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經濟》記者:我們了解到,SGS企業是全球最大的檢測機構,在全球300個地區有分支,你作為一位全球著名企業的高管,人生經驗豐富,請問你與朋友的相處之道是什么?
薛建:我覺得首先是真誠。朋友就像一面鏡子,你怎么對他,他就會怎么對你;其次就是不要太計較。既然是朋友,吃點虧也是無所謂的事情。
《滬港經濟》記者:有的人覺得自己的朋友很多,但有的人覺得自己只需要交幾個真心朋友就好,你屬于哪一種人?
薛建:我不會刻意去安排自己要結交多少朋友,俗話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能夠成為朋友也是一種緣分,不用刻意為之。
《滬港經濟》記者:有沒有讓你非常難忘的朋友?
薛建:有的,我大學里的那幫哥們是讓我最難忘的,一起打球、一起逃課、一起打游戲機,一起偷偷地在寢室煮火鍋,雖然都不是什么轟轟烈烈的事情,但那段歲月彼此的情感特別真誠,一些瑣碎的小事,會讓你多年以后想起來,還非常溫暖。可能那是我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階段,那段時間積累的友誼讓我終生難忘。
《滬港經濟》記者:如果碰到你和你朋友必須競爭的的情況,你會怎么辦?
薛建:首先我會做一個衡量,比如說,只有一個晉升的機會,我和我的朋友都符合條件,這個時候,我會把我和他做個比較,如果他比我更適合這個崗位,我會選擇退一步;如果我們旗鼓相當,或者我更適合的話,我會在一個公開、公正的情況下和他競爭。
《滬港經濟》記者:你覺得,在商場上的朋友可能成為真心朋友嗎?
薛建:會,我覺得是否能夠成為朋友和有沒有利益關系,沒有很直接的聯系。不管是生活上、工作上還是商場上,你的角色可能在不斷變化,可是你的處事、做人決定了你會不會有真心的朋友。
《滬港經濟》記者: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你會通過什么方法了解對手?
薛建:其實了解對手是件很難的事情,但又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們公司會對競爭對手的動態,進行一些跟蹤和研究,也會通過其他的渠道去了解對手,當然,最重要的事情還是不斷做強自己。其實,人最大的對手是自己。
《滬港經濟》記者:你有沒有從對手變為合作對象,又從朋友變為對手的情況?
薛建: 當然有。我覺得很多時候,不要因為別人是你的對手而劍拔弩張。有人曾批評林肯總統對待政敵的態度,他們質問林肯為什么試圖讓政敵變成朋友,林肯回答是當政敵成為朋友時,政敵就不存在了。所以,我們要學會尋找與對手成為朋友的契機。比如說,我們有環境檢測這一塊的業務,而環保局也有,從表面上看我們是競爭的對手關系,但是,我們之間其實是一種非常好的合作關系。我們在細分了市場之后,達成了共識,相互配合共同做好這個市場。
《滬港經濟》記者:和你的談話中,可以看出你是個很平和的人,你怎么看待“爭”這個字?
薛建: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要去計較一些蠅頭小利。我認識的一些人中也有錙銖必較、事事必爭的,也許能得一時便宜,可是從長久來看,他們反而會錯失很多機會。“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