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12生肖中的“牛”象征著人們通過堅韌不拔和勤奮工作獲取繁榮,牛年為中國經濟在不久的將來恢復活力帶來希望。但用“被閹割的牛”來形容當前的中國經濟形勢,卻是再恰當不過了。
不再輝煌
數據顯示,中國2008年第四季度GDP增速下降至6.8%,而第三季度該值為9%。6.8%的增速聽起來似乎相當不錯,但卻意味著2008年第四季度經季節因素調整后的實際增幅為零。
隨著全球需求萎縮,未來幾個月內中國出口將進一步下降。匯豐銀行經濟學家屈宏斌預測:2009年第一季度出口將同比下降19%。2009年將成為25年來,第一個全年出口持續下降的年份。
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前景的展望變得比以往悲觀,許多人預測中國2009年GDP增速僅為5%到6%,為20多年來的最低值。
法國興業銀行策略分析師阿爾伯特·愛德華茲的觀點最為悲觀,他認為中國有可能徹底陷入衰退。他指出,2008年第四季度發電量同比下降6%,而此前5年的平均增速則為15%。GDP和發電量的增速一直以來都并駕齊驅,發電量下降意味著GDP正在下滑,無論官方公布的數字是多少。
這種觀點很吸引人,但經濟放緩的不均衡性扭曲了GDP和用電量之間的聯系。鋼鐵和水泥這類高耗能產業受去年年末經濟低迷的沖擊較大。因此,用電量出現減小不足為奇。
原因何在
許多人錯誤地認為,中國經濟減速主要由中國對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出口增速大幅下降所致。然而,2008年凈出口額對整體經濟下滑造成的影響不足50%。
更為重要的因素則是,中央政府擠壓潛在房地產泡沫的努力引發了房地產市場危機。因此,對于像鋼鐵這類原材料的需求也相應大幅減少。截止2008年第四季度,原材料庫存已經出現大量積壓,造成產量的進一步萎縮:鋼鐵產量同比下降了12%。
2009年上半年,GDP增速很可能將繼續下滑,這無疑為那些沉迷于官方保增長目標的人敲響了警鐘:為了避免社會動蕩,中國至少需要保持8%(即使這一數字并無可靠的經濟基礎)的經濟增速。人們有理由相信,由于原材料庫存得以消化和政府財政刺激效果開始顯現,中國經濟將在2009年年中恢復活力。
里昂證券策略分析師伍德表示:經濟刺激計劃的有效性取決于目前中國經濟的資本主義化程度。資本主義化程度越高,經濟低迷的程度將會越深。中國維持指令性經濟的程度越高,2009年實現經濟復蘇的幾率也就越大。
政府已經要求占三分之一工業總產值和近一半投資的國有企業不許裁員和削減資本支出。所有大型銀行都歸屬國有,行長也都由政府任命。如果接到上面要求加大貸款力度的電話,他們很可能會照辦不誤。
為了將深陷困境的經濟拉出谷底,政府強有力的經濟干預可能比基于市場的手段有效得多,但這樣做需要付出代價。
政府投資將不可避免地帶來支出浪費,政府指令性貸款會加劇某些行業的產能過剩, 增加銀行壞賬。這些可能會在將來對中國經濟這頭公牛造成牽絆。但是,中國經濟首要的目標是恢復其陽剛之氣。
英國《經濟學人》
2009年1月22日 編譯:符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