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素娟
一、建立和諧師生關系,讓學生愛學
課堂教學中師生應是民主、平等的,它的基礎是師生的相互信賴。只有教師樹立起為學生服務的思想,熱愛每一個學生,關心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才能促進學生內心起變化,讓學生從教師的耐心服務中,從教師的關心與尊重中,體會到溫暖與期望,激勵與鼓舞,進而感到教師的可親、可信。在課堂教學中,我時刻要求自己用和藹的態度和親切的語言來啟發、引導、點撥學生。特別是對一時語塞或害怕發言的學生加以鼓勵。這樣,學生自己感到教師真誠與耐心地幫助,進而愛學,樹立起對學習的信心,這是培養學生學習責任意識的基點。
二、實施情境教育,讓學生樂學
課堂教學過程不能脫離人的情感,教師和學生的情感表現是教學活動的源泉。1.在英語教學中,我常常通過自己富有情感色彩的教學語言、實物直觀演示、情景對話、小品表演、多媒體、現場模擬等各種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達到知情一體,寓教于樂,激發起學生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2.我充分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情感因素,引導學生投入,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受到感染。學生樂學,愿意學,正是具有學習責任意識的表現。
三、注重指導方法,讓學生會學
學會學習是培養學生學習責任意識的最終表現,是學習責任意識培養目標。學生以學習為主,會不會學習,學法掌握的情況如何,應是一項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效果指標。學生學會了學習(或者說掌握了一定的學法),說明對學習已確立了一種較明確的責任意識。培養學生會學的能力。
1.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認真聽講的習慣、閱讀英語課外讀物的習慣、樂于口語交際的習慣等。
2.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如培養學生做到“學”與“思”結合,“學”與“習”結合,“學”與“問”結合,“學”與“說”結合,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努力進行聽、說、讀、寫的實踐。
3.要總結反饋學習過程。在完成了課堂主要學習任務之后,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使他們進一步明確學到了什么,是怎么學的,找出有規律性的東西,從而強化責任意識的培養,其方式有學生總結、教師總結、師生總結等。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引導學生自己來總結學習方法,或者大家相互交流學習方法,這不僅使學生養成了總結、概括的好習慣,還培養了學生舉一反三的學習能力。
四、轉變學習方式,讓學生善學
讓學生主動學習是學生學習責任意識培養的核心。在英語教學中,我努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我在英語教學中充分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課堂中注重學生全員參與,多感官參與,讓學生在自學中積累方法,選擇方法,運用方法。學生在自學中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是真正意義上的個體學習,是面向全體的學習。教學中,我在檢查學生自學過程中,經過反復思考難以解決一些共性問題進行討論。方式不拘一格,有同桌討論、前后討論、小組講座等,這時教師起的只是導引點撥作用,其目的在于充分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學生也只有具備了學習的責任意識,才會與人合作、探究,并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五、優化學習環節,讓學生想學
沉重責任意識的培養離不開良好學習環境的創設,學習環境是一種客觀存在。素質教育不僅要激活原本就存在的學習環境,還要不斷優化整合,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一個充滿活力、促進成長的客觀環境。對此,我在以下幾方面做出了努力。
1.加強班級文化建設,促進良好班風。
2.加強班級有關學習制度的建設,如《初中英語課堂學習規范》《初中英語學習自修紀律十條》等。
3.加強家校聯系。制訂“家校聯系反饋卡”,隨時反饋學生在學校和家里的英語學習表現,要求家長配合督促學生形成學習責任感。我還定期召開家長會,使學生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結合。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東田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