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改平
摘要:《康復器械標準與法規》是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康復研究領域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針對該門課程的具體特點,并結合康復專業學生的特長與作者在教學過程中的嘗試與總結,探討了三種可行的教學改革方法。
關鍵詞:康復器械標準與法規;教學;改革
《康復器械標準與法規》是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康復研究方向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其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包含了現代康復領域中常用的康復器械標準,如輪椅車標準、假肢標準、矯形器標準、手杖和拐杖標準、助行器標準、助聽器標準等。但是由于我國康復研究領域人員整體專業素質和文化水平與國外相比偏低,目前沒有一本通用的《康復器械標準與法規》的授課教材。因此,作者在收集和整理大量與《康復器械標準與法規》相關的材料進行自編授課講義和講授的過程中的嘗試與總結,探討了三種可行的教學改革方法。
講授《康復器械標準與法規》課程,內容比較枯燥無味,標準中條例規定難于被學生理解,要做到生動形象,知識點便于學生接受、掌握和應用。作者結合了康復專業學生已修課程的特色,如人體生物力學、假肢與矯形器、AUTOCAD和機械制圖等特點,以及學生未來的就業趨勢和社會康復領域高文化層次人才的需求,作者對這門課程采用特殊的授課方式進行講解,經過實踐后,發現上課效果較佳,學生反映概念容易理解,標準條例中檢測的項目和使用的方法印象深刻,課堂氣氛較輕松,效果良好。本文將對《康復器械標準與法規》課程授課時的教學方法實施的三個方面進行探討和研究。
1 理論與實地考察密切聯系
《康復器械標準與法規》這門課程中涉及到的主要項目,包括上肢假肢、下肢假肢、輪椅車、矯形器、助行器、拐杖和手杖、助聽器等產品的相關標準和法規。學習標準使學生掌握常用康復器械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以及裝配要求等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熟悉常用康復器械標準,培養學生掌握常用康復器械的技能。因此,講授基本理論的同時要帶領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參觀相關的生產廠家以及科研機構,讓學生對康復器械產品標準中:產品分類、檢測項目、技術要求、試驗方法、裝配要求、設計、制造、維修和檢驗等工作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找到相應的應用領域,學生就可以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
在實地考察過程中,教師提出主要研究方面具體實施的細則和標準中的測試方法,讓學生邊看邊學邊動腦思考。這樣的教學方法教會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讓學生學會理論知識如何應用到實際問題中,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就會有切身的體會,也會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有相似特征的課程,作者認為如果有條件進行實地參觀和考察,可以采用這種授課方式,讓學生對書本知識有個全新的認識。
2 與時俱進的授課內容和授課方式
雖然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教科書為依據,按部就班地講授課本知識,但更應該將該學科領域涉及的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下的新產品、新成果、新技術介紹給學生,讓學生接受理論知識點灌輸的同時,豐富知識面,開創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發散思維,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這就要求教師在認真備課、鉆研教材的基礎上,更應密切注視康復研究領域科學新動向,適時跟蹤最新康復器械或產品及標準的開發與應用,不僅要把教材上的知識教授給學生,還要善于結合最新社會動態、科技動態,及時地有選擇地給學生介紹一些相關的理論信息和事實產品。
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現代康復器械產品和技術發展迅速,新產品及相應標準層出不窮,知識量快速增長,特別是互聯網上信息的傳播和提供,為教師的教學增添了一條有效的途徑。作者借助網絡信息,和學生們在網上開展論壇,收集該領域最新的研究動態及相關信息。講授某個知識點時,結合新產品利用已學知識進行剖析,發揮學生們的專業特長和個人特色,然后分組在課上進行討論。發現學生們非常積極、認真,發言特別踴躍,學生們會全身心投入思考,不斷查找書中知識,分析所學知識點的深刻含義,提出自己或組內的觀點和看法,并且互相討論、交流,使同學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學會之間的互相合作,也認識到團隊和集體的力量。
3 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
在培養學生創新性、實戰性和穩扎穩打學習態度的同時,更要注意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教學的目的不僅是“授之以魚”,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漁”。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使他們在工作中不斷地更新知識、始終處于知識的前沿,在此基礎上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康復器械標準與法規》課程的講授注重思想與方法的交流,將書本知識與實踐結合的同時,適當的引導學生利用已學的書本知識去解決相關常見的實際問題,使學生認識到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且采用課堂教學的啟發式、提問式和互動式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如何有效的去學習?譬如聽課時要把握住課程的主線,理解老師講授的各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比較難理解的概念和定義,學會把它具體化、簡單化、分解化。此外,鼓勵學生自學,養成自學的習慣,因為課堂上的學習時間有限,不可能在這么短暫的學習時間內掌握全部新知識,并且引導學生利用圖書館查閱資料或者上網查閱資料,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康復器械標準與法規》課程的講授,作者還處在不斷的摸索過程中,希望有相似課程性質的教師和科研人員能夠提供更好的教學方法,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為我國教育事業中教學改革貢獻一點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