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給世界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汽車業更是遭遇重創,多家國際汽車巨頭都走到了申請破產保護的邊緣。依托于汽車整車生產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亦慘遭拖累、舉步維艱。面臨如此窘境,我國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將如何應對?
現金流決定零部件企業生死
2009年4月,記者參加了全球知名商業咨詢公司AlixPartners關于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調研報告會,從整體報告來看,逾40%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2009年都面臨嚴重的流動性(維持正常商業活動所需資金)的問題。報告指出,在未來的12至18個月內,中國數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除非采取進取的措施保留現金,否則都將面臨倒閉。
在報告會上,有專家表示:“面對外部融資的困難,加上2009年很可能是利潤率壓縮的一年,中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需要徹底改善他們的現金管理能力,以確保有足夠的流動性。”他還指出:“市場將來的贏家,將會是那些從營運資本和運營業績提升等方面開始,能全面優化各個部門現金管理的企業。”
絕大多數企業反應不及
記者了解到,對于經濟危機的突然到來,中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面對去年市場的急速放緩,大多完全沒有準備,因而反應不及。
據調研,2007年,55%的零部件生產商表示,預期在2008—2010年間,營業收入有逾20%的增長,而且利潤率呈健康態勢。而一年后,40%受訪供應商表示,經濟下滑使他們面臨流動性的問題。這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樣,逾20%的供應商在今年的調查中表示,他們在2008 年錄得凈虧損;展望2009年,逾50%的供應商表示他們預期凈利潤率將低于5%。
國內企業并購迫在眉睫
基于起步較晚以及技術等原因,國內零部件在供應鏈和商業運營方面缺乏效率,中國的供應商目前對營運資本的需求,是全球同業的2倍還多。2008年第4季,以平均銷售額計算,中國供應商平均營運資本天數是74日,而歐洲和美國供應商為37日。中國供應商的利潤率表現,也遠差于全球大部分同行。在此情況下,適當的重組并購,將為國內零部件生產商帶來取長補短的機會。
據調查,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國內和國際的并購活動,比去年業界預期的放慢很多,僅少數幾宗海外交易得以完成。受訪的高管都表示,并購活動放緩的部分原因,是海外多個主要市場幾乎崩盤、潛在被收購對象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此外,管理海外問題資產也有難度。因此,國內的重組并購將是國內企業最切合實際的自救方法之一。這一點從采訪數據中也可以看出:40%受訪供應商表示,他們正在留意國內的交易,只有25%的大型企業表示關注全球的并購重組機會。
典型:上汽集團重組巴士股份
國內多家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已經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滬上汽車零部件生產的龍頭企業是上汽集團,從去年年中起,上汽集團就已經開始醞釀,將旗下零部件生產業務進行整合,以應對來自國內外日益嚴峻的競爭,以及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
2009年4月20日下午,巴士股份的股東大會,正式通過了決議,將公司名稱改為華域汽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此后,公司的主營業務將從公益性質的公交客運,轉變為汽車零部件的獨立研發、生產及銷售。在汽車零部件企業形勢嚴峻的大前提下,上汽集團通過巴士股份主業的轉變,將獨立供應汽車零部件業務的整體上市,目的也是將汽車零部件生產的力量壯大,以降低運營資本。
雖然表面上看來,此次重組給巴士股份帶來了資金注入以及更有長遠發展空間的主營業務,但細觀其變化,巴士股份其實是從一個壟斷性行業進入一個市場競爭激烈的行業。所以,巴士股份公告當天股價跌停,人們對其以后的發展,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在股東大會上,股民們也從別的角度提出了對原巴士股份的擔憂。他們在股東大會上提出:第一,他們本來就不太理解公司為什么要轉變主營業務,畢竟公共交通能夠給企業帶來持續穩定的現金流。第二,在全球經濟持續衰退的情況下,其下游汽車企業現在也面臨銷售不景氣。所以,公司其實應該保留其旗下公共交通的穩定盈利點,為汽車零配件的研發生產提供有利的保證。
機遇和解決之道
記者曾就中國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面臨嚴峻挑戰的問題采訪了AlixPartners Asia LLC董事總經理羅曼先生,他表示:“當市場和估價已經開始觸底,加上中國市場內部的競爭壓力與日俱增時,我們將會看到在中國及海外的并購顯著增加。有一點很清楚,無論并購如何發展,供應商均面對優化內部管理和提升效率的壓力。這對許多公司而言,需要徹底地改變思維模式。”
對供應商而言,一個能帶來機會的領域是售后市場(銷售零部件給零售商和普羅大眾),這與將零部件銷售給汽車制造商相比,能為零部件供應商帶來更高的利潤。大約60%的高管預期,這方面的收入將會增加。他們表示,2013年以前,中國售后市場收入可望達到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市場19%的份額。
然而,研究指出,要把握售后市場的機遇,必須改變現有的商業模式,而這對眾多供應商來說并非易事。AlixPartners上海辦事處Christian Paul先生表示:“許多供應商正計劃積極擴展這一市場,但要成功則需要一系列十分不同的技能、新的分銷渠道和新的銷售戰術。根據我們的調查,很多公司都缺少這類經驗,所以很難成功。”
對于中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行業而言,今年將會是急速變化的一年。生存還是死亡,這兩者間的差別不僅僅在于是否擁有正確的戰略,更需要正確和有效的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