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加拿大特約記者 陶短房 本報記者 郭孝偉
在奧巴馬即將訪問加拿大前,加拿大三家頂級智囊團的頭面人物集體呼吁加政府推出一項新的國家戰略———建立包括中國和俄羅斯在內的“北太能源安全框架”,以抗衡美國。
“加拿大在線”4日援引加拿大《金融郵報》的報道稱,主張這一框架的包括加能源信息中心主任、加天然氣聯合會主席以及加西部基金會總裁等。他們提出,美、中、日、韓是北太平洋乃至全球最主要的能源需求大戶,加上加拿大和俄羅斯,這六個地域相鄰的國家聯合起來,可就北極共同開發、共同能源戰略、能源價格及配額、投資分配,以及環保和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協調立場,獲得共贏。
加《環球郵報》分析說,加國內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聲音,是源于對美國的不滿。加石油長期以來依賴美國市場。如今美國金融危機影響需求,不僅殃及加能源經濟,還常常遷怒于加,指責加油砂開采污染環境,甚至要求其停止開采,這觸及了加拿大的核心利益。
加智囊團認為,既然跟美國沒法講道理,索性利用自身優勢,去跟俄羅斯、中國等國談一談,好讓加擁有更大的能源政策活動余地。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查道炯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這種提議很多,但中國迄今沒有加入任何一個能源安全框架。“類似的能源安全機制或框架迄今很少有成功的,目前有效運作的只有歐佩克和國際能源署。現在各種組織和國家提出許多所謂能源安全機制,實際上背后有非常復雜的利益考慮和目的。中國對此應當更加慎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丁一凡也認為,那種想把某個地區的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拉在一起,建立一個石油安全框架的想法實際上意義并不大。▲
環球時報2009-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