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P的律師自由度很高,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設定服務價格,決定服務的客戶類型。
本刊記者 劉明君
2008年12月,來到中國參加一場投資論壇的美國律師羅珊(RoseAnn Rotandaro),在閑暇時突然喜歡上了賓館房間里播放的中國電視節目,在電視工業更為發達的美國家鄉,她基本不看電視。其實,羅珊感興趣的不僅僅是中國電視節目,她還帶著成立才5個月的新公司到中國來尋找商業機會和合作機遇,“中美隔著太平洋,但網絡可以將我們和客戶連接起來。”

羅珊是2008年7月在硅谷成立的虛擬律師事務所Virtual Law Partnem(下稱“VLP”)的創始合伙人之一。VLP成立后,很快成為美國各大律師事務所、律師、高科技企業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獲得如此關注的原因是,VLP打破了傳統律師事物所的“水泥磚墻”模式,沒有統一固定的辦公空間,律師就在家里或者其他任何地方通過互聯網來為客戶服務。更讓業內人士的驚訝是,VLP倡導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律師們可以自己決定工作時間、服務項目、服務價格。而對客戶來說,VLP的著名律師們以遠低于傳統大律師事務所的價格來提供服務,極具誘惑。VLP引起關注的一個原因是,其另外一位創始合伙人是曾經改變了美國律師服務模式的克雷格(Craig Johnson)。
技術成就“虛擬”
在互聯網開始起飛的1997年,就有硅谷的律師公開撰文提出建立依托網絡的“虛擬法律公司”,當時任何在家里處理業務的律師都可以被稱做“虛擬”的律師。后來開發出來的一些虛擬技術,如VLOTech(Virtual Law Office Technology)、DirectLaw等,也促成一些人數在10人以下的“小作坊式”虛擬法律公司的出現,但規模無法做大,而且不能協同處理復雜的大案子。
VLP成為一家名副其實、廣受關注的虛擬法律公司的重要技術基礎是,公司安裝了以云計算為基礎的RingCentral電話服務系統,也就是一種互聯網虛擬電話中心。羅珊說,“我們很依賴網絡會議和其它先進的技術來提高效率,保證跟顧客接近。”依靠這個系統,VLP能通過網絡高效的與全美甚至全球的客戶或潛在客戶連接。VLP負責網絡技術的副總裁邁克爾(Michael Ferrel)認為,這個系統能幫助VLP的律師比傳統律師公司有更快的反應速度和處理速度,比如不用花幾個小時飛去另外一個城市處理業務。“電話中心還能讓我們像傳統的法律公司一樣工作,同時減少了企業的管理費用和終端費用,保持了公司的競爭性。”
拋開模式創新,VLP無疑也是經濟低谷時期通過技術降低成本的另一種創新,代表了一種趨勢。最近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現在的經濟環境下,超過72%的中小企業都在降低間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還有超過1/4的公司在縮減辦公室空間。
“虛擬法律公司現在還沒有高度的組織性,”資深律師約瑟夫(Joseph Kashi)兩年前創立了在家辦公的虛擬法律公司Law Offices,至今仍只有幾名律師,但約瑟夫很看好公司的前景,“不景氣的經濟將推動虛擬法律公司的起飛,我們看到了很多機遇。”
對VLP來說,強大的技術支撐無疑大大有助于快速擴張。在過去的5個月里,VLP的律師增長到了30名,已經成為美國最大、也是發展最迅速的虛擬法律公司。羅珊告訴記者,“估計到2009年底將達到200人。”
幫客戶省錢
可以看到,1990年代推動美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新經濟都有虛擬的“影子”。比較來看,如今的VLP無疑是一種擁有更創新含義的虛擬服務經濟的體現,這種服務模式的一大優點是能為客戶和律師帶來雙贏。
“VLP的費用比傳統律師事務所要低很多,”羅珊表示,傳統的大律師事務所每小時服務價格一般都在800美元左右,而VLP的平均價格為400美元/小時。價格差別巨大的原因就是,在這種被同行稱為“有老師,沒有圖書館管理員”的虛擬模式下,VLP的日常管理費用大大降低,也免去了豪華辦公室的租賃費用。
無疑,在目前的經濟低谷中,這種服務模式十分應景。在以前,雖然很多企業與大法律公司的服務關系建立在高費用的基礎上,但大部分企業仍然沒有必須去改變的壓力,“當時一切都在繁榮發展,客戶沒有去仔細考慮成本,現在一切都變了,應該有更多的替代性選擇。”VLP的另外一位創始合伙人安德里亞(Andrea Chavez)說。
VLP還保證讓客戶對費用支出一目了然。“客戶可以監督費用。”羅珊表示,律師每周都會將自己為客戶工作的時間在網絡上公布,客戶憑借密碼登錄以后,就能看到每個項目的費用明細,包括詳細的服務描述。
處處為客戶著想也體現在更多細節上。在管理制度上,VLP沒有像大律師事務所一樣,在公司建立“不晉則退”(好則晉升,差則辭退)的激勵機制,因為在這種機制下,律師的淘汰率很高,不能保證律師對所服務客戶信息的持續了解。“VLP為律師提供良好的工具、資源、福利和工作環境,律師能長期留存,與客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羅珊表示。
VLP的模式也正在贏得很多客戶的認同。目前,公司客戶已經超過了200個,主要都是大中型企業,羅珊說:“每名律師都起碼能帶來8個以上的客戶。”在業務方面,除了不做牽涉人力和精力太多的訴訟業務以外,VLP幾乎都有所涉及。
“慷慨”的工作
在VLP,律師的自由度更高,每個律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設定服務價格,決定服務的客戶類型。更讓業界驚訝的是,VLP的律師們拿到手的錢占其服務費的85%,只需要向公司返回15%的管理費用。而目前美國的大律師事務所的行規是,律師要上交給公司30%~40%的服務費用。
同時,對于傳統的律師事務所來說,律師的薪酬都是按照為客戶的工作時間(Billable hours)來算,即每個律師每年必須完成一定量的計酬工作時間。VLP則沒有這種要求,律師完全決定自己的工作時間,非常強調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VLP已經引起了很多大律師公司的關注,畢竟目前的經濟形勢為傳統的法律公司帶來了壓力,美國IPO市場甚至回到了1973年石油危機時的蕭條狀態,大量傳統律師事務所正在削減團隊,越來越多的律師出現在人才市場。VLP倡導工作和生活平衡的文化吸引了越來越多為之“興奮”的律師,僅僅在2008年7月份,公司就在一周內就收到了超過200份律師簡歷。有美國的律師同行如此評價VLP的模式,“這是一份慷慨的工作。”
這種“寬松”的企業文化與VLP三位創始人的背景有很大關聯。羅珊在自己的經歷中就有太多的“驚人之舉”:曾參加美國的志愿組織和平會,去北極洲地區給愛斯基摩人講課,還在阿拉斯加自己動手造過房子,并于1980年代來中國當過老師。羅珊曾在Wilson Sonsini Goodrich&Rosati律師事務所工作了6年,2003年創立了Armor Legal Counsel律師事務所。同樣不安分的安德里亞也自己創立了一家小的虛擬法律公司LionTech Law。
這兩個既享受生活又熱愛工作的律師都遇到了同樣問題,很難擴大律師事務所的規模,無法做大項目。向Venture Law Group(“VLG”)律師事務所創始人,曾為Wilson Sonsini GoodrichRosati律師事務所二號人物的克雷格在退休后,也一直期望做一些更有挑戰性的事情。當羅珊和安德里亞找到心目中的“英雄”克雷格咨詢難題時,三人最終決定一起創立了VLP。
倡導工作和生活平衡的VLP成立以后,果然招募了很多擁有閃耀的另類經歷的著名律師。比如有獲得了2008“歐康納國際短篇小說獎”和2008“新加坡文學獎”提名的美國作家溫納(Wena Poon),還有美國著名的葡萄酒專家、曾攀登過阿爾卑斯山的拜爾德(W.H.Baird Garrett)。在VLP網站的首頁推薦中,所有的律師都衣著休閑,并重點介紹每個人的生活愛好。“控制自己工作時間的時代到來了。”已經61歲的克雷格十分看好VLP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