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癡呆已經成為繼心臟病、腫瘤、中風后人類第4大殺手,嚴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同時也給家庭、社會帶來巨大負擔。那么,患上老年性癡呆癥后,除了藥物控制和細心護理外,有什么方法可以幫助患者康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呢?
老年性癡呆雖然以智能的衰退為主要表現,但也會影響到患者心理、社會行為等方面,而且患者多兼有各種軀體性老年病,常因感到經濟上有困難而產生生活無保障感。因此,治療老年性癡呆癥需要全面地考慮患者的醫療康復、心理社會康復及生活能力康復等問題。
對于老年性癡呆癥的患者來說,藥物治療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疾病的進一步發展,部分改善認知障礙。但康復治療還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促進患者的全面康復:
首先應根據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采用安慰、鼓勵、暗示等方法,給予開導。對情緒悲觀的患者,應該耐心解釋,并介紹一些治愈的典型病例,以喚起患者戰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
其次,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安排飲食。食物多樣化,多吃健康食物,如核桃、豆類及其制品、魚類、瘦肉、瓜子、花生和新鮮蔬菜、水果等;起居有規律,保證每天睡眠不少于8小時,晚上不能睡得太晚。
再次,要積極防治各種慢性病。研究證明,高血壓、動脈硬化、血脂異常、糖尿病、冠心病、中風及慢性支氣管炎等慢性疾病與老年性癡呆的發生有密切關系。長期的高血壓會使腦動脈硬化、腦血管壁增厚,導致腦供血不足,引起大腦神經細胞損傷,產生腦萎縮而致癡呆。所以,患者應適當進行有氧訓練,增強體質。根據自身特點,選擇一兩種適宜的鍛煉方式,如散步、慢跑、打太極、做健身操、打門球等,有利于調脂、減肥和降低血壓,促進血液循環,保持大腦良好的血液供應,對保護腦神經細胞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在整個康復過程中,患者最需要的是日常生活能夠自理或基本自理,減少對家人或旁人的依賴,最好還有能力參與一些休閑活動。因此,親人還需在這方面多花心思和精力來重新培養患者的自理能力。
◇手把手地教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掃地、擦桌子、整理床鋪等,以期其生活能夠自理;反復帶患者辨認臥室和廁所,經常和患者聊家常或講述有趣的小故事,以強化其回憶和記憶;不要讓患者單獨外出,以免走失。如能堅持長久的循序漸進的訓練,患者生活自理是有可能做到的。
◇根據患者的病情和文化程度,可教他記一些數字,如門牌號、電話號碼等,由簡單到復雜反復進行訓練,也可把一些事情編成順口溜,讓其記憶背誦,或利用玩撲克牌、玩智力拼圖、練書法等,幫助患者擴大思維和增強記憶。針對患者的文化修養和興趣愛好,選擇性地播放樂曲,看一些圖片以活躍其情緒(有實驗研究證明,這樣能改善大腦皮層的功能,增加其供血供氧,較好地調節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
除此之外,還可鼓勵患者參加一些學習和力所能及的社會、家庭活動,以分散患者的不良情緒和注意力,喚起其對生活的信心。
通過藥物、心理治療,康復訓練和心理社會康復等綜合治療,多數患者可以防止病情發展并獲得康復。
編輯/石穎 shiying@jtyy.com
西南醫院康復科
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康復科,是全軍唯一的創傷康復治療中心、重慶市工傷康復定點醫療機構、西南地區唯一的康復醫學博士授權學科,主要開展的康復治療項目有:四肢骨關節損傷,周圍神經損傷,腦中風及顱腦損傷,脊髓損傷后截癱、四肢癱,以及疼痛治療,燒傷后瘢痕治療等。專家:吳宗耀教授、劉宏亮主任等。專科門診:周一至周日。預約咨詢電話:023-6876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