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派記者 吳亞明
經濟不景氣,臺灣許多藝人特別是所謂本土藝人沒有活干。為了給這些藝人找飯碗,也為了搶救臺灣的影藝事業(yè),臺灣的“行政院新聞局”決定開放大陸有關方面到臺灣合拍連續(xù)劇。消息傳出,臺灣演藝人員大多表示樂觀其成,但也有人表示憂心。
臺灣《聯(lián)合報》16日的消息說,臺灣“新聞局”決定試開放大陸到臺灣合拍連續(xù)劇計劃一年。“新聞局長”蘇俊賓15日表示希望借此每年增加本土藝人的演出機會,并增加臺灣風景名勝在大陸電視節(jié)目的曝光度,吸引大陸民眾到臺觀光。“新聞局”廣電處長何乃麒說,兩岸業(yè)者可合拍連續(xù)劇,結合兩岸的資金與演員,對兩岸的戲劇市場都有好處。根據“新聞局”的測算,大陸每年約有1.5萬個小時的電視劇節(jié)目,若有5%到臺拍攝,就有750個小時、約25部連續(xù)劇會到臺拍攝。以每部增加15個工作機會推算,將可替本土藝人創(chuàng)造375個工作機會,還不包括幕后工作人員。
據了解,早在去年11月,“新聞局”就已通過三項開放大陸方面到臺拍連續(xù)劇的構想,今年2月下旬,島內的“廣電公會”、“影音公會”與“演藝工會”代表拜會蘇俊賓時,也表示支持這個新構想。不過,這個構想對于大陸方面設定了不少限制,比如“申請來臺參與合拍劇之陸方人士,不得逾各項職務總人數1/3”、“我方人士應逾各項職務總人數1/3”、“陸方人士不得同時擔任合拍劇之男、女主角,但男、女主角逾兩人時,陸方人士不得逾主角總人數半數”,“確保在大陸電視黃金時間播出”等等。
臺灣相關單位打算推動與大陸合作拍攝電視劇,這個想法獲得了多數島內演藝人員的認同。近年來,臺灣的偶像劇演員如言承旭、周渝民、阮經天、鄭元暢、林依晨、張韶涵等,始終是大陸拍攝時裝劇演員首選,歌手如周杰倫、蔡依林、王力宏等也在大陸紅透半邊天。臺灣“演藝工會”會長康凱就曾表示,“大陸演員來臺不可能演臺語劇吧!如果有大陸資金進來投資拍國語劇,這樣可以提升國語演員的演出機會,不少資深演員也能露面”。著名藝人吳宗憲也認同開放政策,他曾經表示,不用擔心臺灣藝人沒工作,還以“人家用一頭牛,換我們一只小羊”舉例,認為這對臺灣其實是大利多。還有一些島內輿論認為,“陸方人士不得同時擔任合拍劇之男、女主角”以及確保在大陸電視黃金時間播出”等條款,實際執(zhí)行起來可能有困難。臺灣制作人阮虔芷稱,男、女主角的限制會影響大陸制作單位到臺拍戲的意愿。大陸劇組到臺拍戲,為了節(jié)省成本,多數演員與工作人員肯定都是臺灣人,不需擔心工作沒保障。至于男、女主角的選擇,則應該視劇本在兩岸三地挑選最適合的人選,這是拍出好戲基本的原則。
經濟不景氣,臺灣的電視臺也緊縮開支,不愿意花錢拍攝新的電視劇,要么播放過去的舊節(jié)目,要么播日韓劇,結果島內許多藝人根本接不到通告,等于都在放無薪假。民進黨“立委”兼“藝能工會理事長”余天透露,他平均一個星期會接到三四個藝人電話,都是向他借錢,數目從兩三萬元到五萬元不等。當年與裘海正、伊能靜號稱“飛鷹三姝”的方文琳甚至大半年都沒收入,生活陷入困境。▲
環(huán)球時報2009-03-17