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歐洲大學史(第一卷)》
[比利時]希爾德·德·里德-西蒙斯
河北大學出版社
定價:80元
這套四卷本叢書由歐洲大學校長常設會議領導的編委會組織編寫。叢書闡明大學如何能逐漸包括所有的知識,以及是如何培養學術和職業精英的,這些精英的精神氣質具有超越國界的特征。
《大衰退(1929-1933)》
[美]弗里德曼施瓦茨
中信出版社
定價:30元
本書深刻剖析了20世紀最慘烈的一次經濟衰退,并對美聯儲當時失敗的貨幣政策進行了深入分析。翔實的歷史數據,揭示了貨幣供應在經濟調控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從狄德羅到因特網:法國傳媒史》
[法]弗雷德里克·巴爾比耶卡特琳娜·貝爾托·拉維尼爾
世紀文景
定價:49元
《大百科全書》、司湯達小說、任天堂游戲,電話、廣播電視、因特網,這些看似松散的元素是如何集中在一起的?沿著這條軌跡,便是法國數百年間傳媒的歷程。
《三杯茶》
[美]摩頓森瑞林
吉林文史出版社
定價:28元
這是有關承諾的故事。登山家摩頓森登喬戈里峰失敗獲救,與當地人結下情緣。為兌現給巴基斯坦窮困村莊建學校的承諾,他奔走12年,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區建60余所學校。
《中日韓英四國茶道》
林瑞萱
中華書局
定價:39元
四個茶道國家,不同的國情、民俗及產業的變遷,造就了不同的茶道文化。
一部不合時宜的小說
金師子
如果真的有人一生都在拍同一部電影,這個人肯定是埃里克·侯麥。
作為有史以來最重要的電影導演之一,侯麥為人們呈現了一道獨特而又親切的電影景觀。他從一開始就在探討人的情感問題,而且幾乎從未離題。
埃里克·侯麥長著一張標準的知識分子式的長臉,神情嚴肅,比起幾個新浪潮同仁,他顯得像個頑固派,沒有戈達爾等人的壞小子氣質。同時,他又是個溫厚的智者,總是不動聲色地對人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這種觀察使他的影片在拋棄激烈的戲劇沖突的同時保持著巨大的吸引力。他的電影中總反映常態中的人,掩飾并克制著自己瘋狂的一面,甚至對自己的欲望都心存戒懼。
和其他觀察人性的電影大師比起來,侯麥從不拔高影片立意,而是在與劇中人物等高的角度進行觀察。他既不像基耶斯洛夫斯基那樣悲天憫人,也不像布努艾爾那樣憤世嫉俗,而是從頭到尾都保持一種寬容謙和的態度。他的立場是純粹的日常立場,幾乎從不僭越日常欲求,他仿佛執意要挑戰觀眾對一種明確立意的期待,或者干脆把觀眾拖入無盡的期待之中。
這里我想說的是他的小說《伊麗莎白的小屋》,之所以講了那么多與他的電影有關的東西,是因為上面的話放在這部小說里完全適用。很多人都知道侯麥不僅是個了不起的電影導演,還是一名出色的作家,早在介入電影創作以前,就開始了文學創作,這也是其后來的電影充滿濃厚的文學色彩的重要原因。
這部小說是侯麥在二戰后期寫成的,據他的回憶,寫這部小說時,子彈還不時在窗前飛過。很難想象在這樣的環境中,他竟能寫出這么一部細膩、平常、不思救亡、缺乏明確沖突的小說。當被記者問到當時寫這么一部“雞毛蒜皮”的小說是不是有些不合時宜時,侯麥說:“我需要的是距離,這一點我沒有變?!逼鋵嵑铥湹恼麄€創作都有些“不合時宜”,他的作品表面看來嚴重缺乏現代審美特質,緩慢的節奏,四平八穩的攝影,極少使用音樂。
這是一部典型的侯麥風格的作品。故事極其簡單,也可以說是十分細碎,讀起來有些費力。侯麥充分發揮了自己擅長對白處理的特點,將伊麗莎白與表弟米歇爾、兒子貝爾納、米歇爾的情婦伊蕾娜之間的關系抽絲剝繭,最后又織起了一張錯綜復雜的情感之網。與電影不同的是,他可以借助鏡頭所不能為的直接心理剖析手段展開敘述,如其中米歇爾對自己的“愛”的自我分析,細膩得讓人屏息。而偶爾出現的場景描述又頗具新小說的風采,利落精確。但是侯麥后來的作品并未延續這種寫作傾向,因為他覺得這部小說的創作是一種立體主義式“苦行”,而自己再也無力這樣寫下去。
侯麥的苦行直接牽連了這本小說的讀者,除了一貫的侯麥式“難讀”之外,這本書的難讀還有另一個技巧性原因。侯麥把一個故事拆成幾段,雜陳于各個章節,時間順序上并沒有特別明確的暗示,有些重點段落又從不同人的視角展開了不同的敘述;人物的名字很少出現,而代之以“他”和“她”,一旦“轉場”,甚至很難辨清說話者是準,必須邊讀邊猜。然而困難在于此,樂趣也在于此,但是在現在這個連讀推理小說都覺得不過癮的閱讀環境中,考驗讀者耐心的時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