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貝
在莫扎特創作的各個時期,都有藝術歌曲的出現,他的30多首藝術歌曲中,最具代表性,最為膾炙人口,并在音樂界傳唱最廣的,無疑是1787年創作的《致克洛埃》,這首為雅科比的詩《致克洛埃》譜寫的藝術歌曲,從頭至尾歡樂、俏皮,流暢而富有動感的音樂旋律,坦誠地傾吐了多情溫柔的小伙子對克洛埃姑娘的真情,表示直到生命結束才能放松對她的誓言。
《致克洛埃》,這首歌曲的整體結構為回旋曲式。
在歌曲進入前有6小節的鋼琴前奏,透出一個主題音調,及b1—e2的上行四度音程跳進,給人一種挑逗的感覺,活靈活現地在我們面前展現出一位美麗、清純、俏皮的少女形象。鋼琴的伴奏織體采用流動的分解琶音的伴奏音型把歌曲帶入到歡快、活潑的音樂氛圍中。
主部主題A段(7—16小節)繼承了前奏的主題音調,并進行擴展,使A段成為帶變化重復的兩樂句的樂段。歌曲的音調從bE大調進入,賦予作品一種特別誘人的魅力。
插部B段(17—28小節)與A段形成對比,其主題音調除采用音程的跳進外,還加進了同音反復的音調,似乎是小伙子在不停的傾訴自己對心愛姑娘的深深的眷戀之情。B段由兩個不等長的樂句組成,此段的調性轉向屬方向的bB大調,形成了古典主義事前最常有的主到屬的調性對比。
A1段(29—40小節)是主部主題的第一次變化再現,A1段與A段基本相同,僅僅在結構上拉長了兩小節。其音調轉回主調bE大調上。
C段(41—47小節)是第二插部,此段的主題音調以級進音程為主,展現出一幅小伙子仔細地向心愛姑娘美麗動人的外貌的畫面。
A2段(48—62小節)可謂是逐步主題的最后回歸再現,此段的主題音調不僅有音程的級進、四度音程的跳進,還有同音的反復,把整首樂曲的主題音調收束在一起,進行回歸再現總結。
歌曲最后還有12小節的結尾,結尾的材料來自前奏,與前奏形成前后呼應。
莫扎特生活的年代是“美聲唱法”(Bel canto)在歐洲盛行的黃金年代,而他的聲樂作品堪稱是“Bel canto”的典范。美聲唱法的風格和技巧可概括為:“元音純正,吐字清晰,聲區統一,音節均勻,氣息飽滿,音調準確,音樂寬廣,強弱自如,連音流暢,句法完美和嗓音靈活。”(《歌唱的藝術》趙梅伯著)以下是風格要點以及在本作品的實際運用論述。
1、 語言的練習和吐字
重視語言的正確、熟練掌握是演唱好所有作品(尤其是外國聲樂作品)的關鍵一步。該作品的歌詞是德文,所以學習正確的德語發音和基本了解歌詞意思是能較好全是作品的保證之一。結合這首歌曲的歌詞,筆者對德語的發音規則中值得注意的地方進行了一下總結:
(1)注意輔音字母n的發音,在中文里面有“呢(ne)”的發音,但是在德文里邊,n的發音比漢語更加重,比如歌詞中的wenn,deinen,blauen,hellen,offnen等等,注意重讀n。
(2)輔音字母組合ch是德語當中較特別的一個字母組合,它有兩個發音,一個發[c],有點像中文“喝”的聲母“h”,但比我們發“喝”時要更加用力,這首作品的歌詞中沒有出現此類單詞,但出現另一種發音的單詞較多,發[X],在除了a、o、u、au之外的字母后面ch就發這個音,[X]的發音有點像我們中文說“西”,但是在發德語[X]時,注意嘴角要咧開,上下牙齒間留一條縫,讓氣流通過,要用力,比如說歌里出現的ich,sicht,dish,m?dchen等等詞語中ch都要發[X]。
(3)注意輔音字母組合sch的發音,發[∫],類似中文“濕”的聲母的發音,但是sch在發音時比中文發“sh”更用力一些,嘴唇要向前伸出,如歌里出現的berauschten中sch發[∫]。
在了解作品歌詞的發音規則后開始耐心、細致地練習拼讀。按樂曲的節奏來逐句朗讀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其中還要注意詞與詞之間的連讀以及元音連讀)。
2、 呼吸的運用
呼吸是歌唱的主要元素,沒有呼吸的支持,歌詞就沒了動力。在這首歌曲中,氣息的控制決定了演唱者能否從頭到尾支持聲音的運用。解決這個問題,第一要學會在歌唱中發展呼吸,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演唱中去。同時要注意背譜,背譜有利于呼吸的控制。第二,要通過對歌曲的詮釋控制呼吸,正確的樂句劃分有利于建立正確的呼吸習慣。正確的樂句劃分是指根據音樂與歌詞加入演唱者自身的理解去換氣。此時要注意的是,換氣并不是越多越好,要在恰當的地方吸得深而穩,有彈性,是主動的、有準備地吸氣。例如歌曲中的一個6小節的樂句(例1,1—6小節,實際為歌曲中23—28小節),從文字上看,樂句中間有三個換氣口:3小節第一拍后、4小節第一拍后以及5小節第一拍后。由于第三個換氣口在連續的四個八分音符中間,在此處換氣會太急促破壞樂句的連貫性與美感,所以在第一和第二個換氣口處呼吸較為合理。例一: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歌唱的呼吸狀態要積極,不要僵硬。積極,首先表現為歌唱者是精神飽滿、心情愉快的,充滿了歌唱欲望。其次,要把氣吸到腹部而不停留在胸部,也就是靠橫膈膜、腹部以及前后肋間肌肉的協調來完成演唱中的呼吸任務。
3、 連音唱法
“連音唱法”是美聲唱法的主要特征。連音歌唱就是要求元音與元音之間的連貫。德語中比較強調子音的發音,而子音是破壞聲音的連貫性的,因此歌唱的吐字應當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動作,子音要發得迅速而果斷,發出后要迅速回到母音的發音部位上來,以免影響元音之間的連貫。只有這樣,才能使一個音節平滑地過渡到下一個音節中。元音的強調可以使聲音連貫從而達到獲得干凈、優美聲音的目的。演唱時保持喉頭的穩定,用氣息托住聲音,將其輕輕地送上去,就好像沒有高音和低音的分別,把它們都統一在一個聲音位置上。
4、 音色的表現
明亮、柔和的音色是演唱這首作品所要必備的。(1)在良好氣息的支持下打開喉嚨從而獲得充分的共鳴,才會有輕松、明亮、柔和、圓潤的音色。(2)聲區要達到統一,才不會破壞音色的連貫性。使用混聲的技術來獲得平滑的過渡,并強調頭聲。
總的來說,優雅和流暢是莫扎特聲樂作品的主要特點,演唱他的作品起音要準確,不能出現滑音(尤其是浪漫主義歌劇中華麗的下滑音);也不允許在低聲部要過分的胸聲。對于莫扎特這首藝術歌曲,演唱時應注意愉快中帶有含蓄,以連貫的樂句。干凈利落的起音、明亮柔和的音色、輕巧明確的短小音符來演繹這首作品。筆者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對演唱藝術歌曲《致克洛埃》有所參考價值;同時,也希望對莫扎特藝術歌曲的演唱與教學有所啟發和借鑒。
(作者單位: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責任編輯: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