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澤;馬俊
本報特約記者 任澤 本報記者 馬俊
比其他國家的航母總和還多短時間內不會減少航母數量
正當不少國家雄心勃勃地開始建造航母時,美國內卻開始爭論是否有必要擁有多達11艘航母了。一些國會議員甚至認為,美國海軍只需要7艘航母就足夠了。不過有專家指出,航空母艦是美國海軍的中堅力量,大幅減少航母數量必然會削弱美海軍的戰斗力。在目前世界多個國家醞釀建造新航母的時候,美國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大幅度削減航母的數量。
航母數量減至7艘?
據美國《海軍時報》網站1月4日援引來自國會的文件稱,有很多國會議員認為,美國目前的航母部隊結構是冷戰的產物,并不適應新的國際形勢。11艘航母顯然太多了,美國或許只需要7艘航母。而“航母數量的大幅度減少,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戰斗機缺口的問題,這將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報道稱,減少航母的數量可以通過增加每艘航母的建造周期的方式實現,將一艘核動力航母的建造周期從現在的6年增加到8年或者更長,這樣當較早建造的航母退役時,新的航母還沒有服役,從而減少航母數量。其他的選擇還包括取消為期3年的昂貴的中期大修,而直接讓核燃料耗盡的航母退出現役。
比其他國家的航母總和還多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航空母艦一直是美國海軍的中堅力量。美國海軍目前裝備航母11艘,這個數字,比目前其他國家擁有的航母數量的總和還多。美國海軍的航母不僅數量多,而且噸位和性能也絕非其他國家的航母可比。目前,美國海軍裝備的航母滿載排水量普遍在9萬噸以上,馬上就要服役的“喬治·布什”號航母滿載排水量超過了十萬噸。相比之下,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排水量為6.5萬噸,而法國的“戴高樂”號航母只有約4萬噸。意大利、泰國、西班牙等國的小型航母的排水量,都比不上美國海軍的兩棲突擊艦。航母的戰斗力主要通過艦載機體現。美國航母的大噸位使它的艦載機數量也超出同類很多。它通常配備有70-80架各種型號的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必要時可以將搭載戰機的數量增加到上百架,并大幅提高戰斗機在其中的比例。根據美國海軍的評估,重型航母的作戰效能是中型航母作戰效能的2倍,是輕型航母的6-8倍。特別是美國重型航母可執行的任務很廣,從艦隊空中防御到攻擊敵人地面和海上目標都足以勝任。而目前各國海軍中裝備數量最多的輕型航母通常只能裝備10多架戰機,就連自身防御都需要靠編隊中的其他軍艦來保護。
龐大的數量,無可比擬的排水量和先進的性能,再加上核動力裝置讓美國航母的造價、運行費用都非小型航母可比。僅造價而言,“尼米茲”級“里根”號航母報價40億美元,其艦載作戰飛機的造價也大致如此,而計劃中的新一代“福特”級航母的造價更是高達110億美元,而法國的“戴高樂”號造價不過20億美元,一艘不足3萬噸的小型航母造價只有5億美元。美國的重型航母編隊1年的運行、維護費用約為15億美元,是中、輕型航母維護費用的2到3倍。
短時間內不會減少航母數量
有專家認為,盡管目前國會內部削減航母數量的呼聲不少,但是美國要想在未來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大幅度削減航母數量絕非易事。首先,大幅減少航母數量,將同時導致減少艦載機、護航艦艇的數量,這就意味著可能削減對海軍的撥款,降低海軍執行海外高強度作戰任務的能力,同時大幅度減少軍備采購,這必然受到美國海軍和軍工集團的聯合反對。其次,在多個國家爭相發展航母的背景下,美國很難做出逆潮流而行的決定。目前,俄羅斯、印度、英國、巴西等國都在積極醞釀航母建造計劃,特別是俄羅斯海軍,未來很可能發展成為一支能夠對美國海軍地位構成挑戰的海上力量,這不得不讓美國海軍有所顧忌。▲
環球時報2009-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