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Google的工程師,在意亂情迷之下,深夜發(fā)出電郵,向前度女友傾訴心事,并要求重修舊好。他事后懊悔不已,痛定思痛,避免重蹈覆轍,在Google專用電郵服務Gmail之內,增設一項緩沖功能,每次發(fā)出電郵,按下“寄出”之前,要回答幾條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若不慎答錯,或未能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便無法寄出。
這項功能名為“電郵護目鏡”,借自俚語“啤酒護目鏡”,意指酒醉之后,視線不清,像戴上護目鏡,一切都變得美好。情況如周末玩樂,杯酒言歡,開懷暢飲,百無禁忌,自以為談笑風生,顛倒眾生,其實不斷失言,尷尬不已。
研究顯示,人們在書寫電郵之時,往往較平時更為坦率及直言,加上酒精的催化作用,更容易導致情緒波動。由于接收電郵者不在身旁,還制造了一種保持距離的安全感,傾向愈來愈放肆,言詞愈來愈大膽,最后釀成一發(fā)不可收拾的局面。電郵護目鏡正好及時提點,將你寄發(fā)郵件的行動稍為拖延一下,有可能避過一時沖動,減少無謂的爭執(zhí)。
電子郵件是一種非同步的溝通方式,有別于面對面的對話,無法即時回復,好處是有充足的時間深思熟慮,可以避免一時沖動,壞處是所有的情緒都會累積下來,聚集在同一封的電子郵件里,變得十分沉重,感情會來得更強烈,罵人會罵得更兇。
最佳的方法,就是遠離一下,每次完成郵件之后,不要即時寄出,隔一段時間,可以是幾分鐘,也可以是一個小時,回頭再讀一讀,特別是興師問罪的郵件,往往有不同的處理,有時更換一兩個字眼,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