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夢是一個被眾多美國人普遍信仰的信念,機會均等是美國夢的靈魂。
聰明、勤奮與堅忍不拔是美國夢的必要條件,而幅度巨大的社會階級縱向流動,尤其是由下層至上層階級的社會流動是美國夢表現出來的最為顯著的特征。美國人深為其自由平等為基礎的“美國夢”而自豪。第44任總統奧巴馬以及第42任總統克林頓是最典型的成功實現美國夢的代表,他們從社會底層依靠自己的努力一路奮斗而上,最終成為整個美國的領袖。
400年前,一群理想主義的清教徒離開了繼承和世襲制度盛行的歐洲大陸,將自己放逐到了美利堅。從建國開始,美國人就相信機會平等是他們國家與歐洲舊大陸不同的地方。時至今日,眾多的美國人仍然相信自己的國家鼓勵社會等級縱向流動,相信一個人可以憑個人能力,而不是家族關系而取得成功,即使是婦女與黑人也不例外。這樣的樂觀態度在歐洲則極為罕見。
近日,新總統在調查嚴峻的經濟形式:僅在1月份就增加了60萬失業人口,國內生產總值在2008年最后一個季度下跌3.8%,這是近3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萎縮。評估這些數字時,奧巴馬,這位總是樂觀的人宣布“危機將持續影響美國工薪家庭”,這場災難帶來的損失足以讓美國夢成為噩夢。美國人共同的國家理想與數百萬的工作機會和養老金一起,在這次經濟危機中葬送。美國夢是否也隨之煙消云散,還是本就不該相信?
當前的經濟危機不但被歸罪于華爾街的貪婪、銀行家對資產杠桿的過度利用,也被歸咎于不負責任的銀行和抵押中介機構偽造零首付房貸申請,雖然他們明知這樣做風險會很容易轉嫁到信任它們的第三方。然而,造成房產泡沫破裂的是需求方面的問題——美國夢。在無數的政治演講中,本表體現了美國核心價值觀的美國夢被歪曲為拙劣的物質主義和輕易的滿足感。兜售這一美國夢的政客們一貫倡導降低稅收,公民自己留的錢越多,實現夢想就越快。但即便在必要的時候,這些政客仍然頑固地不愿意提高稅收。在過去八年的伊拉克戰爭期間,巨額財政赤字不斷攀升(現預測2009年為GDP的3.8%),這表明聯邦政府像爛醉的海員一樣入不敷出,給普通公民樹立了一個糟糕的榜樣。
近來最惡劣的例子是:以所謂的經濟適用房政策讓盡可能多的美國人擁有住房。這項政策始于1977年的社區投資法,當時是為了挑戰地方銀行的歧視性政策,因為那些銀行為少數族裔購買住房設置了高門檻。但是,隨著最近為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提供5.2萬億美元資產擔保,經濟適用房政策走向終結。這兩家半政府性質的住房中介公司過度利用杠桿,在高厲價下放貸,而且只需借貸人提供最小限度的還款能力證明。
以物質來定義美國夢,鼓勵美國人追求超能力消費,然后又制定相應的政策讓他們能夠這樣做,然而,幾乎沒有人勇敢地站出來制止。目前,美國家庭的平均負債是其平均收入的130%,比2005年提高了20%,比20年前翻了一番。
歷史學家詹姆斯-特拉斯洛·亞當斯在他1951年出版的《美國史詩》一書中首次提到美國夢一詞,他這樣定義:“它并非僅僅是擁有小汽車和高工資的夢想,還是對一種社會秩序的夢想,在這里每個男人和女人無論出身貴賤、地位高下,都能夠實現其天賦能力所允許的最高成就,并得到他人的認可,”
目前的危機對某些公民來說是不公平的,因為他們采取了負責任的行為,并且在為退休進行儲蓄,但他們看到自己的厲子在貶值,401K退休金計劃在崩潰。而那些行為不負責任,今朝有酒今朝醉,根本不存錢的人,卻幾乎沒什么麻煩,他們只要離開他們支付不起的房子即可,很多情況下連罰金也無須支付。同時,聯邦政府承諾拯救經濟,兩黨都支持減稅和基礎設施建設,支出的財政會給美國經濟注入更多的錢,讓赤字加大,并把美國人的子孫實現他們美國夢的能力拿來做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