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程 剛
在亞洲的經濟地理學中,穿越中國延伸至國外的重要經濟通道有兩條:一條是橫臥的歐亞鐵路,另一條通道是縱貫南北一直延伸到東南亞,而它的起始點則是中、朝、俄交界的圖們江三角洲。中國國家發改委2月25日邀請各方專家對《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草案提出建議,這意味著圖們江區域將是繼《北部灣規劃》之后又一個納入國家戰略的區域整體開發規劃。這個17年前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倡導的區域國際合作項目,歷經多年沉寂,如今在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之下,卻讓人再次看到希望。日前,《環球時報》記者走訪了這個中俄朝交界的地方。
中朝俄三國交界處
中國和朝鮮的邊界線上,真正陸地接壤的國界只有大約45公里,大部分都在長白山上。而發源于長白山天池的鴨綠江和圖們江,一條往西偏南流入黃海,一條向東偏北流入日本海(朝鮮稱之為朝鮮東海),兩條江都是中朝的界河,河界總長度1289公里。1964年,兩國正式勘定了這條邊界線。
圖們江的兩岸,一邊是中國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一邊是朝鮮的咸鏡北道,江水不寬也不深,兩邊的往來容易而頻繁。防川,是圖們江邊一個非常特別的地點,中、朝、俄3國的邊境交會于此,它既是中朝邊界的最東端,同時又是中俄邊界東段的起點。站在防川的觀海閣上放眼遠眺,再聽當地的知情者描述東北亞金三角的發展藍圖,真可謂一目了然。觀海閣建在圖們江北岸的一個小高地上,登上觀景平臺,3國景色盡收眼底:此岸是防川所在的琿春市和與其接壤的俄羅斯小鎮包德歌爾那亞,對岸是朝鮮的豆滿江市,一座鐵路橋跨越江面,連接豆滿江市與俄羅斯哈桑市的包德歌爾那亞;是朝俄之間唯一的一條鐵路通道,至今仍天天通車,目測估算,鐵路橋距離我國邊界起點的423號界碑也就1公里左右。至于中俄邊界,則有刷了綠漆的鐵柵欄頂著蛇腹形鐵絲網作為隔離。視野的遠處,蜿蜒東去的圖們江注入了一線隱隱約約的海際。當地人告訴記者,那就是日本海,朝鮮人叫朝鮮東海,天氣特別晴朗的時候,在觀海閣甚至可以看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域的船只,而所謂東北亞金三角,范圍大致就是中國的延邊、朝鮮的咸鏡北道和俄羅斯的濱海邊疆區,它最顯著的區位優勢就是圖們江入海口兩側有若干條件非常好的深水不凍港,如俄羅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納霍德卡,還有朝鮮的羅津、清津。諸多良港,到日本、韓國的距離都很短,再加上陸地交通,無論公路、鐵路,中、朝、俄的延邊、咸鏡北道和濱海邊疆區兩兩之間都已有連通的良好基礎,路程也近,所以具有開展國際物流、貿易、旅游的上佳條件。
然而,在防川,作為一個中國人,還是感到有些憋屈。整條圖們江,從源頭到防川,一路都是中國和朝鮮的界河,偏偏到這里就打住了,而從此往下只有區區15公里圖們江就流入日本海了。
從觀海閣往東,沿著圖們江岸邊一條河堤路的盡頭,有一塊字跡已有磨蝕的石制“土字牌”,與紅綠相間的俄羅斯界樁并排而立。這是一塊1886年立的界牌。當時,清末名臣吳大 堅決拒絕了沙俄代表要在距入海口44里的原立牌處豎立“土”字界牌的無理要求,堅持按《中俄北京條約》,在距圖們江口30里的此處立牌,事實上收回了被沙俄強占的一片領土,并且改木牌為石牌。在這塊被稱為“中俄第一界牌”的石碑正面當中刻著“土字牌”3個大字,左側刻“光緒十二年四月立”,右側則是俄文。
讓人至今還特別敬佩的是,吳大 還在與沙俄代表簽訂《中俄琿春東界約》等多個邊界查勘協議時,爭得了中國船只可自由出入圖們江口的權利。后來,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和日本在琿春打仗之后,中國船只又不能從圖們江口出入了。新中國成立之初,在和蘇聯、朝鮮兩個社會主義國家的邊境商議中,都沒有涉及圖們江的出海口。
赴朝旅游早已展開
記者到圖們江的中朝邊境采訪前不久,中朝兩國正式公布了朝鮮成為中國公民旅游目的到地國的消息。而在延邊地區,當地人對這個消息幾乎沒有什么反應。朝鮮旅游,這里早就開展了,滿街見到最多的朝鮮旅游項目就是羅先市2日游。咸鏡北道的羅先市由原先的羅津和先鋒兩個緊挨著的朝鮮東海岸港口城市合并而成,是朝鮮設立的特別經濟區。不過,外地人要在延邊參加朝鮮羅先2日游并不容易,得護照、身份證兩證齊備,還要等湊齊一個旅游團的人數。
距離防川不遠的圈河口岸是國家一類公路口岸,也是延邊去羅先旅游走得最多的口岸。一位經常帶團去羅先的朝鮮族導游小金告訴記者,去朝鮮旅游,手機、電腦還有膠片照相機都是不許帶的,過去專業的數碼相機也不讓帶,在朝鮮那邊,不讓拍照的對象,諸如行人、軍人、海關、非旅游景點的建筑等,千萬不要亂拍,否則后果可能非常嚴重,從朝鮮回來的時候,朝鮮的邊防檢查人員會一張一張地檢查照相機里的照片。
從圈河到羅先48公里,都是沙土路并且有不少山路,要顛簸1個半小時。小金說,朝鮮人稱這是朝鮮為歡迎大家讓客人享受的免費按摩。一般朝鮮導游每車配2人,一個負責講解,另一個就坐在最后默默地看著一切。小金對記者說,從旅游的角度看,羅先是非常漂亮的,那里的海純凈極了,一點污染都沒有,吃海鮮絕對放心,羅先城市非常干凈,這個特別經濟區,朝鮮其他地方的人沒有特別許可是不讓進去的。人民幣在羅先通用,那里的很多酒店、商店和企業都是中國人投資開的,像景色最美處的琵琶島賓館。而那個有名的賭場“皇家娛樂大酒店”據說投資方來自香港,朝鮮規定只有外國游客可以進入,朝鮮導游能把人帶到門口,但是他自己絕不進去。在朝鮮境內,旅游者所有的活動必須在朝鮮導游帶領下進行,任何自由行動都可能造成難以承擔的后果,晚上的規定動作是看朝鮮小學生的文藝表演,節目很精彩,不需要買票,但游客要給孩子們送上禮物,文具、零食都可以,只有錢是絕對不收的。
開車帶記者去圈河、防川的朝鮮族司機姓張,張師傅說,他的一個兄弟就在羅先開公司,專門運海鮮,據這位常常去羅先的兄弟說,羅津有一個朝鮮最大的煉油廠,朝鮮本身不怎么產石油,所以經常看見羅津港里停靠著進口石油的油輪。
日本一直惦記著茂山鐵礦
在延吉到琿春的路上,張師傅特地帶記者看了一座抗美援朝時被美國飛機炸斷的圖們江橋———甩灣子橋。在中方的甩灣子村這一側,已經沒有軍人看守了。沿著早就廢棄的橋往朝方那頭走,過了江中心,有兩個橋墩之間沒了橋面。對岸,朝鮮的橋頭旁還有士兵在站崗,早年修的橋頭堡和江岸邊的碉堡雖然已經很破舊了,但還完整,不知道現在還用不用。離橋不遠處守橋部隊的營房還比較新。張師傅說,朝鮮的邊防還是非常嚴的,主要是防人越境。
在延邊長大的張師傅過去不知道有這座甩灣子橋,現在的地圖上也沒有標這座橋。他說是不久前兩個日本人包他車的時候指點他找到這座橋的。包車的日本人告訴張師傅,甩灣子橋是日本占據朝鮮和東北的時候修的,日本人還記得,他們是特地來看看這座橋的。
日本人念念不忘的不只有甩灣子橋。張師傅告訴記者,還曾有幾個日本人包他的車專程到圖們江上游的和龍市境內去看亞洲著名的茂山鐵礦。那些日本人的朝鮮語都說得很好,但他們去不了神秘的朝鮮,只能到和龍,隔著圖們江觀察對面朝鮮的茂山鐵礦,那可是亞洲最大的露天鐵礦,資料顯示茂山鐵礦占了亞洲鐵礦儲量的一半左右,據說礦渣的含鐵量比中國多數鐵礦的原礦還高。張師傅零零星星地聽幾個日本人說,茂山鐵礦是日本人在占領朝鮮的時候發現的,沒開幾年日本就戰敗了,朝鮮因為國內電力非常有限,所以開采的規模一直都不大,但在看到中國的通化鋼鐵集團和茂山鐵礦合作后,日本人非常著急,生怕中國到茂山鐵礦生產搞得太厲害,等日本以后再來就什么都沒有了。張師傅說,聽那幾個日本人商量,他們好像是在通過各種細節判斷茂山鐵礦每天的開采量,好估算多少年后鐵礦的儲量還留下多少。
外資看好朝鮮資源開發
圖們江的上游要比下游的河面窄不少,進入延邊自治州的和龍市境內后,記者看到了一個挺有規模的選礦廠,南坪鎮的人告訴記者,那是延邊一家民營企業辦的,買的原料都是茂山鐵礦的礦粉。顯然,這是一家和朝方建立了良好關系的民營企業,之所以在南坪建廠,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里有南坪口岸。圖們江上,中朝之間有橋就有公路口岸。在南坪大橋上,來往的車輛多數都是給這家選礦廠拉鐵礦粉的卡車。
從南坪鎮繼續沿圖們江邊的山道往上走,來到圖們江的一個拐彎處時,記者看到了茂山鐵礦的一角,它就離江邊不遠,是群山中平頂的、有電線一路架設上去的一個山頭。圖們江水在這里清濁分明。江水拐彎處以下江水是黑的,拐彎處以上江水就非常清澈。淺淺的江水里,有很多朝鮮婦女在洗衣物,還有不少孩子在嬉水玩耍。據駐守在當地的邊防戰士說,朝鮮人非常愛干凈,天天都有很多人到江里洗東西,什么都洗,包括塑料布。一名邊防軍官介紹說,江對面朝鮮的這個小城叫茂山邑,因為有鐵礦,它應該是朝鮮工廠比較多的一個縣城,茂山邑屬于茂山市管轄,茂山市是朝鮮咸鏡北道的首府。記者看到,茂山邑有一個體育場建在江邊,當然也是茂山邑集會的地方,還有一片整齊的比較漂亮的房子,是茂山鐵礦的宿舍區。這名軍官對記者說,朝鮮其實是個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一旦開發起來,經濟狀況會改善得很快,所以,外界的資本對朝鮮還是非常感興趣的,都在等待和尋找機會。目前,從生產角度看,朝鮮開發的一個重要瓶頸是電力,朝鮮最迫切需要的就是能源和糧食。邊防軍官還指著江對面的一些工廠告訴記者,那里有幾個廠子是中國的商人投資開辦的,有木材加工廠等,為了保證生產,電線都從中國這邊拉過去。▲
環球時報2009-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