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偉
中風是以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及并發癥多為特點的常見病,其死亡率在我國僅次于惡性腫瘤,位居第二,嚴重威脅著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一說中風,人們都知道包括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兩大類,至于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在一個患者身上同時并存的“雙重中風”(亦稱混合性中風),人們了解得較少,甚至有人認為二者不會在一個人身上同時存在。近年來,隨著CT、磁共振等檢查手段的普遍應用,對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的病變能夠清楚診斷和鑒別,發現“雙重中風”并不少見,所以不能忽視“雙重中風”。
“雙重中風”一般表現為以下特點:多發生于老年人,60歲以上者約占半數;3/4的患者有高血壓及腦動脈硬化病史,且發病之初有血壓增高的征象;多數患者在活動狀態下發病,安靜時發病者較少;患者可出現偏癱和意識障礙,但一般都比較輕微;頭顱CT及磁共振檢查可見出血病變與梗塞病變共存,但直徑多不超過2厘米。
由于“雙重中風”中出血與缺血并存,治療時一定要慎重,既不能過多地使用降壓止血藥,也不能過早地服用擴張血管藥和抗凝藥,而應當兩者兼顧。一般來說,“雙重中風”應接受以下治療措施,并隨病情的變化及時進行調整:
中性治療。發病初期和進展期,既不用止血藥,也不用擴張血管藥及活血化淤藥。
應用細胞活化劑,促進腦細胞功能的恢復,如鹽酸甲氯芬酯(氯酯醒、遺尿?。?/p>
根據病情可接受脫水劑治療,以降低顱內壓,改善腦水腫,當血腫吸收后進入恢復期,一般不用抗凝劑,應以活血化淤為主進行治療。
編輯/于嘉男 yujianan@jt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