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法
1925年,由現代著名白話詩人劉大白作詞,豐子愷譜曲,創作了復旦大學校歌,此為復旦老校歌,歌詞為:
復旦復旦旦復旦,巍巍學府文章煥,學術獨立思想自由,政羅教網無羈絆,無羈絆前程遠,向前,向前,向前進展。復旦復旦旦復旦,日月光華同燦爛。
復旦復旦旦復旦,師生一德精神貫,鞏固學校維護國家,先憂后樂交相勉,交相勉前程遠,向前,向前,向前進展。復旦復旦旦復旦,日月光華同燦爛。
復旦復旦旦復旦,滬濱屹立東南冠,作育國士恢廓學風,震歐鑠美聲名滿,聲名滿前程遠,向前,向前,向前進展。復旦復旦旦復旦,日月光華同燦爛。
1988年,復旦大學組織力量創作了新校歌,寫了新詞,譜了新曲,以替代老校歌。新校歌歌詞如下:
你是復旦人,我是復旦人,
我們共同擁有新的理想,
民族的崛起,人民的富強,
未來的歷史重任,在我們肩上。
刻苦嚴謹,求實創新,努力前程,為國棟梁,
文明健康,團結奮發,復旦復旦,日月輝煌。
然而,新校歌并不受廣大師生喜愛,根本流傳不開。2004年11月,正值復旦百年校慶之際,經廣大師生強烈呼吁,復旦大學校務委員會順應民心,作出決議:停用新校歌,重新恢復使用1925年由劉大白作詞、豐子愷譜曲的老校歌。消息傳出,全校師生歡欣鼓舞,好評如潮。
為什么一首老校歌具有如此旺盛頑強、歷久彌新的生命力,而新校歌卻如此蒼白脆弱速朽呢?何況不只是復旦校歌如此,這幾乎已是一種普遍現象:許多大學也曾經廢棄老校歌,改創新校歌,但鮮有成功的例子,最后,還是老校歌戰勝新校歌,為莘莘學子所欣喜傳唱。這一現象的背后隱藏的究竟是什么問題?已有一些有識之士從新老校歌歌詞中反映出的高下不同的文字風格、個性特色、人文底蘊、歷史傳統、學術境界諸方面進行剖析,探求原因,使人很受啟發。但竊以為這些還多是屬于技術、枝節和皮毛方面的問題,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則是新校歌迷失了現代大學精神,因而不管怎樣努力修飾也無濟于事。以復旦校歌來說,老校歌中唱得是何等響亮啊:“學術獨立思想自由,政羅教網無羈絆”!這就是最重要的現代大學精神的體現,復旦老校歌能有這樣鮮明自覺的意識,怎么不魅力四射呢?由于受歷史局限,在中國最早期的一些大學校歌中,有的尚帶有較濃重的儒家文化色彩。但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許多校歌開始張揚民主、科學精神,極力倡導思想和學術自由,這意味著對傳統價值的反叛和對現代價值的接受,體現出和世界先進大學一致的現代大學精神。復旦老校歌便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作。而新校歌恰恰丟棄了這一精華,用一些空洞而蒼白的套話來替換,如果去掉歌詞中的學校名稱,改換成其他任何一所大學(或中學),這些套話幾乎都適用,說是其他學校的校歌也完全可以,如此套話連篇,陳詞濫調盛行,怎么可能有生命力呢?
關于現代大學精神,已有許多專家進行了理論探討,有的說得相當深奧復雜。其實,說有多少深奧復雜也并不見得。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學校長,到校發表的第一場演講即為中國的現代大學精神定下了通俗易懂的基調:“大學是研究高深學問的地方,學生進入大學不應仍抱科舉時代思想,以大學為取得官吏資格之機關。應當以研究學問為天責,不應以大學為升官發財之階梯。必須抱定為求學而來之正大宗旨,才能步入正規?!敝荚谧鰧W問、求真理,這就是現代大學和以往科舉制、官本位的本質區別。為使上述宗旨不淪為空談,他又創立了與之相應的“兼容并包”與“學術自由”的大學學術制度和風氣。蔡先生的這一理念至今沒有過時,仍是大學精神的重要內核。簡言之,“五四”倡導的民主、科學精神即是現代大學的靈魂。創造精神、人文精神、獨立精神、學術自由精神、追求真理精神都是現代大學精神的具體體現。與之相反的則是奴隸思想、專制思想、依附思想、犬儒思想、功利思想、官本位思想。五四倡導的民主、科學精神未過時,則五四精神激勵下誕生的一批激越飛揚的大學校歌的生命力也就依然蓬勃?!拔催M其校,先聞其聲”,一所大學的校歌應當體現它的辦學宗旨、理念和思想,否則不配稱之為校歌??上У氖?大學在經歷“文革”極左的摧殘之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并未真正到位,以后又陷入新的誤區?,F今一些大學離當年蔡元培先生倡導的精神越來越遠,官僚氣、衙門氣、商人氣、銅臭氣、市儈氣卻越來越濃,大學越來越像政府的一個附屬機構。因此,一些新校歌的失敗、速朽和老校歌的重新傳唱則是必然的了。
如此說來,復旦新舊校歌的命運,反映的不只是一首校歌歌詞的高下優劣差異,更是反映了現代大學精神從創建到迷失到再重新覺醒、肯定的歷史曲折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