的時代,沒有人或機構能夠完全了解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即我們對客觀情況本身都未能分析透徹,只看到了幾個方面而已。另外,對客觀環境發展的預測也是根據現下的環境主觀推測的,將來的實際情況都是未知之數,就像“蝴蝶效應”一個貌似毫不相干的偶然現象也許就影響巨大。這樣看來,取得成功實在是有許多幸運的成分,成功經驗的科技含量驟降。而且每種策略方法本身就有先天缺陷,不可能天衣無縫,這又更降低了成功經驗的可靠性。可惜的是,現代企業對過往的成功經驗看得過重,一遇到問題就大談特談自己以前是怎么做的,這就是一種慣性思維,它嚴重禁錮著人們的思想,嚴重阻礙著創新,以此為基礎,人們將放棄全新地大膽探索,圍繞著過往經驗進行小修小補,生怕不同的策略方法都將導致失敗。
另外一種對問題習以為常的現象因熟練的無能而導致。這普遍存在于管理經營水平較低的企業,這類企業的員工本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想被動工作,自然不會盡力,他們不會認同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企業,管理理論中有一個“不值得理論”確實鞭辟入里,不值得做的事就不值得做好。真切地反映出這類企業的工作氛圍。員工們對問題熟視無睹,不把問題當問題對待,大家習慣甚至熟練地把問題當成正常現象。
當以上兩個原因導致的兩種情況發生時,就特別需要新鮮血液注入新的活力,這種新鮮血液就是新員工。企業所有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那么陌生,他們的思想、思維方式完全沒有舊有的條條框框,正是天馬行空、無拘無束,完全具備突破成功經驗取得創新與進步的天賦,完全更容易察覺問題企業的問題。
當然,并不是所有新人都能夠在發現問題上表現得出類拔萃,他必須具備一定的素質。首先是創造力,有創造力的人思維方式與眾不同,他們善于將舊有元素重新排列組合形成新的集合,能從尋常中分析出不尋常;其次是好奇心,好奇心是創新的源泉,對生活、工作充滿好奇,愛問為什么,這是能夠發現問題的前提;再次是觀察力,甚至是一種直覺,人們都習慣了的現象能被其嗅出異樣的東西;最后,擁有相應的基本知識結構,這樣才能保證其更理性地發現問題。另外,我要在此提出一種特別的能力,我稱這種能力為“局外人思想”,它是指將自己所處的部門或企業當成與己不相干的部門或企業,以局外人的視角來解讀部門或企業。常言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比爾·蓋茨、陳天橋等許多優秀的企業領袖時常將自己置身于僻靜之所參佛、靜思,跳出他們長期所處的環境,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觀察企業,這有助于幫助他們克服慣性思維。新人若具有此等異稟,那在發現問題上的表現將會更加出色。
但是我們仍然需要注意新人終究是新人,他們有天賦也有天生的缺陷—理想主義和表象主義。要想充分挖掘新員工的新價值,企業必須幫助他們彌補這些缺陷。拋開書本,進入社會,就相當于從紙上談兵到縱橫沙場,一直都在讀書,理論的東西多了,想問題就易想得理所當然,認為1+1必定等于2。滿腹人生理想、抱負,在校園里憧憬過的美好未來都促使新人脫離實際,走上理想主義道路。另外,職場雛兒,涉世未深,不知社會上充斥著形形色色的負面因素,相對單純,沒有經驗就很容易抓不住問題的本質,只看見問題的表象,輕易相信聽來的看見的,分析辨別能力不強。
要克服以上兩點,企業或領導者需要做到并長期堅持:一、鼓勵新人主動去發現問題,采取積極式糾錯的方式引導他們。這也就是說領導者需要本著完善新人觀點的思想看待新人的觀點,而不是想方設法挑毛病,本就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不需要以挑得出N多毛病來顯示自己多么有才能,多么令人欽佩。二、逼新人找問題的原因,找原因的原因,找原因的原因的原因,直至無法解釋。一般在這個時候在心中的句型是“因為…是…”或“因為…不是…”。如此才有可能彌補以上缺陷。
新員工對于企業來說就像少年對于國家,他們是希望,是未來的中流砥柱。同時,潛在價值固然重要,但不充分挖掘新價值也是一種嚴重的資源浪費,對這種價值的發掘與培養將實現個人價值的質的飛躍,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習慣將徹底改變一個企業,使其基業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