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中川
什么是心商?
心商即維持心理健康,調適心理壓力,保持良好心理狀態的能力。它包含心理健康、心理壓力調適。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規定心理健康為: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健全與最佳狀態。
所謂心理壓力,是指任何引起個體緊張的各種刺激。當刺激過度則引起焦慮、煩悶、懷疑等不良反應:刺激度太低,則個體沒有動力,那是可怕的松弛:刺激適度則使個體處于興奮的最佳狀態。因此調整心理壓力使之適度是極為重要的。
智商——1961年,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推孟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智商概念,即指個人心理年齡與實足年齡的比值,也稱智力商數。該概念一直沿用至今,極大地推動了人類智力的研究。
情商——1995年,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哈佛大學教授尼樂·戈爾曼出版了《情商智力》一書,首次提出了情商概念。情商指一個人控制自己情緒、認知他人情緒并進行協調的能力。這個概念的提出,引起西方各國的強烈震動,對人類有關自身能力的研究和開發有巨大的影響。
逆商——美國著名學者、白宮知名商業顧問保羅·史托茲在綜合來自當今世界數國著名科學家的最終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順境需要EQ,逆境需要AQ,即逆境商數。在當今充滿逆境的時代里,應付逆境的能力能體現一個人的生命價值,使其立于不敗之地,或失敗了也能重新站立起來。逆商概念的提出具有非常強烈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財商——1999年,美國房地產、小型公司投資人羅伯特,清崎和注冊會計師、資深經理咨詢專家莎倫。萊希特兩人合著了《富爸爸窮爸爸》一書,首次提出了財商概念,轟動了全世界。在當今的時代,它的提出完全符合人們追求財富的心理。它告訴人們,財富智商和理財智商,就是理財的能力。正因為財商的不同,才出現了“富爸爸”和“窮爸爸”兩種人生結局。
心商——隨著全球化的到來,人類的居住環境已趨向惡化,競爭異常激烈,世界充滿了變數,自下而上壓力越來越大。21世紀,人類進入了抑郁的時代,人類面臨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因此,保持心理健康已成為人類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在這樣的背景下,筆者作為中國人首次提出了心商概念——即維護心理健康、調適心理壓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的能力。
(胡芳琳摘自《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