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光
5日,以色列部隊在坦克的支持下與哈馬斯武裝分子在加沙地區展開激烈戰斗。從空襲加沙開始,到出動地面部隊,以軍一直在穩步推動作戰進程。那么,以軍的戰法有哪些特點呢?
首先,情報保障充分,設圈套麻痹哈馬斯。以軍在發動空襲前,經過1年的情報收集和精心部署,對空襲目標進行了詳細規劃。而且,為了打哈馬斯一個措手不及,事前以方采取了混淆視聽和高度保密手段。例如,當哈馬斯一天連射70枚火箭及榴彈到以色列時,以軍忍住不予還擊;盡管當天內閣高層密商了5小時,卻沒有發表任何聲明。以軍的目標,就是要令哈馬斯以為以軍并未準備動武,疏于防范。
其次,利用強大空中優勢,出其不意發動打擊。這次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空襲,其戰略目標設定非常明確。以色列空軍集中力量對位于城區的哈馬斯的政治與軍事目標進行打擊,哈馬斯的軍事力量主要是使用輕武器的步兵,缺乏區域預警和防空手段,面對以色列的空中打擊只能被動承受而不具備有效反擊的能力。而且,以色列空軍選擇12月27日這一巴勒斯坦的休息日發起大規模突襲,達成了戰術突然性。為縮短作戰進程、擴大突擊效果,以色列空軍采取了同時突擊的戰術,在不同的高度層配置攻擊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由預警機進行統一的戰場空域管制,連續出動多個批次,對分布在加沙地帶不同區域的目標進行了高強度的同時打擊,使哈馬斯遭受了較為嚴重的損失。
第三,做好充分準備,發動地面攻擊。以色列在發動地面進攻前,做好充分準備以避免人員損傷。為了摧毀哈馬斯在邊境地帶埋設的地雷,以軍炮兵對加沙進行了密集炮擊,緊接著以軍戰機又進行了轟炸,同時以軍艦艇也對加沙進行了炮擊。在發動地面進攻后,以色列迅速摧毀了整個加沙地帶的供電系統,大批坦克、裝甲車輛等地面部隊在直升機掩護下,包圍了加沙城。與此同時,以色列還摧毀了哈馬斯武裝組織的指揮和通訊系統,甚至連哈馬斯高層向軍隊下達作戰命令都面臨困難。
由于哈馬斯自知與以色列在武器裝備方面沒有可比性,因此希望以游擊戰拖垮以軍。不過,筆者認為,準備充分的以軍顯然并不想與哈馬斯打巷戰。以軍地面部隊進攻加沙的首要目的,是迅速占領哈馬斯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彈的地區,摧毀哈馬斯火箭發射點。其次,把哈馬斯運送武器、彈藥的通道炸壞,讓哈馬斯失去外援。第三,摧毀哈馬斯在加沙地帶所有能夠產生經濟和軍事資源的設備。在這些既定目標完成后,相信以軍的軍事行動很快就會結束。▲
環球時報2009-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