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18日,FM365網站橫空出世的情景,至今仍然被很多人記起,這家前身是聯想旗下名為“幸福調頻”的網站,上演著“丑小鴨變天鵝”的傳奇。據曾在FM365任信息服務事業群高級經理、內容主編的呂彤回憶,網站向外發布當天,北京、上海等全國10大城市的主要街道,一夜之間全部換上了一個亮紫底色的廣告,代言人是謝霆鋒,下邊推出了一句話:4月18日,誰令我心動。
“用最紅的人,做最紅的廣告,1年燒1億鈔票,3年做成中國最紅的互聯網站?!睆腇M365當年創辦時的豪言壯語就可以看出聯想對互聯網的狂熱和決心。FM365網站正式開通,當時被認為是聯想邁出互聯網戰略最重要的一步。
然而,就在FM365創辦時,納斯達克指數開始狂跌,網絡泡沫破滅,傳遞效應滯后的中國在2001年上半年普遍感到了陣陣寒冷。大批網站倒閉,Chinaren被搜狐收購,renren.com倒閉,網易甚至急著尋找買家,新浪解雇了王志東……互聯網公司的命運沉浮成為當時的焦點話題,而由強大的產業資本助力的FM365吸引著行業的注意力:聯想將往哪里去?
隨后,2001年6月11日,聯想集團與美國在線(AOL)宣布成立一家合資互聯網公司。當時外界的普遍看法是,FM365由于切入市場晚,定位不明確,缺乏個性,最終每年千萬元級的消耗,給PC利潤逐年遞減、面臨戰略轉型的聯想帶來的是只是難堪,最終不得不引入AOL。但據FM365的技術總監、后合資公司的主要負責人方禮勇告訴《創業邦》記者,“與AOL的合作是當時聯想互聯網戰略的一部分,對聯想來說,FM365僅僅成為一個門戶網站是不夠的。”
2003年FM365關閉之后,方禮勇一直在反思,他認為作為高科技企業,聯想不可能不應對當時的互聯網浪潮,FM365對于聯想PC業務和品牌的提升很明顯,失敗的根本原因在于AOL的模式在中國行不通。
有評論者說,如果聯想再堅持一段時間,或許會擠入門戶網站的第一陣營,互聯網給聯想帶來的收益將難以計算,正是因為當時聯想有退路,可以做PC等其他業務,而其他網站則沒有選擇,才導致聯想提前撤退,錯過了收獲期。
后來,聯想掌舵人柳傳志對媒體并不諱言FM365的虧損和投資失敗,但他說,從戰略角度講,聯想投資互聯網是非做不可的事情,在互聯網高潮時,沒有一個人能預言到它的失敗,在很多投資者的眼里互聯網就是商機?,F在回頭來看,投資是失敗的,但在當時,不投資本身就是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